FILA官宣杨幂成为新代言人

11月10日,意大利百年时尚运动品牌FILA斐乐官方宣布签约杨幂为品牌新代言人,这是继Hailey Bieber(海莉·比伯)之后又一个重磅明星的代言合作,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时尚引领战略。杨幂的多元时尚形象、不断打破固有规则的人格魅力,与FILA斐乐的“多元审美”品牌理念完美融合。此次官宣代言的同时,杨幂全球首穿FILA|V&A联名系列产品,融合“Do More Of What You Love”运动精神,尊重女性的时尚选择,鼓励女性大胆做生活的“大艺术家”,勇敢创造能够展现自己个性的运动“魅”,与品牌共同诠释时尚运动的新定义。

FILA代言人杨幂
FILA代言人杨幂

FILA签约杨幂背后:多元审美,再造菁英女性“运动魅”

性格豪爽、率真、真性情是公众对杨幂的普遍印象,独特的人格魅力成就了独一无二的杨幂。在事业上,杨幂不仅是一位演员,更是一位成功的商业女性和社会公益大使,多元发展也让她散发着多重女性魅力。作为时尚表现力出众的代表,杨幂与FILA提倡的国际化“多元审美”理念完美契合,成为了双方合作的纽带基底。这一合作也表明,优雅不仅仅是穿搭风格,更是一种对于热爱探索自我、坚持和创造自我风格的共性价值观。

从更深的层面上看,这是FILA与杨幂在时尚美学上的一次“审美共振”。作为全品类运动品牌,“多元审美”的价值内核,让FILA品牌的外延更加丰富。在每一季的新品中,你都可以看到FILA对时尚运动兼容的独特诠释。从知性优雅、时尚运动、到艺术律动(Art In Sports),全世界的优秀文化可通过打造联名商品的方式,为品牌所吸收并加以创造,借艺术化的审美及专业产品设计,满足女性对时尚运动的多元需求,再造风格独树一帜的菁英女性运动“魅”。

FILA代言人杨幂
FILA代言人杨幂

FILA推动国际化布局,强化“Do More Of What You Love”运动精神

今年是FILA专业运动50周年,品牌提出“Do More Of What You Love”运动精神,表达热爱让人超越成绩的记录,打破场上场下边界,创造重新定义运动规则成为传奇的“热血”观点。而此次FILA与杨幂的合作,让“Do More Of What You Love”也被赋予新的意义:每位女性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和美丽,对时尚有独到见解,运动不仅是为了追求成绩,也为了展现出自己的个性与魅力。FILA鼓励更多女性展示自身优势、充分释放个性,为品牌精神拓展更多场景和内容,并通过运动挖掘自己身上独一无二的美,坚持和创造自我的风格,从而充分释放个性,找到真正的自己。

国际一线奢侈品品牌通过明星代言人的力量,实现市场突破与品牌影响力提升,深化全球化布局;那么,通过为奢侈品牌背书,全球化文化偶像的海外市场热度也在不断被激活,进一步开发商业机会。此番FILA携手杨幂,双方建立并深化了在高净值人群中的感知,同时引领时尚运动新高度与审美重塑。从Hailey Bieber(海莉·比伯)到杨幂,FILA的代言人矩阵体现了品牌格调的全球统一性。既清晰地表达品牌文化和产品优势,开创新风范的同时,时尚风格也起到协同作用,还通过相互之间的跨国协同效应,进一步加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扩大了品牌的受众范围,从而真正造就多元审美的时尚引领。

世界繁杂多样,“美丽”的标准从不绝对。人类尊重个性化发展,促进了包罗万象的“美”。坚持国际化布局和多元审美不仅表达了对社会的包容,也成就品牌的长期主义。FILA在选择代言人以及服务消费者上所展现的开放态度,与FILA的品牌精神和环球视角相互呼应,体现了一个国际品牌的格局和视野。

FILA代言人杨幂
FILA代言人杨幂

FILA|V&A 联名系列 纵深国际化多元审美

FILA的特色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断创新的运动理念,在传承经典基因的同时,品牌凭借对时尚的敏锐洞察力,以精湛的设计,前沿的面料应用,将每一件产品打造成运动界的“艺术品”,将艺术与时尚完美融合,以“art in sports”的方式诠释时尚运动。作为FILA多元审美理念的产品化体现,FILA联合英国维多利亚余埃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简称V&A博物馆)推出包括新晋代言人杨幂同款“大艺术家The Great Artist”卫衣在内的多款新品。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V&A博物馆)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V&A博物馆)

V&A博物馆始建于1852年,是全球最大的工艺美术、装置及应用艺术的博物馆。145个画廊,收藏有5000年历史的各类艺术瑰宝。这其中,艺术家William Frend De Morgan(威廉·弗兰德·德·摩根)尤为突出,他发扬了珐琅技术,其陶瓷作品被誉为19世纪设计的杰出典范。V&A博物馆和FILA品牌此次打造的一系列联名产品正是受Morgan迷人的装饰瓷器和手绘瓦片的启发,将其复杂的图案和丰富的色彩与服装完美融合,散发出优雅的运动气质和卓越的视觉效果。FILA旨在为穿着者的自在灵魂注入不局限于运动服饰的率性表达,激发菁英女性对时尚运动穿搭的无限创想。

FILA|V&A 联名系列产品印花
FILA|V&A 联名系列产品印花

其中,杨幂同款“大艺术家The Great Artist”卫衣重磅上线,此款卫衣印花图案用充满神话般的生物和花卉设计,繁复的绣花工艺尽可能还原花卉的灵动感,充满艺术气息和时尚魅力。

此外,FILA还一并推出了裤子、外套、帽子、挎包、鞋子等形式多样的联名产品,11月10日早上9点12分FILA在天猫、小程序等线上平台推出首批上架产品,消费者可“尝鲜首购”,所有产品将于11月28日在全国门店正式开售。FILA|V&A 系列描绘出的时尚运动范本,让每位消费者勇敢展示自己的个性,做自己生活的的“大艺术家”。

    分享到:

MEDIA/视频

SPONSOR/赞助商

spot_img

TRENDING/热门

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李刚:“巧媳妇”助力乡村振兴不是梦

作为一名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三十年的“老兵”,在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李刚的身上,你很难感受到丝毫的倦怠。相反,通过他微信朋友圈的“调研小作文”,扑面而来的是其对于服装纺织产业的热爱,对于行业问题不足的深度思考,对于乡村振兴、产业致富的付出与实践,以及对于河南这片土地、这群农民乡亲深沉无私的爱。农村巧媳妇,河南大财富。在李刚会长十余年天南海北、日夜奔波的努力下,今日的中原大地上,由其创立倡导的河南服装“巧媳妇工程”早已成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最为生动的行业实践。 在调研中挖出的“隐形富矿” 如今,“巧媳妇工程”已成为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服务的代名词,也成为圈里人提及李刚的关键词。当被记者问及该项目创建的机缘时,李刚会长对记者解释道:“催生巧媳妇工程的起因,源于服装行业发展的内生需求。服装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方兴未艾,对于河南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农业大省,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用工荒,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为了解开这道算术题,2012年,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组织精干力量,在李刚等人的带领下,发展至今,“巧媳妇工程”已成为河南省服装协会服务的代名词,也成为圈里人提及李刚的关键词。当被记者问及该项目创建的机缘时,李刚会长对记者解释道:“催生巧媳妇工程的起因,源于服装行业发展的内生需求。服装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方兴未艾,对于河南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农业大省,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用工荒,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为了解开这道算术题,2012年,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组织精干力量,在李刚等人的带领下,先后深入近百个县,找到那些被“隐身”的巧媳妇。“这个群体的数量超过600万人,她们不应被看作是社会、家庭的负担,恰恰是被闲置被忽略的优秀劳动力资源,是一座亟待挖掘的劳动力资源‘富矿’。”李刚不无感慨地说道。于是,把服装工厂直接下沉到乡镇乃至村庄,让众多农村留守妇女直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巧媳妇工程”,成为李刚此后的工作重心,也成为其穷尽毕生之力的事业。“巧媳妇工程”也在河南服装协会倾力地研究、设计、推导下逐渐成型落地。事实证明,这个理论不仅可能,而且可行。 产能为王时代来了! “从2016年开始,中国服装的产业格局发生了重大转折——产能为王时代来临!”在不同的场合,李刚曾不止一次地表述。当记者问及如何来定义“产能为王”时,他给出的答案是:订单跟着产能跑,产能跟着工人跑。未来,哪里有工人,哪里就可以构建产能;哪里的地方政府重视产业发展,哪里就能构建优质产能。而优质产能的构建最终会让这个区域最终成为产业高地。据其分析,山东、江苏、广东、福建、浙江等纺织服装强省,都是20世纪80年代初承接了欧美日韩,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产业在沿海地区已经处于成熟期的后期,面临着技术人才年龄老化、员工资源减少、要素成本升高、竞争力减弱等难题,产业向劳动力来源地以及欠发达地区转移是大势所趋。“现在全省大概有100万的服装产业工人,经过未来几年的整合,可以增至200万至300万人。这将成为河南纺织服装产业迈向万亿级的底层支撑。有人曾质疑我们怎么不说品牌了?不是不说了,服装发达地区做高端,我们河南服装目前要做的是全中国大部分老百姓穿的衣服。因为河南当下更紧要的是抓住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快打造‘世界服装工厂’,把河南广大的乡亲动员利用起来,让他们实现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钱赚。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首先要把人力资源整合好、培训好,集中精力做强生产制造。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各地政府应当加大力度支持产业的数字化赋能,实现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生产,进而提升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李刚说道。 一台缝纫机致富一家人 万台缝纫机就是一座城 自“巧媳妇工程”实施以来,河南各地的服装企业涌现出大量的“俩俩”现象,这些幸福甜蜜的“小段子”,也成为李刚微信朋友圈中上镜频率颇高的内容。每当提及这些,他总是难掩欣慰、自豪。“一辆电动车,‘俩俩’上下班。夫妻俩、妯娌俩、姊妹俩、母女俩、父子俩在一家工厂上班的比比皆是。特别是夫妻俩居多,妻子在服装厂里上班,把丈夫从建筑工地拉到服装厂里学技术,或者是把背井离乡的妻子拉回来一起上班的大有人在。不仅稳定了家庭关系,提高了家庭收入,还让一家人实现团聚,增进社会和谐,大幅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指数。”李刚介绍道。巧媳妇,做服装,半月工资一年粮。“搭锯见末,开工见钱”已成为众多老乡们最为直观的感受。“应该看到,河南农业大县多,人口大县多,贫困大县多,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空间还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视现实,不等不靠,不好高骛远,务实谋划发展。在很多偏远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特别是类服装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最适宜、最快捷、最科学。我们这些年全力打造的‘巧媳妇工程’,就是要让河南新时代的农民接受工业化洗礼,转化为新时代腰包鼓囊囊,精神喜洋洋的产业工人。”李刚如是说。“民生无小事,制造无低端”,在李刚心中,产能下沉,产业扶贫,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合作模式之上,没有科学变通、因地制宜的商业模式,脱贫致富就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经过统筹研究、严谨规划,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即以创新的混合所有制模式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为基础,政府主导、企业主营、合作社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以此为动力,确保巧媳妇工程的可持续性。自“巧媳妇工程”正式启动,通过引导产能下沉,该项目已成功整合培训了70余万“三无”农村留守妇女,将其培训成为服装产业大军,带动20万贫困家庭脱贫,构建中心工厂+卫星工厂6800个,形成优质产能1500亿元/年。 “巧媳妇”的升级之路 在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百人队伍中,近八成人员分布在河南各乡村,在一线推动“巧媳妇工程”的落地实施,为地方政府、产业集群、本土外来企业、产业工人之间搭建起了服务沟通协作的桥梁。作为协会的当家人,李刚日程表上,深入调研走访更是占据了其时间的大半。与坐在会议室调研相比,他的调研更多的是在乡村田间地头,在厂房的一线,这也成为促使“巧媳妇”不断升级迭代的灵感来源。随着“巧媳妇工程”红红火火的实施,项目很快便引起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注意。2013年,河南省妇联开始与协会协作推动“巧媳妇工程”,产业也不仅限于服装,结合各地的实际,鞋帽、食品、手工、家政服务等行业也采用这一模式。2015年,协会与河南省妇联倡导的农村妇女居家灵活就业行动密切结合,联合实施了“巧媳妇工程百千万行动计划”,在全省农村留守妇女集中地区、贫困县和贫困乡村大力推进实施“巧媳妇工程”。2021年,在李刚的带领下,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又创新性地提出了“巧媳妇工程”升级版——“百镇千村万条线”工程,引导企业将产能下沉到镇村,将龙头企业建在县区,将缝前缝后放在公司,让缝中走进百姓家,实现家家都有巧媳妇,月月工资送上门,协同作业,致富农民。今年的9月18日,是个让李刚格外兴奋、格外难忘的日子:河南省乡村振兴局与河南省妇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服装产业“百镇千村”行动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在该省的100个以上的乡镇、1000个以上的村庄发展乡村服装产业,鼓励各地大力实施构建巧媳妇工程共富工坊。“给政策、给资金,给荣誉、树标杆,通知不仅推动服装产业在河南广大乡村发展壮大,更为河南服装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巧媳妇工程的’升级版,通过巧媳妇工程共富工坊,村庄可以集合培训一两百个巧媳妇,小村子50至80个,平均每村儿一百多个巧媳妇,将为十多万老百姓提供就近就地工作岗位,也能够为河南服装行业新增十多万个产业工人,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行业喜讯啊。”谈及该项政策的推出,李刚的脸上笑意难掩。 两换两培育 让河南服装内外兼修 尽管近年来河南服装企业“遍地开花”,总量高居全国前十,但是其产值和效益却与前几名的省份相去甚远——强省服装业生产总值都超过1万亿元,河南服装生产总值却止步于4000亿元。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热潮中,河南如何重新找回自身位置,乃至带动产业重新“突围”十分关键。身为河南服装行业的带头人,除了进一步引导企业在内销市场提升竞争力,面对一场更为艰巨的河南服装外贸突围战,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中,李刚以此为题,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在其发给记者的私信中,“两换两培育”的外贸突围观点,已然成型。在其看来,“两换”:一是以资源换贸易。利用庞大的劳动力资源,把充裕的劳动人口转化为新时代合格的产业工人,用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换”(吸引)沿海地区大型工贸一体的纺织服装公司,让他们来了就有人用;二是以政策换贸易。只要来河南登记的外贸公司,省市县三级都给予政策支持,企业越是高质量发展,得到的支持就越多,让大家愿意来河南投资扎根发展。“两培育”首先要主动培育河南本土的服装贸易公司,引导优势企业重视内外两个市场,通过引导支持相关企业到国外参展、参秀、参观,主动发挥内生动力,主动导入外贸经营,主动抢占国际市场;其次是通过政策支持,有针对性持久性地培育河南外贸人才,形成有效的人才储备机制。 找准定位 打造“极致单品” 从当前的承接地来看,县域正在成为河南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主场。通过案例分析,在李刚看来,百镇千村发展服装产业,首先要立足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找准产业的定位,围绕裤装、中老年服装、针织童装、羽绒服、职业装、特种防护服装、手套、鞋帽、袜业等类型,以及纽扣、拉链、衬垫、绣花、线业等辅料产业,选准产业发展切入点,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各地着力构建防晒服、横机产品、羽绒服饰、婴幼童装、家居家纺、品牌卫衣等六个极致单品产业基地。今年以来,李刚将很多的精力投向了区域样板的打造,作为首个被选中的区域——驻马店更成为其调研走访的热门区域。“作为平原农区,驻马店制造业占比较低,产业工人数量占比远远不足。这些恰恰都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先进制造业的潜力所在。随着近年来消费水平的持续升级,从各平台数据不难发现,夏季防晒服品类市场容量巨大。通过供需端、生产端数据的比对,我们得出这种导入难度相对较小,吸纳就业数量又多的项目让驻马店成为发展防晒服产业的优选之地。”对于这个防晒衣的“天选之子”,李刚给出了“三路径、四渠道”的五年计划:通过降低面料、设计、生产三条路径降成本,通过与大型批发市场加强联动、借助电商直播、加大出口贸易力度、为品牌企业做好ODM 四个渠道拓市场来实现“全球防晒服,就看驻马店”这一目标。“‘全球防晒服,就看驻马店’抢占中国防晒服市场绝对话语权。”不仅是李刚为当地定下的目标,也更是他给自己定下的又一奋斗坐标。 专访尾声,早有协会工作人员等候一旁,等待李刚前往下一个乡镇进行调研对接。这位每天五点起床,七点接受专访的老人,与一众年轻人击掌鼓励后,精神抖擞迎着晨光,又开启了他新的征程。“每次乡村调研,我总愿意花些时间到农民家中坐坐聊聊天,在此过程中,你会有很多感慨,也会了解什么是农村,更会理解党中央推动乡村振兴的必要和紧迫。作为一个行业工作者,我们该为乡村振兴再干点儿什么?我们的思想是否再解放一点儿,调研再深入一点儿,措施再得力一点儿,步伐再加快一点儿。如此这般,我们才可能把巧媳妇工程的成果再扩大一点儿。多一个就业岗位,就减少一个家庭返贫的可能;多安置一个巧媳妇,就减少一个留守妇女;多吸返回来一个女工,就减少好几个留守儿童;多建成一个巧媳妇共富工坊,就能安排几十个人可持续增收致富……到那时候,你会多么的开心,你会多么的自豪?”耳畔回响着李会长的鼓励,望着雨后破云而出的艳阳,不禁让人感慨:“巧媳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不是梦,而是照进人们心中的希望之光。

丝“恋”绸都,“链”启未来

以纺博会为媒,吴江盛泽将加大强链、补链、延链力度,推动“四链”一体化布局

迪卡侬与NBA宣布进一步扩大授权商品合作伙伴关系

迪卡侬将在非洲、亚洲(含中国)、欧洲、中东及拉丁美洲持续推出更广泛的NBA授权产品 上海2023年10月4日 [...]

CWTE2023中国威海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圆满收官!

9月7日,历时三天CWTE2023中国威海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秋季联展在威海国际展览中心圆满闭幕!大会以“跨境服装·e揽全球”为主题,超800余家国内外纺织服装企业参展、上千个品牌、超8万件行业爆品新品群芳竞放,30余场活动轮番上演,展会接待了专业参观团20余家,专业观众约2万人次,现场成交额逾6亿元,意向成交约15亿元。 跨境服装 e揽全球 · 选择威海 共赢未来 2023中国威海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立足山东、面向全国订单信息供求平台,将线下洽谈、工贸对接、信息交流等融为一体。本届博览会展出面积26000平米,三大展馆、六大主题展区。现场吸引了迪尚集团、联桥集团、汇泉集团、青岛即发集团、山东如意、伊尔依服装、毛纺织集团、威海凯华进出口、山东碧海服饰、青岛乐好集团、浙江星华、威海东野、威海汇源、烟台大合兴、齐鲁宏业、山东天鹰、青岛鑫昊洋、常熟东鹰针纺、福州万利纱、海宁吉纺、绍兴洛熙、广东金荣华、绍兴爱科、苏州六禾源、苏州国舜、苏州汇丰新、绍兴印尚、常州沃丰、常州三苗、常州中基亚麻、常州申海、常州中恒、张家港新诚誉、桐乡东企、桐乡华通、东莞蓝辉、东莞喜纺、东莞金泰、东莞鸿企、东莞彩汇、苏州帛星、浙江绿树毛纺织、绍兴恋蓝、绍兴永有、绍兴岳豪、绍兴佑哲、绍兴鼎月、诸暨恒柯、诸暨飞行、南通群泰、南通诺贝尔、南通杰锦、南通赫尔、绍兴凌霖、绍兴依愿、高密富坤、浙江飞达、深圳衣尚、江阴乐凯、江阴双天、嘉善钜成、嘉善创新、嘉善忠欣、常熟新铭洋、常熟博亿、常熟亿润、上海梓元、泉州恒丰、张家港三得利、青岛腾翔源、青岛赛鑫花边、青岛创科、青岛瑞晟、青岛皓英姿、青岛三星、青岛鑫凯顺、天华艺、海恩斯坦、浙江凌迪数字科技、环思智慧、台州明科实业、健力集团、厦门启兴、鑫海工装、裕泉工装、姜燕工装以及即墨女企商会展团、绍兴华祥展团、绍兴天仑展团、上海追越展团、枣庄产业集群、泰安产业集群、聊城服装产业带、山东汶上、梧桐台、威海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青岛时装设计师协会、安徽生产制衣协会等600余家国内外品牌及生产厂家齐聚,借助展会平台,挖掘潜在客户,现场成交可人,点燃了威海纺织展现场采购新热潮。 展会图片带大家回顾一下展会火爆的成交的现场。 链动新时尚·共创新未来·汇五洲美酒·交四海朋友 2023烟威纺织服装圈线下见面会暨颁奖盛典(千人晚宴)于9月5日在威海贵禾四季酒店成功召开,来自威海、烟台以及省内产业集群、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福建、河北等全国三十余个地区近800名纺织服装展行业领军人物、外贸企业、服装品牌、时尚机构、产业协会、供应链企业等代表参会,共同探讨交流纺织服装产业与未来合作,威海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典范效应也将会依托大会的网络传播宣传,引发世界对威海的高度关注。 获高速成长品牌奖项企业:威海迪尚集团 威海联桥集团、威海汇泉集团 威海三阳集团、威海毛纺织集团 威海伊尔依、威海凯华进出口 威海倍佳贸易、山东如意集团、山东碧海服装。 第四期山东省纺织服装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培训会 为继续帮助我省纺织服装企业把握当前国际贸易形势,积极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国际贸易纠纷和摩擦,进一步强化企业对国际贸易救济规则与规避、合规等贸易摩擦领域新动向的应对能力,9月5日,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培训活动在威海国际展览中心A馆论坛区成功举办,现场邀请了150多家从事服装进出口业务相关负责人以及行业专家到会学习交流. 海恩斯坦2023威海交流会 9月6日,海恩斯坦2023年度交流会在威海国际展览中心精彩开启!作为OEKO-TEX®创始人及官方发证机构,海恩斯坦在此次威海交流会中,结合欧盟法规和德国供应链法案、PFAS解决方案、OEKO-TEX®认证及2023新规变化等主题为上百家参会企业分享和解读了纺织行业最新国际趋势和欧美市场法规要求。 CWTE2023中国威海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 颁奖仪式 打赏

兄弟(中国)亮相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 用作品彰显技术实力

全球缝制机械领域内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专业展会——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以下简称"CISMA")于9月28日完美落幕,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兄弟(中国)")参加本次展会,在为期四天的展期中,通过琳琅满目的缝纫刺绣成品,彰显Brother缝制设备在商用及家用领域高品质的技术实力。 用作品"说话",一睹技术风采 此次参展CISMA,兄弟(中国)更多用作品"说话"。展台以机器制作的精美成品为整体装饰,吸引观众驻足欣赏:展台左侧,是Brother商用系列绣花机搭配绣花设计软件PE-Design,在不同布料材质上绣花并拼接而成的大幅花鸟图,作品细节灵动,凸显机器可刺绣材质多、刺绣定位精准的优异性能;另一区域摆放着由Brother家用系列缝纫机产出的拼布作品以及照片绣品,依托机器的精细缝纫,使"画作"中的主角栩栩如生;现场还带来了商用系列绣花机刺绣的成衣物品,包括牛仔裤、鞋、帽、厚毛巾、T恤、衬衫等,吸引了不少提供定制服务的专业观众前来寻求合作;家用样品展示区的小布包、手提袋、小抱枕等,无不体现出Brother家用缝纫产品对家居生活的美好点缀。 展台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缝纫刺绣作品 展出期间还设置了互动体验环节,用户不仅可上手操作机器,还能让现场工作人员提供定制服务,给自己的包包、衣服等绣上喜欢的图案。现场体验者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观众前来了解、体验产品 此次参展CISMA,兄弟(中国)旨在同专业观众共享技术成果,共同探索个性化潮流下中国缝制市场新机遇。兄弟(中国)也期待与CISMA的下次相聚,继续为用户奉上更前沿实用的缝制设备与创新方案。 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简介 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Brother集团在中国的产品销售与服务的外商独资企业,事业领域包括以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标签打印机、扫描仪等产品为代表的打印及解决方案事业;以家用缝纫机、商用绣花机为中心的家用机器事业。兄弟(中国)致力于充分利用集团资源,为中国顾客提供更多具有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