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越边贸开新局 —— 奥宝龙国际服装城落地滇西南国门口岸

今年是中国与越南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再访越南,为中越关系发展、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给世界各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将为越南加快推进工业化现代化提供助力。中越两国经济互补性强、经济联系紧密。双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两廊一圈”战略对接合作规划纲要,为两国拓展务实合作打开新空间。

习近平还指出,中国正在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越南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双方要充分发挥地缘相近、产业互补优势,加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战略对接合作,不断拓展在互联互通、国企改革、绿色能源、关键矿产等领域合作,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更多惠及两国人民。

抢抓边贸发展机遇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中越双边贸易快速发展,双边贸易额已从2000年的24亿多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2349亿多美元。今年1至10月,中越双边贸易额达到1851亿美元,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日趋活跃。中国连续多年是越南最大贸易伙伴,越南是中国在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和全球第四大贸易伙伴国。

当前,随着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纺织服装产业项目开始寻找在中西部地区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云南省抢抓沿海发达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机遇,将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加以培育和发展,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吸引一批山东、广东、浙江等企业落户。

随着相关项目的落地,云南纺织服装产业链不断完善,而近几年来中越两国边贸活动的不断发展,也为两国的纺织服装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多个纺织服装项目落户于毗邻越南的云南红河州,而作为中越边境云南段最大的口岸,位于红河州的河口口岸是中国连接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之一。

据广东奥宝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孟祥龙介绍,早在2022年12月20日,河口县人民政府、自贸区 (河口边合区) 管委会就与广东奥宝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中国·东盟 (河口)服装服饰市场国际采购贸易中心”合作投资协议书, 2023年3月6日,广东奥宝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红河自贸耀太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中国·东盟服装服饰市场国际采购中心”项目合作协议书。

据了解,河口地处我国西南边境,号称云南“小香港”,面积1332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1.1万人,城镇人口6.1万人,与越南老街省、莱州省隔河相望口岸相通,形成“两国一城”的格局。

但是,河口本地服装消费由于人口基数问题,使服装零售市场发展受限,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不能满足越南服装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发展跨境服装贸易,也将填补河口口岸经济发展的空白,建立集群式大型服装专业市场,形成品牌效应,获取更多越南及海外客户,是河口兴边的必要举措。

全球市场分析公司标准普尔不久前发文指出,未来5年越南有望成为亚洲地区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之一。据越南统计总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越南全国服务业需求大幅增长,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消费服务收入总值达552.7万亿越南盾(折合1683.52亿人民币) ,环比增长1.4%,同比增长了10.1%。

值得关注的是,毗邻河口的越南老街省和莱州省,总人口超过100多万人,跨境贸易发展潜力巨大。

以老街省为例,近年来,莱州省不断完善口岸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区、工业区、娱乐区等,旨在吸引投资,提供加工、包装、运输、旅游等多种服务类型。此外,越南近期还批准了《2021-2030年越中陆地边境口岸划》,旨在加强越南老街省与中国的边境贸易活动。

搭建跨境贸易新平台

“奥宝龙国际服装城正式落户自贸区,为纺织服装产业在云南地区开展边贸活动,完善云南纺织服装产业链打开了一扇窗、搭建了一座桥。”孟祥龙说。

据孟祥龙介绍,该项目位于自贸区核心位置,毗邻政务中心,这里是中越两国居民办理出入境、贸易通关手续的必经之处,此外,这里还经常举办常态化的文化、商业、民族节庆交流活动。

“奥宝龙国际服装城将通过多元化商业合作模式,发掘更多国际商贸功能,在自贸区投资兴建标准化、数字化跨境物流仓储中心,通过自建、共建等模式在越南建设海外仓,以海外仓推动线上线下跨境贸易量的释放和服务前置、完善服装企业品牌出海的物流链路。”孟祥龙说,“项目将帮助卖家实现线上销售与线下跨国供应链的整合,把跨境供应链短板转为‘本地竞争优势’,从而让买卖双方都能省时、省力、省心、省钱地交易,与国外卖家站在同一起跑线。”

“这个项目地理位置优越,具备很好的发展前景。” 孟祥龙说,“这里不仅是我国西南边境地区最大的时尚聚集地、云南边境口岸首家跨境服装服饰面料产业型专业市场、云南对越边境线唯一跨境服装服饰面料批零市场,而且是河口沿边产业园唯一政企深度合作服装服饰面料产业专业市场、河口服装服饰跨境贸易行业唯一集服装服饰面料产业为一体的批发市场、河口中越边境200KM范围内唯一的服装服饰面料批发市场。”

据孟祥龙介绍,该项目占地19.5亩,建筑面积近40000平方米,有商铺610套。其中,项目一楼有面积9-25平方米的商铺194套,二楼有面积11-30平方米的商铺209套,三楼有面积13-26平方米的商铺207套。

“这些商铺的空间灵活多变,入驻商家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孟祥龙说,项目将打造成为一个集展示、批发、采购于一体,涵盖线上、线下融合经营的市场范本。

值得关注的是,《人民日报》不久前曾发文指出:中越加快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对接,用足互联互通便利条件,着力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不断提升经贸投资合作水平,推动经贸关系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两国人民福祉,两国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此外,有专家曾表示,中越经贸合作可以有效整合和利用两国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增强两国在区域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竞争力,同时带动区域内其他国家的产业发展和转型,形成更加紧密和高效的区域产业网络,有利于促进中国—东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进程。

对此,孟祥龙表示,得益于中越两国合作发展,项目还得到了云南省、红河州政府、河口县政府、广东省服装协会、东莞虎门服装协会的重点支持,相关主管部门对奥宝龙国际服装城(中国东盟(河口)服装服饰国际采购中心)给予了多方面的优惠政策。

“近年来,中国和越南进出口商品结构互补性强,两国发展战略不断对接,推动着中越经贸、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 孟祥龙说,“通过该项目,入驻企业和商户还可以获得大量的外贸信息,我们也会协同多个相关机构引导国内服装服饰企业、商户‘走出去’,将国外买家‘引进来’,打通纺织服装服饰产业链跨境贸易的最后‘一公里’。”

孟祥龙透露,河口口岸即将推出口岸大贸易的发展概念,并以此大力开展延边产业投资。“我们项目的发展目标就是:落地河口、面向越南、拥抱东盟、牵手欧美。”孟祥龙说。

    分享到:

MEDIA/视频

SPONSOR/赞助商

spot_img

TRENDING/热门

后未来进化论 人类与技术的共演化

“人类既不能创造变异,也不能阻止变异发生,人类只是保存和积累已发生的变异。” —— 达尔文·《物种起源》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论述生物演化的重要著作《物种起源》,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一、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命是由进化而来;二、生物演化是通过天择而来。他认为,物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环境变动而改变,演化是长时间连续性的缓慢改变。 人类的进化,亦是如此。继启迪智慧之后,我们创造了文明,也发明了技术,渴望掌握未来命运。美国思想家布莱恩·阿瑟(Brian Arthur)在著作《技术的本质》中以一种人类进化论的视角指出,技术通过“升级”、“改进”、“发展”,和生物一样同样具备了“进化”的可能性——技术可以通过“变异”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他坚信技术总是为完成人的目的而存在的,是为人类服务而诞生的。 近十年来,自然环境的剧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动荡,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的高歌猛进,引发了我们对当下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和人类未来的思考。基于此,设计师 AnnaYang进行一次大胆的猜想:如果人类与技术组合进化,当自我修复、情感连结、自我认知等这样的生物反应同步发生于人类和技术的关系中,人类同时具备了机械性和生物性时,是否会产生新的“嬗变”?在技术的参与下,人类的身体是否会发生新的变异,又会进化出什么样的生命奇迹? ANNAKIKI 2024春夏系列“异类体”是关于上述一系列自我叩问的回答,也是AnnaYang 对人类身处变动不居的环境以及前途未明景况时产生的所思所想。她想象基因变异或许将引起未来人类“异变”——在一个技术与人类彼此赖以生存的后未来世界中,人类的身体将会产生新的变化,演变出可以自身保护的形态,以此抵御外界侵袭,创造出全新的未来景象。 棘刺,是本季最瞩目的元素。AnnaYang从细胞异变错综复杂的形态中获得灵感,将其具象为锐利突起的“尖刺”;宛若穿越自未来的银色棘刺,以银色涂层的PET材质构成,每一枚棘刺均是由工匠全手工剪裁完成,一片片车缝拼组,以此打造厚重的层次感;科技再生尼龙材打造成的丛生棘刺,通过手工充棉,立体成型,并以条纹和波点印花进行点缀;黑色锥形的金属铆钉密布于银色金属质感的套装之上——在ANNAKIKI的创想图景中,它们将成为后未来人类金石之坚的装备。 同时,AnnaYang旨在于无序混乱中创造新秩序。她运用破损毛边工艺制成的丹宁面料,保留其粗粝原生态的轮廓,又以撕裂、破洞的弹力针织面料发挥创意,想象细胞分裂状态时的千变万化;她由代表核酸双螺旋的结构形态中受到启发,启用大量圆形元素,以立体结构形塑多种形态,通过3D螺旋胸杯和3D立体环形融入衣身作为骨架,打造建筑般的第二具身体; 拆解双螺旋结构,由结构不断延伸改造,艺术性地演变出多种变异的波点和条纹元素,将ANNAKIKI代表性的标志LOGO注入其中,如同一次人工干涉的基因实验;品牌标志性的四芒星受分形艺术美学的启发,随之发生形变,通过珠片刺绣的形式,融入利落简约的宽肩西装,如同坚不可摧的未来主义铠衣。 “如若未来世界环境发生剧变,究竟会如何影响人类,产生新的演变?科技的迅猛发展,包含了再生、进化、干预,技术提升的潜力无穷无尽,它改变人类生存状态的奇点会是何时?新技术给我们带来新的思维和创造的方式,同时也带来难以想象的新问题。我相信,未来,技术将会引起人类的新进化。”AnnaYang 说。

兄弟(中国)亮相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 用作品彰显技术实力

全球缝制机械领域内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专业展会——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以下简称"CISMA")于9月28日完美落幕,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兄弟(中国)")参加本次展会,在为期四天的展期中,通过琳琅满目的缝纫刺绣成品,彰显Brother缝制设备在商用及家用领域高品质的技术实力。 用作品"说话",一睹技术风采 此次参展CISMA,兄弟(中国)更多用作品"说话"。展台以机器制作的精美成品为整体装饰,吸引观众驻足欣赏:展台左侧,是Brother商用系列绣花机搭配绣花设计软件PE-Design,在不同布料材质上绣花并拼接而成的大幅花鸟图,作品细节灵动,凸显机器可刺绣材质多、刺绣定位精准的优异性能;另一区域摆放着由Brother家用系列缝纫机产出的拼布作品以及照片绣品,依托机器的精细缝纫,使"画作"中的主角栩栩如生;现场还带来了商用系列绣花机刺绣的成衣物品,包括牛仔裤、鞋、帽、厚毛巾、T恤、衬衫等,吸引了不少提供定制服务的专业观众前来寻求合作;家用样品展示区的小布包、手提袋、小抱枕等,无不体现出Brother家用缝纫产品对家居生活的美好点缀。 展台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缝纫刺绣作品 展出期间还设置了互动体验环节,用户不仅可上手操作机器,还能让现场工作人员提供定制服务,给自己的包包、衣服等绣上喜欢的图案。现场体验者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观众前来了解、体验产品 此次参展CISMA,兄弟(中国)旨在同专业观众共享技术成果,共同探索个性化潮流下中国缝制市场新机遇。兄弟(中国)也期待与CISMA的下次相聚,继续为用户奉上更前沿实用的缝制设备与创新方案。 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简介 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Brother集团在中国的产品销售与服务的外商独资企业,事业领域包括以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标签打印机、扫描仪等产品为代表的打印及解决方案事业;以家用缝纫机、商用绣花机为中心的家用机器事业。兄弟(中国)致力于充分利用集团资源,为中国顾客提供更多具有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中国服饰商情网 上海报道】

尚泰芭堤雅购物中心呈现”2024 盛大庆典”

开启芭堤雅海滨新体验

兰精纤维鉴别系统确保兰精™ FR 阻燃纤维在防 护服领域的可追溯性

全球领先的木质特种纤维生产商兰精集团的兰精纤维鉴别系统现已可鉴别及追溯兰精™ FR 阻燃纤维,满 足防护服领域对材料透明化和可追溯性日益增长的需求。系统可在任何生产阶段鉴别兰精™ FR 阻燃纤维,确保 防护服拥有出色可靠的可追溯性和质量保证。兰精还致力于持续减少碳排放,确保由莫代尔纤维制成的兰精™ FR 阻燃防护服达到责任生产流程的标准。另外,零碳兰精™ FR 阻燃纤维经 ClimatePartner 认证,也可满足行 业日益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兰精防护服和工装事业部全球商务总监 Oliver Spöcker 表示:“随着行业合作伙伴和消费者对供应链透明度的需 求不断增长,兰精纤维鉴别系统等技术变得尤其重要,能够确保防护服中所使用的兰精™ FR 阻燃纤维的真实性。 由于材料可追溯性和供应链透明度将逐渐成为公共和私人采购流程的基本要求,这项技术对满足当前行业的需求 而言日益重要。兰精在 FR 阻燃纤维生产领域拥有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