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品牌溪木源入选2023年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榜单

近日,”2023年度广州国际创新节”在广州隆重举行,会上发布了2023年独角兽创新企业榜单,在一众先进制造、智能硬件、新材料、生物医药领域的”独角兽”中,新消费领域”美妆独角兽” — 诺德溯源(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功能性自然护肤品牌溪木源的母公司)上榜,引发一级市场关注。

溪木源成为2020年至今广州美妆唯一登上广州年度独角兽企业榜单的“美妆独角兽”

近两年在疫情等多方面压力下,部分业绩表现突出、仍能保持较快、稳定增长的品牌,也曾屡获投资机构加持。

值得关注的是,有不少新消费品牌凭借着逆势成长,在投资机构的青睐下,成为了新消费领域的”新兴力量”。作为一众新消费品牌的代表,”新晋独角兽”溪木源稳扎稳打,深耕产品和品牌运营换来行业认可及消费口碑。

消费独角兽特质:左手实业,右手融资

消费品牌,尤其是近些年更贴近年轻消费者的新消费品牌们,更新迭代速度极快,每三年都将经历一轮严峻的更新淘汰周期。以流行变化趋势最快的美妆护肤行业为例,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自2021年末至今,总计有87家公司获投。其中,种子轮、天使轮、战略融资以及A轮融资占比超7成,努力发掘”潜力股”、开展早期布局,已成为当下新消费投融资的共识。

“独角兽”创新性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巨大的代名词,既是快速引领行业发展的”销售冠军”,同样也是资本机构看重的”香饽饽”。

溪木源创立于2019年8月,随后在8个月时间内,就连续完成了天使轮、种子轮、种子+加轮以及Pre-A轮总共4轮融资。

在这一过程中,溪木源在资金加持下,立足全肤质敏感肌赛道,并持续深耕研发,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同时基于”自然的力量,超乎你想象”品牌理念,以”自然疗愈”的故事对话目标消费人群,在早期就着力于构建”品牌+研发”的护城河。因此即便在疫情压力下,仍快速吸引了最早的一批消费者,助力品牌成功脱颖而出,迅速证明了自身的价值。

凭借销售额的高速增长,溪木源后续也多次获得投资机构的关注,2021年8月,在品牌成立仅两年的时间,真格基金、蔻图资本、H Capital等机构就共同发起对溪木源的C轮融资。当时,溪木源就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创业两年内获得机构投资轮次最多的消费品企业。

事实上,溪木源也以亮眼的市场表现给投资机构一份超预期的成绩单:2020年年销售规模(GMV)突破1亿元,2022年的增至15亿元,并实现盈利。今年的GMV依然能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利润涨幅也会扩大。

依托着资本的力量与远超行业发展速度,溪木源有了更多与地方产业相互成就的机遇。本次溪木源入选广州市”独角兽”,是2020年至今,唯一上榜的美妆品牌。这也意味着溪木源已经成为地方产业重点培育的美妆标杆,政策的扶持和协助有望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跨越周期,国货美妆溪木源逆势突围

在外部大环境的跌宕变化下,能逆势而上新消费品牌,基本都是能摸索出独属于自身的增长逻辑。

作为新兴消费品牌代表,身处美妆行业的溪木源成立仅四年即跻身”独角兽”,也拥有自己一套方法论,即”逆风局勤练内功,顺风局内外兼修”。

在创业之初,找准敏感肌赛道的溪木源,从”自然护肤”等贴近国内消费者需求的品牌理念开始探索,并坚信——国货美妆只有在产品本身的研发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上发挥出极致的中国特色,才能真正地站在同等的高度与欧美大牌们一较高下,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而这样的创业思维,也成为其备受资本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洞察国内敏感肌消费群体的真正适用成分,溪木源深入敏感肌的基础研究,与基因工程国家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实验室、并借助生物信息AI技术寻找敏感肌靶点、提前布局功效联合实验室……依托着自主研发,溪木源不仅构建了极具市场竞争力的、针对全肤质敏感肌研发产品矩阵,还主导制定中国首个敏感肌团体标准,同时与清华大学珠三角研究院、江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等多所高校、研究院紧密合作, 从科研到临床,构建自己的研发堡垒。

基于在研发上的投入,溪木源的敏感肌产品也呈现出强劲的爆发力和持久生命力。在今年双11大促期间,溪木源全渠道同比增长达到48%;在细分赛道,溪木源男士斩获天猫男士护理赛道国货第一;在细分品类,其旗下大单品山茶花水乳、层孔菌水乳则包揽了天猫护肤最大子类目面部护理套装年度回购榜的前两名……

但一个要持续爆发生机的品牌,既要有向下扎根的底气,也要向上生长的能力。溪木源在品牌精细化运营上也练就了自己的”外功”,如除了常规的线上社交媒体营销,其在2023年线下经济恢复后,毅然选择了深耕线下的道路。

溪木源目前已扩展31家核心代理商,走进全国8000多家门店,与WOW COLOUR、三福时尚、名创优品、胖东来、大润发建立深度合作。借助线下门店打卡互动、线上社交分享,溪木源也实现了宣传、引流和转化”一石三鸟”的突破。

溪木源团队认为,线下拥有中国最大的消费市场,是扎实品牌的根基,是穿越周期的条件,同时线下也拥有贯穿全渠道的长远价值。

消费复苏,美妆行业仍处于上升期

天猫平台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三年间,有超6000个美妆品牌入驻,其中国货品牌占比达八成。这预示着越来越多的新消费国货正在成为中国消费者的首选,作为国货品牌的代表,溪木源也看到了这一点。

在不同的经济形势背景下,溪木源从研发到线下的灵活变化,为品牌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潜力和价值延展性。叠加美妆护肤在线下经济恢复之际的需求倍增,溪木源已成为后疫情时代下极为重要的消费新势力、也是具有代表性的”美妆独角兽”品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2.8万亿元,同比增长7.2%。而化妆品零售总额,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突破历史最高水平。

另有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169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在更为细分的护肤领域,需求更明确,发展增速也更为显著。

未来,溪木源将继续精准洞察细分领域的消费需求,加大在研发和品牌上重点投入,作为国货美妆的”独角兽”,引领更多品牌在激烈的美妆赛道中突围而出。

    分享到:

MEDIA/视频

SPONSOR/赞助商

spot_img

TRENDING/热门

Milliken 投资可持续地毯保养公司

全球多元化制造商 Milliken & Company 投资了总部位于巴黎的地毯保养和地板再利用公司 Orak,以推动实施地板铺装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双方的合作宣告了新一代可持续地板铺装解决方案的诞生,并将革新整个行业对废弃物的观念以及对循环经济的策略。 对于致力于减少建造和翻新项目碳足迹的地毯客户而言,Orak 的 Optimal Karpet 再生利用优质方块地毯系列已迅速成为他们首选的解决方案。得益于 Milliken 的投资与合作,Orak 将通过管理客户地毯的所有生命周期阶段,确保高品质的地毯再利用,从而改进和扩大产品组合,为更广大的客户服务。作为 Orak 的独家行业合作伙伴, Milliken 的客户可以获取 Orak 再生利用方块地毯的现货,所有产品均符合 Milliken 的 N/XT Life™ 循环计划的标准。 Milliken 设立了净零排放目标,并通过了科学碳目标倡议 (SBTi) 认证,是全球率先通过该认证的 50 家公司之一。Milliken 在为客户提供可持续产品和解决方案方面业绩斐然。Milliken & Company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Halsey Cook...

Be. the NeXT丨 摩柯携BEAUTY品牌参展SHANGHAI GALA

上海2023年10月31日 /美通社/ -- 9月26日~10月2日,首届SHANGHAI GALA主题为"N [...]

香港时间廊荣获由世界品牌论坛颁发的”2023-2024年度最佳钟表零售商品牌”称号

时间廊成立于1985年,是香港第一家腕表零售连锁店,也是宝光实业(国际)有限公司(Stelux Holdings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全资子公司。

突破低端锁定,看温岭童鞋如何品牌破局

安心有我,携童未来

六大行动壮大湖北纺织服装产业

纺织服装产业是湖北的传统支柱产业、民生基础产业、时尚消费产业、国际比较优势产业。湖北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印发《湖北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将实施招商引资汇智、优化空间布局等六大行动,培育壮大纺织服装产业。 招商引资汇智   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随着沿海加快产业转移,湖北省纺织服装产业迎来重要机遇。湖北省积极谋划建设园区载体,组织精准招商。方案提出,紧盯服装、印染、化纤及长丝织物、针织等市场空间大和本省本地发展不足的重点细分领域,引导地方政府聚焦产业优势特色,谋划建设重点园区,提升承接能力,加强龙头企业、知名品牌和新业态引进,推动湖北省纺织服装产业提档升级。江苏、浙江的印染和化纤,江苏的家纺,浙江、山东的针织,广东的服装,福建的皮草、制鞋,都将是湖北省精准招商对象。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湖北省将加强产业与人才同步招引,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在用工、技能培训、返乡创业、技能型人才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吸引沿海产业人才来鄂发展和工人回流。依托湖北科教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纺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鼓励和支持校企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完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健全企业内部培训与社会化再教育体系,加快解决人才紧缺问题。 优化空间布局   推动产业集聚增效依托现有资源禀赋优势,湖北省将着力打造“一大产业集群、一个龙头、两个千亿市、两大印染基地、三大化纤基地、N个块状经济”的差异竞争、错位发展“11223N”地区产业布局。一大产业集群。以江汉平原及周边区域为重点,依托襄阳、荆州、荆门、孝感、仙桃、天门等地纺织行业原料生产与织造能力优势,打造一个国内先进、 具有国际影响力、产业规模3000亿元以上的国家级先进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一个龙头。将武汉建成全省品牌企业总部基地和全国未来纺织产业基地、全省纺织服装产业“大脑”,中部纺织服装交易中心、营销展示中心、创意设计中心、研发创新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发挥龙头引领作用。两个千亿市。聚焦现有产业优势,深化强链延链,推动孝感服装、制线、皮草等产业发展壮大,建成中国服装制造名城;推动襄阳棉纺织、化纤、家纺等产业提档升级,建强中国织造名城,建成两个产值超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大市。两大印染基地。支持荆州以棉印染及针织纱线染色为主,壮大现有纺织印染产业基地规模,到2025年年印染15万吨纱、10亿米布;支持黄冈以化纤印染为重点,高起点高标准新建鄂东绿色印染产业基地,到2025年年印染高档面料达到10亿米。三大化纤基地。支持荆州、黄冈、襄阳立足高端,在合规园区围绕细分领域发展纤维产业。N个块状经济。引导市、县、镇优化产业结构,聚力发展特色块状经济,实现差异化与集聚式发展。 重塑供应链体系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提升产业的竞争优势,很重要的一环是提升供应链的韧性,发挥供应链的优势。 方案提出,建设供应链平台,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以华纺链公司为重点,强化技术赋能,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汇集原材料供应、创意创新、招商引资、数字营销等上下游资源的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到2025年平台交易额突破500亿元。支持企业建设集线上直播推广、线下展示体验、个性定制、柔性制造于一体的数字化营销系统,推动营销平台与加工制造能力高效联动。 建设专业服务市场,支撑产业链融合发展。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纺织工业原材料交易市场,引导企业用好期货市场,提高棉花等原材料供应渠道和供应成本的稳定性;对标国内专业市场,支持汉口北市场等做大做强,打造湖北省纺织品服装集散地;加快推进建设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武汉)、国家纺织面料馆武汉分馆,提升时尚发布与展示营销等配套能力水平。以黄陂区为主阵地建设中国服装商贸名城,在荆州建设化纤及针织面料交易市场,在潜江建设纺织服装面辅料物流市场,将仙桃建成国内最大的产业用纺织品国际交易市场。 发展直播新业态,构筑产业后发优势。引导全省本土服装品牌企业积极对接淘宝、京东、唯品会等大型电商平台和抖音等大型直播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直播带货”等营销新业态,推动服装制造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 重振汉派服装   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 汉派服装,一度与“粤派”“杭派”齐名,三分天下。新形势下,汉派服装该如何发展? 方案提出,汇聚优势特色资源,推进汉派服装提质扩容。鼓励国内外知名服装企业在汉集聚发展,将武汉建设成服装创意设计策源地、营销展示平台和品牌服装企业总部聚集地;在武汉周边市县布局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城名镇,打造优势产能集聚区,支撑汉派服装提质扩容。推动荆楚传统文化与时尚艺术融合发展,加强汉绣、土家织锦、黄梅挑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引导企业植根荆楚文化进行品牌创意和产品设计,丰富汉派服装湖北文化内涵。 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汉派服装领军品牌。支持爱帝、红人、猫人、美尔雅等企业发展壮大,增强智能制造能力、营销快反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品牌塑造能力,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通过定期举办时尚活动,提升汉派服装品牌影响力。 强化创意设计,提升汉派服装竞争力。依托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和龙头企业,提升湖北省创意设计能力。加强数字技术运用,推进云创意体系建设,引进众包设计、云设计、交互设计等新型设计模式,依托华纺链公司等推动纺织服装领域数字化设计平台、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打造中部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平台,将武汉建设成为现代化服装时尚创意大都市,推动汉派服装向时尚化、高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