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A官宣杨幂成为新代言人

11月10日,意大利百年时尚运动品牌FILA斐乐官方宣布签约杨幂为品牌新代言人,这是继Hailey Bieber(海莉·比伯)之后又一个重磅明星的代言合作,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时尚引领战略。杨幂的多元时尚形象、不断打破固有规则的人格魅力,与FILA斐乐的“多元审美”品牌理念完美融合。此次官宣代言的同时,杨幂全球首穿FILA|V&A联名系列产品,融合“Do More Of What You Love”运动精神,尊重女性的时尚选择,鼓励女性大胆做生活的“大艺术家”,勇敢创造能够展现自己个性的运动“魅”,与品牌共同诠释时尚运动的新定义。

FILA代言人杨幂
FILA代言人杨幂

FILA签约杨幂背后:多元审美,再造菁英女性“运动魅”

性格豪爽、率真、真性情是公众对杨幂的普遍印象,独特的人格魅力成就了独一无二的杨幂。在事业上,杨幂不仅是一位演员,更是一位成功的商业女性和社会公益大使,多元发展也让她散发着多重女性魅力。作为时尚表现力出众的代表,杨幂与FILA提倡的国际化“多元审美”理念完美契合,成为了双方合作的纽带基底。这一合作也表明,优雅不仅仅是穿搭风格,更是一种对于热爱探索自我、坚持和创造自我风格的共性价值观。

从更深的层面上看,这是FILA与杨幂在时尚美学上的一次“审美共振”。作为全品类运动品牌,“多元审美”的价值内核,让FILA品牌的外延更加丰富。在每一季的新品中,你都可以看到FILA对时尚运动兼容的独特诠释。从知性优雅、时尚运动、到艺术律动(Art In Sports),全世界的优秀文化可通过打造联名商品的方式,为品牌所吸收并加以创造,借艺术化的审美及专业产品设计,满足女性对时尚运动的多元需求,再造风格独树一帜的菁英女性运动“魅”。

FILA代言人杨幂
FILA代言人杨幂

FILA推动国际化布局,强化“Do More Of What You Love”运动精神

今年是FILA专业运动50周年,品牌提出“Do More Of What You Love”运动精神,表达热爱让人超越成绩的记录,打破场上场下边界,创造重新定义运动规则成为传奇的“热血”观点。而此次FILA与杨幂的合作,让“Do More Of What You Love”也被赋予新的意义:每位女性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和美丽,对时尚有独到见解,运动不仅是为了追求成绩,也为了展现出自己的个性与魅力。FILA鼓励更多女性展示自身优势、充分释放个性,为品牌精神拓展更多场景和内容,并通过运动挖掘自己身上独一无二的美,坚持和创造自我的风格,从而充分释放个性,找到真正的自己。

国际一线奢侈品品牌通过明星代言人的力量,实现市场突破与品牌影响力提升,深化全球化布局;那么,通过为奢侈品牌背书,全球化文化偶像的海外市场热度也在不断被激活,进一步开发商业机会。此番FILA携手杨幂,双方建立并深化了在高净值人群中的感知,同时引领时尚运动新高度与审美重塑。从Hailey Bieber(海莉·比伯)到杨幂,FILA的代言人矩阵体现了品牌格调的全球统一性。既清晰地表达品牌文化和产品优势,开创新风范的同时,时尚风格也起到协同作用,还通过相互之间的跨国协同效应,进一步加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扩大了品牌的受众范围,从而真正造就多元审美的时尚引领。

世界繁杂多样,“美丽”的标准从不绝对。人类尊重个性化发展,促进了包罗万象的“美”。坚持国际化布局和多元审美不仅表达了对社会的包容,也成就品牌的长期主义。FILA在选择代言人以及服务消费者上所展现的开放态度,与FILA的品牌精神和环球视角相互呼应,体现了一个国际品牌的格局和视野。

FILA代言人杨幂
FILA代言人杨幂

FILA|V&A 联名系列 纵深国际化多元审美

FILA的特色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断创新的运动理念,在传承经典基因的同时,品牌凭借对时尚的敏锐洞察力,以精湛的设计,前沿的面料应用,将每一件产品打造成运动界的“艺术品”,将艺术与时尚完美融合,以“art in sports”的方式诠释时尚运动。作为FILA多元审美理念的产品化体现,FILA联合英国维多利亚余埃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简称V&A博物馆)推出包括新晋代言人杨幂同款“大艺术家The Great Artist”卫衣在内的多款新品。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V&A博物馆)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V&A博物馆)

V&A博物馆始建于1852年,是全球最大的工艺美术、装置及应用艺术的博物馆。145个画廊,收藏有5000年历史的各类艺术瑰宝。这其中,艺术家William Frend De Morgan(威廉·弗兰德·德·摩根)尤为突出,他发扬了珐琅技术,其陶瓷作品被誉为19世纪设计的杰出典范。V&A博物馆和FILA品牌此次打造的一系列联名产品正是受Morgan迷人的装饰瓷器和手绘瓦片的启发,将其复杂的图案和丰富的色彩与服装完美融合,散发出优雅的运动气质和卓越的视觉效果。FILA旨在为穿着者的自在灵魂注入不局限于运动服饰的率性表达,激发菁英女性对时尚运动穿搭的无限创想。

FILA|V&A 联名系列产品印花
FILA|V&A 联名系列产品印花

其中,杨幂同款“大艺术家The Great Artist”卫衣重磅上线,此款卫衣印花图案用充满神话般的生物和花卉设计,繁复的绣花工艺尽可能还原花卉的灵动感,充满艺术气息和时尚魅力。

此外,FILA还一并推出了裤子、外套、帽子、挎包、鞋子等形式多样的联名产品,11月10日早上9点12分FILA在天猫、小程序等线上平台推出首批上架产品,消费者可“尝鲜首购”,所有产品将于11月28日在全国门店正式开售。FILA|V&A 系列描绘出的时尚运动范本,让每位消费者勇敢展示自己的个性,做自己生活的的“大艺术家”。

    分享到:

MEDIA/视频

SPONSOR/赞助商

spot_img

TRENDING/热门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纺织专家 Charles Ross:如何提升尼龙面料的分解速率?

加快分解速率,为纺织行业绿色发展提供尼龙解决方案! 随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在环境整治、节能减排等领域推出多项负责任的举措,践行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成为各行各业应尽的社会之责。在纺织行业中,以尼龙为代表的化纤在自然界中分解速度缓慢,易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影响,因此从纤维源头增强纺织产品的环保属性是纺织工业实现绿色发展的必要步骤。 如何提升尼龙面料的分解速率?促进尼龙纤维的循环再利用?9月8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纺织专家 Charles Ross 做客“CTIC时尚学院”在线直播平台,带来了《尼龙能否成为可持续发展未来》的专题讲座。Charles Ross从以尼龙为代表的纺织业化纤产品带来的环境负担出发,分析了此类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解决思路,并介绍了行业内已取得成效的一系列措施。通过展望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前景,他呼吁企业与消费者携手为环保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承担社会责任,推动行业发展 “我们讨论再生的时候,并不只有再生农业。以尼龙为代表的合成纱线同样是再生经济的重要一环,是亟待被攻克的课题。”Charles Ross指出废旧纺织品庞大的垃圾填埋量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担与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也破坏着纺织工业的名誉。全球人口的增多以及消费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也放大着公害问题。零售业者无法改变担心供应不足的传统认知,从而反馈到生产端,导致供应链过长、生产过剩,进一步加剧了环保问题的严重性。 Charles Ross认为,纺织业的发展催生出中国一批中产阶层,有利于构建健康的社会结构。纺织工业虽然存在着污染问题,但不能因噎废食,遏制行业与经济的发展,而应该寻求解决思路,减少公害,甚至变害为利。 洞察问题根源,研究根治方法 “尼龙在价格上有着相对涤纶与棉花的优势,但是在环保领域有着更多的问题。”Charles Ross指出,合成工业因为微塑料而造成了土壤污染、海洋污染、温室效应加剧等环境负担。例如纱线会在洗衣过程中脱落,污染水体,相对于羊毛等天然纤维,以尼龙为代表的化纤分解较慢,影响更大。 “现在已经有一些品牌开始重视并着手解决这类问题。”Charles Ross 表示个人的消费选择会偏向购买在产品生物信息中注明加入了分解剂,能够加速在被遗弃后分解速率的纺织产品。然而,就尼龙而言,目前的工艺仅是将其分解速度从几百年缩短到几十年,他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一些更乐观的实验室数据是将尼龙通过极细的筛子分开,再进行分解得到的,很难在真实自然环境中复现同等效率。 Charles Ross与各大测试机构合作,正在尝试一种新的方法。他使用ASTM测试,区分有氧与无氧环境,在数月、两年、多年等各个分解临界点测算分解量。并通过对衍生气体的分析评估其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同时测试剩余生物质的毒性。只有明确获悉了测试对象对水体、大气、土壤的危害,才能从根源上研究出治理手段。 “关于能否回收尼龙,我认为我们今天已经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还应进一步优化。例如通常使用尼龙制成的一吨废旧渔网回收再利用的平均成本是138英镑,这样对于渔业来说会压缩获利空间,影响推广,汽车行业也有类似问题。”Charles Ross 坦言目前的回收技术并不够出色,但是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他相信尼龙的未来会向环境友好型纤维发展。 产销两端合力,推动绿色发展 “正如农业虽然带来了污染,但世界人口还在增加,所以我们必须继续发展农业,增加生产的卡路里。纺织行业同理,而且农业与食品工业的废物其实也可以作为纺织品可循环的环保原料。”Charles Ross 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技术应该用来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 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更加关注气候问题,这是社会一个良好的转变,Charles Ross 作为研究生院的导师,了解年轻人,并赞同他们的环保观念。“追求以社会为内核的品牌价值,相信“少即是多”理念,愿意花更多钱在环保产品上,年轻消费者正在助力、督促纺织行业走上环保新未来。” 社会责任是时尚领域的永恒话题,让环保本身成为时尚追求,这是全社会正在逐步凝结的共识。纺织企业需要展开积极探索与实践,以创新技术、时尚创意、实用设计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10月16-17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H4举办的PERFORMANCE DAYS上海国际功能性纺织品展览会将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追求,展示来自国内外百余家优秀企业的功能性环保产品,通过对于海洋垃圾、塑料垃圾、废弃轮胎、生物基、植物残渣等众多可持续材料的创新应用,为行业企业的绿色转型带来启迪和借鉴。

Alcantara推出 2024 秋季新系列

Alcantara成为许多领域的领先品牌所选择的材料:时装和配件、汽车工业、室内设计、家居装饰和消费电子。

2023宁波时尚节 | SGFB产教融合-浙江万里学院中德学部展览预告 

为凸显产教融合培育模式的优秀成果,展示万里青年的多样积极实践,浙江万里学院中德品牌学部携手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积极参与2023宁波时尚节活动,与知名企业广博集团和怡人集团展开深度合作,于10月19日至21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向全体市民展现校企合作的杰出成果。 中德品牌学部引进德国大学“产教融合”教学机制,从2018年起,相继与多家国内外著名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基地,将产业实际与教学深度融合,将大量课题融入专业课程。 与Hape怡人集团合作 中德品牌学部和怡人集团形成了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双方合作入选教育部与浙江省“双元制”改革试点项目,形成了深度融合的协同工作和质量保障体系,创新了校企双元融合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共同走出一条产教融合国际化协作育人的探索之路。 中德 & Hape怡人玩具优秀作品 为适应企业和社会组织对品牌建设的实际需求,实现深度产教融合,中德学院将企业真实课题作为毕业设计项目。中德19级学子在此次实践中,针对90、95新一代宝妈这一消费群体,为Hape品牌设计IP形象、周边、宣传海报,并为其天猫旗舰店设计可用于电商618和双11大促的店铺主页、营销海报和产品主图,助力品牌年轻化,进行破圈营销。 其他校企合作成果 另外,同学们也尝试为天一阁博物院打造具有故事化、人格化的IP生态,帮助解决其当下IP形象单一的问题,增强其品牌的丰满性和故事性,助力品牌发展推广。 也有部分19级学子为城家公寓设计新的品牌形象,优化品牌标志,建立专属的城家字体家族,使之更加立体、动态,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需求。同时针对品牌形象的换新推出一系列的广告主形象,满足线上线下的传播需求。 这些优秀的校企合作成果得益于中德品牌学部长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设计、品牌传播、品牌管理等相关人才,积极推动跨学科品牌建设实践。与此同时,中德品牌学部通过与德方院校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名企实习项目,培养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跨学科品牌建设实践课程 Käthe Kruse品牌设计项目 Käthe Kruse是德国高品质的玩偶经典品牌,创立于1905年,享誉欧美市场。2013年,中德品牌学部的德国合作企业——全球著名玩具制造企业HAPE怡人玩具将其收购。受HAPE委托,中德学子需为Käthe Kruse进入中国市场制定相关品牌策略,策划可行的营销活动,并完成相关的品牌设计。 品牌学部的同学们创意出色,而且可行性强,很好地把握了Käthe Kruse的品牌精神和品牌调性,为Käthe Kruse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可切实落地的思路。 名企实习 与行业紧密合作,是中德品牌学部合作大学德国品牌应用科学大学的最大教学特色。该校与包括朗涛品牌设计、奥美广告、阳狮广告、Mutabor等在内的优秀创意与传媒企业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实践教学关系,为中德学子们提供了大量名企实习机会。在德国留学的中德学子在玛莎拉蒂Maserati、德国汉堡著名新兴国际无酒精仿制烈酒品牌Undone、长城汽车(GWM)欧拉Ora、德国STURMundDRANG公司 (SuD) 等名企的实习项目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所学,其表现获得了企业导师的充分肯定。 中德品牌学部将继续积极拓展办学功能,不断提升内涵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不断创新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型输送多元的跨文化专业人才。

刘诗诗官宣BOBBI BROWN全球品牌代言人,爆剧女主红利尽显

6月5日,刘诗诗正式官宣成为Bobbi Brown全球品牌代言人,也释出了携手Bobbi Brown全新产品云朵唇霜的TVC。

丝“恋”绸都,“链”启未来

以纺博会为媒,吴江盛泽将加大强链、补链、延链力度,推动“四链”一体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