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视频
SPONSOR/赞助商
TRENDING/热门
刘芯妤Roselyn新歌《So far away》发布 柔美歌声讲述成长故事
2023年10月20日,刘芯妤Roselyn发布了由她原创作词,爸爸冠佑作曲的新歌《So far away》,这是一份她为自己准备的生日礼物。在17岁来临的时刻,她用少女的视角和笔触,在这首歌里展现了自己从16岁迈入17岁的内心世界,也注入了她对未来的憧憬和热爱。
Roselyn在自己的ins里写道:这16岁的喜怒哀乐、风风雨雨、高潮迭起感觉还没有结束,17岁就向我挥手大步走来。
当然,从歌词中能感受到属于这个年纪的青春和稚嫩,有过迷茫悲伤的时刻,也有坚持和对梦想的探寻。整首歌传递出来的真挚情感,表达了17岁少女对友情、爱情、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她面对痛苦、寂寞、迷茫时的坚强和勇敢。Roselyn用简洁又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出了16岁少女的内心世界,对单纯美好的渴望和对自我的期许。
《So far away》是Roselyn独立作词的一首歌,在创作中也收获了来自身边很多人的支持,支撑她去完成这一份送给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礼物。她的父亲冠佑也说,在创作期间,Roselyn也有不知道如何跟父母沟通的时刻,只能一个人默默坚持,作为父母,他们也很感谢女儿给他们机会能够帮助她完成这首歌。教室桌椅、校园走廊、天台礼堂,以及一群热烈鲜活的少女共同构成了这首歌的MV画面。简单又平常的16岁,却让人对青春这两个字有了最直观又真切的感受。这样的画面,也是Roselyn在同学的帮助下一起完成的。
因此,Roselyn也借由这个生日礼物,许下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她希望自己在成长的岁月中能够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在今后将对世界的责任和承诺一一实现,就像冠佑对女儿的生日祝福中所说的那样,希望她能保持自己的善良,保持自己的初衷,不要忘记每个让她感动的时刻,也不要忘记每个帮助过她的人。
《So far away》,它不是那么充满成年人的游刃有余,也没有历经风雨后的如梦初醒。但正是少年人小心翼翼对未来的触碰,揭开了世界展露在她面前的一小块迷雾,让她过去的时光像一颗盛满了各种情绪的种子,伴随着新的一岁的到来,在祝福和爱意的浇灌下,缓慢又坚定地成长,用新生的枝桠去迎接、探索、拥抱坚持、勇敢、梦想和爱。
鸿耀中国,强强对决,鸿星尔克•青年共创设计大赛决赛圆满收官
历时近七个月的创意蓄力、声势厚积,9月15日晚20:00,鸿星尔克青年共创设计大赛总决赛终于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完美收官。经过激烈角逐,最终,20号选手蒋育杰、孟良凭借作品《须弥芥子》摘得桂冠。
本次大赛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国际时装周组委会、鸿星尔克集团主办,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以挖掘、培养具备创新性和商业性及市场敏锐感知能力的年轻设计人才为目标,鼓励新生代年轻设计师突破自我、深入实践,以实用性与创新性开拓国潮运动装备的未来。
星途
本届大赛自启动,便吸引了大量才华横溢、朝气蓬勃的选手参赛,这些选手来自于全国不同地区的83所高等院校,相对于往届,此次参赛作品院校覆盖面增加,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态势。
参赛者们立足于中国文化、中国科技及中国精神,通过不同设计手法诠释“鸿耀中国”所传递的文化内核。经过初评的层层筛选,最终产生24组选手进入决赛环节,开启创意顶峰之战。
现场,这场由Z世代年轻人主导的运动潮流盛宴,不仅向世界展示出运动潮流新势力的态度,还以他们的新鲜创意传递文化自信。24组作品在大胆的“破”与“立”中,打破运动、潮流与文化艺术的边界,祥云瑞彩、红日初升、锦鲤曳浪、游龙翔空,这些饱含祥瑞意味的中国文化元素被巧妙地应用在运动装备设计之中,与当代流行趋势结合大放异彩,呈现出属于中国年轻运动爱好者心之所往的运动形象。
与此同时,随着国潮大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中国的优秀制造,鸿星尔克也在本届大赛舞台上特别推出了与王者荣耀的联名系列——“不夜长安”,提取王者世界中的长安元素,将“跨界”玩出了新花样。
经专业评审团的严格打分,最终,来自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蒋育杰、孟良以一组《须弥芥子》问鼎星创设计金奖。作品设计灵感源于新兴运动Citywalk,设计者对面料的选择别出心裁,并通过撞色线、半立体的造型褶及机能口袋展现休闲感、未来感和科技感。蒋育杰赛后充满诗意的表示,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Citywalk这样的运动方式,让我们能够停下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城市的脉搏。而自己的作品通过张弛有度的设计,传达这种生活理念。
蒋育杰、孟良荣获金奖
来自河北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24号选手李晅仪以一组《独行侠》荣获星创设计银奖。
李晅仪荣获银奖
来自江西服装学院的22号选手关海燕以一组《星际奇遇》荣获星创设计铜奖。
关海燕荣获铜奖
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李想、谭凯,来自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的雷文婧,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的黄紫丹分别荣获星创工艺制作奖。
来自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泉州纺织服装学院的林嘉仪、陈佳豪,来自武汉纺织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的陈聪聪、陈玉分别荣获最佳人气奖。
赛后,鸿星尔克服配商品研发中心总监谢刚林表示,当下的青年人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他们走在创新创造前列。今天决赛现场呈现的作品不仅有未来主义美学、运动机能等方向的设计,也有将设计与功能科技巧妙融合以及注重可持续性发展与环保等方面的设计,可谓精彩纷呈。同时,谢刚林还给与青年设计师从业建议,他谈到,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不断地去画、去裁、去剪,因此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应加强实践教学,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平台,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共创大赛便将教学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源链、创新链等形成闭环,甚至推出“校企联培”采风集训营,让参赛者可以实地参观时尚企业,不但加强了他们对特殊工艺以及专业性的了解,更为校企合作做出了良好铺垫。为行业选拔并输送具备新时代优势的创新设计人才蓄力,这也是本届大赛的初心。
从首届到第2届,是新的开始,也是传承的焕新。去年,首届青年共创设计大赛“星芒”,将优秀设计师作品搬上了中国国际时装周的舞台。今年的第二届青年设计共创大赛“鸿耀中国”,意为脚踏实地,征战星辰大海,从专注到专业,从时尚到实用,携手青年设计师迈向国货新征程。未来,鸿星尔克将通过举办共创大赛,将创作权交给青年设计师,共同书写国货新时代。
与生俱来的软雕塑|JUDYHUA2024春夏系列全新发布:记忆的蒙太奇
“色彩是光的行迹与苦果。”歌德的这句名言在艺术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色彩中得到了浓烈的诠释。作为设计师华娟最欣赏的艺术家之一,弗朗西斯·培根画面中所透出的那份冷静的希望与兴奋的绝望,在JUDYHUA的本季系列中演绎出了当代语境下的另一种解读。
形象化的情绪
众所皆知,培根最擅长运用粗犷强劲的笔触来表现画面中人物的孤寂、兴奋和愤怒,那隐含着的内心想象和情绪,在扭曲形变的肢体中,展露淋漓。在培根的笔下,形象不再是再现的重复,而是向人们展现了命运的真实面目以及华服底下的精神状态。
正是这种敢于直视内心,坦然于众的创作让在华娟在感动之余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痕迹,带着强烈的悸动、温热的气息与涌动的记忆。
这一系列的色彩和形态在培根色彩的基调上,通过面料的扭曲与形变处理,辅以再造新型环保面料,直抵培根的精神世界。培根把人物描绘所传达的紧张、痛苦和兴奋的感受,上升到一种崇高的境界,他曾说:“我希望我的画看上去仿佛是人类由此通过时留下的痕迹,那是已经在消失的记忆。”
这种抽象的心理叙事线构建出了JUDYHUA的时装空间,形成了一个个充满各种可能的身份,他们在当下,行走于未来的记忆中,留下时间的痕迹。
记忆的蒙太奇
以当代视角来观察多元文化和现实生活,以软雕塑作为时装语言的阐述基础,以解构和重塑手法来打造作品的抽象气质,是先锋设计师华娟的标志性风格,而这一季的JUDYHUA以全新的视角,探讨服装,面料与身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古老的手工拓印技艺、无序的褶皱肌理、似水流年的流苏元素,形成了JUDYHUA此次独有的设计语言。
每一个肌理背后掩映着另一重记忆,行为和事件,参杂着华娟直接或间接的生命体验、感知与思考。拓印中的击打声,流苏划过空气的轻叹声以及褶皱自由释放的呼吸声,不同的材料间相互碰撞、和解,在时间的酝酿中成为雕塑般的形态,于优雅平衡里依稀可见最初争锋与抗衡间的那股冲击力,那是培根对生命的注视,亦是JUDYHUA对生活的注释。
一旦踏入JUDYHUA留下的纹理,顺流而行,将不断进入各种熟悉而陌生的景象,游走于记忆的蒙太奇间。华娟通过轮廓与新肌理的创造,将如丝如缕的心绪投射在材质上。游动的精神、敏感的心绪顺着古老的技艺与不确定的痕迹蔓延开来,自然、文化与记忆在每一处印迹中低吟浅叙着生命的独白。
井然有序之外
人生舞台,行色匆匆,当悲欢离合皆属于华服下的既定身份,我们看见的是角色还是人?古老京剧中美丽的手势和精辟的断句犹如看不见的纤维,顺着古老的唱腔汇聚而出,构成了华娟与培根对话的只言片语。
当井然有序被打破,包裹身体的不再是聚光灯下的华服,而是充盈流动的情感。
戏服内的“水衣”“流苏”“箭衣下片”“下甲”……这些被华丽掩盖的柔软内里成了本季灵感元素之一。流苏和形变的几何体在时装与配饰中的使用,令整个系列呈现出诗意的哲学意味,面料的质感所带来的质朴中和了整体造型中的摩登气质。
新一季加入的“包袋和鞋履”设计令人耳目一新。超大尺寸的皮具包袋和手工制作的鞋履上点缀着不同的迷你雕塑造型,实用舒适,优美又具冲击力。
褪下角色外衣,以衣孤行,呈现出最本真的自然之态,JUDYHUA以独有的方式将培根“直视内心,坦然于众”的勇气与冲击力优雅呈现秀场,而京剧大师关栋天将成为本系列唯一特邀走秀嘉宾,在井然有序之外,与大家一起留下记忆的痕迹。
当“痕迹”与“温度”两个抽象概念变得可触可感,JUDYHUA也就无限趋近了人的存在,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构建起一个确定的恒长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