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元金奖出炉 | 第二十届中国(大朗)毛织服装设计大赛圆满结束

11月8日,大朗毛织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星光璀璨,第二十届中国(大朗)毛织服装设计大赛决赛在此盛大举行。在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刘家强、副会长刘焱、大朗镇党委书记郭怀晋、副镇长林源泉等领导见证下,17组入围作品精彩亮相,将毛织服装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各大奖项也逐一揭晓。

设计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这场大赛不仅是一场设计的较量,更是毛织产业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展示。围绕“火‘荔’全开”的主题,设计师们深入挖掘荔枝文化内涵,巧妙融合国际时尚元素,呈现出一系列充满创意和活力的作品。从创新环保到人体工学,从结构设计到非遗传承,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毛织服装的功能性、可持续性及未来感。

本届大赛评委团由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设计师李小燕、邓兆萍,中国最佳男装设计师黄刚,广东省十佳服装设计师冯璐,以及POP FASHION服饰趋势总监廖小蕾共同组成。他们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的设计眼光,确保本次大赛评选的高标准和公正性。

此外,现场还签署了《毛一研发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专职副主席谢方明、镇毛织管委员会负责人、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陈柱权、东莞市贵德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惠嫦上台共同签署。】

激烈角逐,奖项揭晓

经过激烈角逐,侯相宇,张悦凭借作品《“荔”久弥新照初心》摘得金奖,奖金5万元;李婷明的作品《荔歌》获得银奖,奖金2万元;刘媛媛的作品《吾心吾行》获得铜奖,奖金1万元。此外,还有最具商业价值奖、最具人气奖等多个奖项花落各家。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吸引了海内外众多专业学生和职业设计师参与,收到近千份作品。选手们的专业水平普遍很高,充分体现了大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时,大赛也为毛织设计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和转型。

二十载风华,赋能未来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服装设计大赛之一,中国(大朗)毛织服装设计大赛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

20年来,大赛共计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设计作品数万份,辐射全球高校近2千余所,为行业培养与输出毛织设计人才数千人。大赛依托大朗雄厚的毛织产业基础,已然成为毛织细分领域的标杆性赛事,以“大朗毛织比赛”这个专业赛事的品牌IP,影响一届又一届的专业学子。 它不仅是挖掘和培养毛织设计人才的重要平台,更是连接企业和院校的桥梁,为毛织产业的时尚化、可持续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第二十届中国(大朗)毛织服装设计大赛的完美落幕,大朗将继续秉持初心,以大赛为契机,进一步聚焦毛织产业的时尚化、可持续化升级。通过提升设计水平、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挖掘和培养更多优秀设计人才,大朗将不断赋能毛织产业新格局,助力毛织服装设计领域的创新发展,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分享到:

MEDIA/视频

SPONSOR/赞助商

spot_img

TRENDING/热门

生活在左非遗马面裙欧洲展览惊艳全场

生活在左马面裙登陆欧洲展览,现场展示非遗马面裙,惊艳在场人士,受到追捧。 2023年9月,生活在左受广州市政府机关单位邀请,代表广州原创设计师品牌参与广州政府在欧洲主办的中国·广州时尚名品展,与国内多个顶尖服饰品牌,向世界展示中国非遗传统服饰。 此次展览,生活在左分别在米兰、巴黎,这两个世界时尚之都,掀起一股东方潮流。展出的古董马面裙,以其瑰丽的刺绣、色彩引得外国友人纷纷驻足了解。 品牌独创的林栖马面裙,用岭南粤绣重现马面的华丽,搭配镂空的手钩上衣、竹编上衣、蓝印花上衣,以现代上衣下裙的制式,展现马面裙独特的东方韵味及强大的时尚性,引来外国友人称赞。 外国友人了解马面裙等中国传统非遗技艺热情高涨,和设计师进行多次沟通、拍照留影,更有人被马面裙的典雅吸引,在设计师的指导下现场试穿马面裙。 令我们惊喜的是,竟有朋友追随我们的脚印,从米兰一路来到巴黎,那一刻我们看到中国非遗技艺背后的文化力量。服饰上烙印的手工痕迹,无需文字的说明,也能让人惊艳。 马面裙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上至宫廷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每个女子都会穿着。但在现代服饰制度的冲击下,其倩影正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线中。生活在左期望透过展览这种无声的凝视,将沉默在非遗马面裙中的文化精神,在这个时代重新述说,让曾经辉煌的传统手工技艺再次闪耀于历史长河中。 自成立以来,生活在左一直致力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在复刻传统非遗马面裙的同时,也尝试将传统的编、钩、印、染、绣等技艺融入到马面裙中,结合现代的穿衣习惯,制作属于这时代的林栖马面裙,让更多人了解传统马面裙,穿着马面裙。

第七届BAZAAR Jewelry国际设计师珠宝艺术展在上海启幕

时光艺境 Beyond Time

京东服饰保暖新品季全面开启 轻暖羽绒服、头道绒针织衫、姜元素保暖内衣受追捧

10月9日晚8点,2023年京东服饰保暖新品季全面开启。活动期间,京东携手波司登、鄂尔多斯、THE NORTH [...]

定档金色十月!来PERFORMANCE DAYS(上海)见证功能性纺织品绿色创新力量

从加入凉感冰肤科技的杭州亚运会领奖服,到为神舟十五号返回舱“量身定制”的耐2000多摄氏度高温的多维编织结构增强材料,再到为“雪龙2”号科考破冰船配备的柔韧、耐腐蚀缆绳,功能性纺织品早已拥有了“上天入海之能”。随着人们对物质提出更高标准与要求,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在功能性纺织品研发方面展开实践,应用各类新材料与黑科技打造的功能性纺织品也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10月16-17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H4举行的2023 FUNCTIONAL TEXTILES SHANGHAI BY PERFORMANCE DAYS上海国际功能性纺织品展览会将再次汇聚全球目光,通过甄选国内外在功能性纺织品研发领域,提供领先科技、高端品质与可持续解决方案的创新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要素加速集聚,全方位解决品牌日益增长的绿色纺织品设计与生产需求。展会致力于以“功能性”“可持续”构建起独特的产品力,从展区规划、展商邀请、产品布置、活动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在呼应“可持续·碳中和之旅”这一主题。 流行趋势发布,激活创意灵感 作为全球功能性纺织市场的风向标,PERFORMANCE DAYS自2008年首次在德国慕尼黑举办以来,以专业的定位及代表行业方向的趋势发布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并迅速成为功能性纺织品行业中的顶尖展会。 在本次秋冬展上,PERFORMANCE DAYS将结合“触达、循觉、异幻、聚融”四大趋势主题,以时尚空间设计和创意产品陈列,打造别具一格的 PERFORMANCE FORUM 流行趋势区。 联动国内外200余家功能性纺织创新企业,本次流行趋势区将以基层、中间层、软壳、2.5/3层、超轻/防绒、衬衫、裤装、时尚、安全性、包袋类、鞋材等丰富展品诠释市场走向。品类齐全、极具科技含量的面辅料产品经过系统化排布,将从材质、色彩、肌理、花型等多个维度进一步凸显流行趋势的专业内涵。 观众不仅能够实地了解产品的优异性能、创新技术与可持续生产方式,获得沉浸式的面辅料选品体验,还能够与创新企业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具有超高性能的可持续趋势面料的未来和可能性。 精锐展商云集,尽显创新实力 创新是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第一源动力。本次PERFORMANCE DAYS秋冬展将聚焦低碳经济下的全新机遇,汇集3M,Amann,Primaloft,Amaterrace,Ascend,Carvico,Celys,Dry-tex,Flying Textile,J.Y. Textile,KCC,Polartec,Polygiene,Prutex,Re-down,Romrol,Sherperd,Sitip,Y-warm,Lenzing,Sudwolle等来自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家高水平创新功能性纺织面辅料及新材料供应商,以重磅产品发布展示行业在绿色设计、循环再生、智能制造等方面的优化升级。 在本届展会上,满足生态环保需求的产品与方案将悉数亮相。如意大利CARVICO 集团将展示NORWAY PLUS、VITA TOUCH、RENEW PRIME、RENEW WAVE四大环保系列面料,为冬季保暖与健身运动提供理想选择;来自美国先进的材料技术公司PrimaLoft将推出由100%消费后回收材料制成的Active Evolve款式,除了在有氧运动中实现最佳性能外,还能产生更广泛的用途和全年使用;福建宏港纺织将正式发布全球独创产品LINKWOVEN,以超编科技提升面料舒适度与挺括感,可随时随地切换生活场景。 此外,在新材料应用领域,参展企业也将展示丰硕成果,通过对于海洋垃圾、塑料垃圾、废弃轮胎、生物基、植物残渣等众多可持续材料的创新应用,为行业带来超高防水透气+的生物基PU膜、高强拉伸+超强吸湿的弹力面料、调节体温的石墨烯面料、三倍凉感技术、可持续无氯表面处理等领先产品和技术。 先锋理念共享,引领产业升级 功能性纺织品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新理念、新成果、新方案层出不穷。国内外品牌在新型材料应用与打造绿色供应链方面有哪些需求?纺织企业如何紧跟功能性市场趋势让产品向高附加值提升?为了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启迪创新思维,本次展会将聚焦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展开多维度的专题分享,探讨功能性纺织品市场的最新变革与发展方向。 在WORKSHOP技术发布区,来自Celys、3M、Devan Chemical NV、Noble Biomaterials...

青年创意力量-院校篇 | 宁波财经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专业以“两山理论”为引导,立足浙江省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和宁波新智造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实际,提出“创意点亮乡村”专业建设思路,确立“设计+商科”“设计+数字”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定位; 专业坚持“大思政”理念,加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强调宁波浙东红色文化、海上丝路文化、优秀乡村文化等元素融入课程思政、劳动教育等建设; 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服务宁波数字创意产业、乡村文创等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以“工作室+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平台为依托,构建了跨学科的能力进阶式课程体系; 专业与多个国家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师资国际化交流,与韩国东西大学等实施“2+2”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合作项目,开拓学生升学途径和学生国际视野。 01 # 建设历程 # 本专业自2012年由专科升为本科以来,2018年获得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2019年获得浙江省一流建设专业、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2020年获得国家一流建设专业,2021年获得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视觉创新设计虚拟教研室)、浙江省思想政治示范基层组织等,2022年立项6门浙江省一流建设课程、1门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等,2023年立项1门国家一流建设课程。 02 # 团队介绍 # 本专业有雄厚师资,建立了“专业教师+行业导师”教师团队。专业共有教师3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博士3人,行业导师20余名,教师70%以上有国外、境外访学、交流经验。 漆小平 宁波财经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浙江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宁波市工艺美术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浙江省设计艺术学重点学科带头人 国家一流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负责人 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负责人 贵州民族大学、安庆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全国高等美术教育学会理事 (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美术教育学会团体理事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宁波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全国(宁波)文创产教合作联盟副理事长 宁波市建筑装饰行业协会副会长 03 # 教学环境 # 本专业依托有设计艺术学浙江省重点学科、宁波市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宁波市文化创意学院、宁波市非遗文化研究基地、校未来乡村学院、校数字创意产业学院等学科、产教融合平台,同时专业还有10个实验室,12个学生工作室,6家企业驻校公司,20个校外实践基地等,为学生双创实践提供良好条件。 04 # 国际合作 # 本专业完成了与中国台湾昆山科技大学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在开展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的“2+2”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公州映像大学合作的中外学分互认项目,以及与日本武藏浦和日本语学院、中东欧国家等合作升硕项目等。 我校师生在韩国高校访学交换 05 # 建设成效 # 近年本专业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和支持情况 06 # 培养成效 # 本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竞赛参与率达90%,近年来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生竞赛奖项200余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余项,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等10余项,发明专利与知识产权30余项等。同时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广泛开展社会服务,乡村服务参与率达100%,参与教师的重大社会服务项目30余项。近年来本专业的就业率与签约率平均值达96.8%,毕业生的起薪水平5000元左右,90%以上学生就业在长三角地区,应届毕业生创业率11.28%。 07 # 社会影响 # 在办学的过程中,专业接待国内外近百所高校师生的观摩、考察与交流。2020年校长在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研讨会上作了主题报告,介绍了以设计服务开展劳动教育的成果。主办了“环境文化与数字出版”、“甬台文创设计”等论坛。跨专业联合授课、课程设计作业被企业采用等教学案例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在线、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媒体多次报道。专业服务乡村振兴已成为地区标杆,高桥、庄桥、四明山区等合作项目已深入开展到第7年。2019年因“创意点亮乡村”成果突出获得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教育局公开表彰;2021年吸引了宁波市农业农村局“未来乡村学院”落户,被央广网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