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意力量-院校篇 | 宁波财经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专业以“两山理论”为引导,立足浙江省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和宁波新智造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实际,提出“创意点亮乡村”专业建设思路,确立“设计+商科”“设计+数字”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定位;

专业坚持“大思政”理念,加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强调宁波浙东红色文化、海上丝路文化、优秀乡村文化等元素融入课程思政、劳动教育等建设;

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服务宁波数字创意产业、乡村文创等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以“工作室+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平台为依托,构建了跨学科的能力进阶式课程体系;

专业与多个国家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师资国际化交流,与韩国东西大学等实施“2+2”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合作项目,开拓学生升学途径和学生国际视野。

01

# 建设历程 #

本专业自2012年由专科升为本科以来,2018年获得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2019年获得浙江省一流建设专业、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2020年获得国家一流建设专业,2021年获得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视觉创新设计虚拟教研室)、浙江省思想政治示范基层组织等,2022年立项6门浙江省一流建设课程、1门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等,2023年立项1门国家一流建设课程。

02

# 团队介绍 #

本专业有雄厚师资,建立了“专业教师+行业导师”教师团队。专业共有教师3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博士3人,行业导师20余名,教师70%以上有国外、境外访学、交流经验。

漆小平

宁波财经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浙江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宁波市工艺美术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浙江省设计艺术学重点学科带头人

国家一流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负责人

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负责人

贵州民族大学、安庆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全国高等美术教育学会理事

(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美术教育学会团体理事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宁波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全国(宁波)文创产教合作联盟副理事长

宁波市建筑装饰行业协会副会长

03

# 教学环境 #

本专业依托有设计艺术学浙江省重点学科、宁波市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宁波市文化创意学院、宁波市非遗文化研究基地、校未来乡村学院、校数字创意产业学院等学科、产教融合平台,同时专业还有10个实验室,12个学生工作室,6家企业驻校公司,20个校外实践基地等,为学生双创实践提供良好条件。

04

# 国际合作 #

本专业完成了与中国台湾昆山科技大学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在开展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的“2+2”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公州映像大学合作的中外学分互认项目,以及与日本武藏浦和日本语学院、中东欧国家等合作升硕项目等。

我校师生在韩国高校访学交换

05

# 建设成效 #

近年本专业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和支持情况

06

# 培养成效 #

本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竞赛参与率达90%,近年来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生竞赛奖项200余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余项,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等10余项,发明专利与知识产权30余项等。同时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广泛开展社会服务,乡村服务参与率达100%,参与教师的重大社会服务项目30余项。近年来本专业的就业率与签约率平均值达96.8%,毕业生的起薪水平5000元左右,90%以上学生就业在长三角地区,应届毕业生创业率11.28%。

07

# 社会影响 #

在办学的过程中,专业接待国内外近百所高校师生的观摩、考察与交流。2020年校长在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研讨会上作了主题报告,介绍了以设计服务开展劳动教育的成果。主办了“环境文化与数字出版”、“甬台文创设计”等论坛。跨专业联合授课、课程设计作业被企业采用等教学案例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在线、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媒体多次报道。专业服务乡村振兴已成为地区标杆,高桥、庄桥、四明山区等合作项目已深入开展到第7年。2019年因“创意点亮乡村”成果突出获得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教育局公开表彰;2021年吸引了宁波市农业农村局“未来乡村学院”落户,被央广网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等。

    分享到:

MEDIA/视频

SPONSOR/赞助商

spot_img

TRENDING/热门

广清纺织服装产业对接交流会圆满结束

3月24日,由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管委会指导,天安智谷·进兴时尚产业园、清远市国智产业运营服务有限公司主办,梧桐台——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承办的“广清纺织服装产业对接交流会”在天安智谷·进兴时尚产业园成功举办。

上海世贸商城启动上海国际时尚设计服务中心“新三年行动计划” 

2024春夏上海时装周启幕于10月8日启幕,开启时尚之都上海专属的“活力互链”时刻。10月9日上午,“上海国际时尚设计服务中心‘新三年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暨上海世贸商城与DADASHOW三年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世贸商城隆重举行。逾五十位设计师、服装品牌、面辅料企业代表参与其中,四十多家媒体应邀出席,共同见证上海国际时尚设计服务中心“新三年行动计划”启航的重要时刻。 抓住机遇 奔赴新目标 2022年12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印发的《上海市时尚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确立上海引领时尚、定义潮流的‘时尚之都’地位,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时尚消费品万亿级消费市场,打响一批领军级名企名品,形成一批融合性消费场景,布局一批示范性产业名园,集聚一批国际化时尚人才,使上海成为时尚出品地、潮流集聚地、创新策源地、消费引领地”的新发展目标。 上海世贸商城,作为聚焦时尚产业的全球贸易专业服务平台,虹桥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内的规模展贸载体,也是上海市经信委和长宁区政府挂牌“上海国际时尚设计服务中心”的运营载体,在上海奔赴全新发展目标的道路上责无旁贷。上海世贸商城总经理朱晨在分享“新三年行动计划”时强调:“多年来,在上海市及长宁区政府的战略指导与大力支持下,世贸商城作为虹桥时尚创意产业联盟的发起单位,积极推动国内外各类时尚要素资源的 集聚,目前已逐步建成以大时尚产业(涉及服装服饰、面料、辅料及礼品家居品等)的六百多家国内外优质企业集聚的国际展贸平台,其中也包含⼀批创新定制的设计⼯作室及研发生产的面辅料企业,成为虹桥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的重要产业集聚平台。而在中国时尚发展史迎接百年未遇之大变革的里程碑的2023年,发布上海国际时尚设计服务中心‘新三年行动计划’,是⼀个在新时代成就⼀批时尚设计新品牌的开始,也是⼀个新篇章的开始 !” 上海世贸商城总经理朱晨分享“新三年行动计划” 同时,朱总也指出,接下来,世贸将筑巢引凤,以“时尚产业”为重点落脚点,以“创品牌”、“穿好衣”、“供应链”、“数字消费”为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世贸产业集聚优势,不断优化服务功能,构建起上海时尚产业交流互鉴、融合创新、同行共赢的⽣态局面;积极推动中小企业、独立设计师工作室从产品经济向品牌经济的转型,支持营销模式和自主品牌的创新。 上海世贸商城总经理助理兼业务总监杨嫣接受媒体采访 上海世贸商城总经理助理兼业务总监杨嫣也在媒体采访环节就未来升级版的“上海国际时尚设计服务中心”作了展望:“我们期待通过新三年行动计划的建设,在进一步优化时尚产业生态的基础上,培育出一批时尚设计品牌,并在数字化应用场景与时尚消费及供需对接等方面有些探索和突破。” 签署协议 携手新伙伴 发布会上,在上海市长宁区商务委副主任朱虹、上海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群的见证下,上海世贸商城总经理朱晨与DADASHOW创始人/主理人叶琪峥,签订了未来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宣告成为彼此最有力的合作伙伴。 在上海市长宁区商务委副主任朱虹、上海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群的见证下,上海世贸商城总经理朱晨、DADASHOW创始人/主理人叶琪峥签订未来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 DADASHOW是上海时装周官方活动中的重要商贸展会之一,自2017年正式推出至今,已成为助力上海时装周成为亚洲最大订货季的重要推手。上海世贸商城与DADASHOW的联手,既是上海世贸商城作为上海时装周时尚主地标的重新回归,也是DADASHOW的全新升级之旅。 DADASHOW创始人/主理人叶琪峥接受媒体采访 DADASHOW创始人/主理人叶琪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海世贸商城是长宁重点打造的时尚产业聚集地,有数百家国内外优质面辅料企业在此入驻。通过与广阔产业链资源的对接,我们希望能够把DADASHOW打造成更优质、更具口碑的设计师推广与品牌销售平台,帮助上下游伙伴快速成长、持续盈利。也希望借此契机,抓住中国设计师品牌崛起的关键十年,为中国有影响力的设计师品牌的出现,播下萌芽的种子。” 是日正值DADASHOW开幕首日,发布会前,在叶琪峥的带领下,莅临现场的领导们也在展馆现场领略了从时尚展品、到独立设计师、再到时髦买家共同构成的时尚风景,感受到了上海时装周活跃的贸易属性,并对DADASHOW和上海世贸商城的首次合作亮相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叶琪峥的带领下,领导感受DADASHOW现场风采 甄选导师 服务新升级 “新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上海世贸商城将与相关行业机构和专业人士深度合作,以驻会、轮值、一对一服务、定期开展主题共创私享会的形式展开服务工作。发布会上,首发的八位“上海国际时尚设计服务中心导师”名单正式公布。 长宁区商务委副主任朱虹、上海世贸商城总经理朱晨为首批“上海国际时尚设计服务中心导师”颁证 东华大学服装产业经济硕士、《中国买手店研究报告》、《时尚设计师品牌的价值建设》作者DADAS形大咖/品牌大商品战略培训机构-菲力尚学创始人彭斐立,上海英柏检测副总裁/全国服装标准委员会高级工程师/服装标准专家许鉴,赢商tech零售品牌事业部主编童丹霞,杭州欣途创始人/时装供应链专家余曦东,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北京服装产业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服装产业智能专家黄海嶠,中国服装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产业部主任李昕,时尚传播平台-时尚背后的秘密创始人/中国服装年度人物/高级传媒师/上海服装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佩芳,受邀担纲首批导师,将用各自的专长为独立设计师、时尚产业中小企业和品牌提供创新务实的服务。长宁区商务委副主任朱虹、上海世贸商城总经理朱晨两位领导为他们一一颁证,并对首批实力派导师们落地在升级版上海国际时尚设计服务中心的未来充满期待。 传播力导师时尚传播平台-时尚背后的秘密创始人/中国服装年度人物/高级传媒师/上海服装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佩芳接受媒体采访 传播力导师时尚传播平台-时尚背后的秘密创始人/中国服装年度人物/高级传媒师/上海服装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佩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初创设计师不能只是埋头做设计,需要想办法让别人认识你、记住你,把自己的辨识度、DNA、人设做出来并传播出去,让别人有选择你的理由,才不会泯于众人。” 商品力导师行业隐形大咖/品牌大商品战略培训机构-菲力尚学创始人彭斐立接受媒体采访 商品力导师行业隐形大咖/品牌大商品战略培训机构-菲力尚学创始人彭斐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慨:“放眼国际,有很多优秀设计师品牌既有设计,也有体量、有影响力。设计师在做好设计的同时,必须关注衣服能不能卖出去,是否具有商品力。作为商品力导师,我会携手世贸一起升级上海国际时尚设计服务中心内容,通过一些课程分享为设计师品牌提供支持,助力优秀设计师品牌提升影响力。” 上海国际时尚设计服务中心“新三年行动计划”,符合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需求,符合上海城区发展的业态分布, 符合中外初创品牌企业的实际需求。随着上海国际时尚设计服务中心“新三年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暨上海世贸商城与DADASHOW三年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的圆满举行,我们将正式迎来⼀个在新世贸开启⼀个新篇章的开始!【中国服饰商情网 上海报道】

第七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暨2023年度北京时装周颁奖盛典即将在北京召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SS24 M SPACE开场论坛:从领航力量与初创音浪双重视角 再探可持续时尚

10月8日下午,2024春夏上海时装周开幕首日,作为时装周平台深耕可持续时尚的重要发声阵地,M SPACE共创聚谈广开言路,开启全新一季的思想碰撞。随着开场论坛的铿锵落地、起笔开端,关于“可持续时尚发展”与“时尚商业创新议题”的探讨热议也正式拉开序幕。 在延续“可持续时尚创变聚谈”主题的基础上,本季M SPACE开场论坛,着眼全新视角,邀请到之禾卡纷集团董事长兼ICICLE之禾首席执行官叶寿增;劲霸男装CEO兼创意总监洪伯明;EP雅莹品牌创意总监田玲;BCG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杨立;抱朴再生创始人兼总经理刘学颂;绱佳网络创始人严懿;RE而意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罗园;伦敦发展促进署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赵冰冰等来自时尚行业内外的大集团、初创企业和国际机构的重量级嘉宾们,在特邀嘉宾主持人canU可持续时尚平台创始人崔丹的引导与提问下,分享和讨论了他们各自眼中的“可持续时尚观点”、“做法”和“感悟”,剖析了可持续践行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及解决思路,并就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特邀嘉宾主持人  canU可持续时尚平台创始人崔丹 领航力量 “可持续时尚”的议题浪潮已经响彻中国时尚产业数年,其带来的影响力也在持续积累。当下,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时尚企业集团,以自己的战略节奏朝着循环、透明和价值链绿色转型的方向前进,展现对环境和制造者负责任的态度,为当代生活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着装体验的同时,也以领航力量,带领全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迈向可持续践行道路。 担纲本季上海时装周开幕首秀的ICICLE之禾,便是中国极具代表性的可持续时尚引领品牌。M SPACE开场论坛上,之禾卡纷集团董事长兼ICICLE之禾首席执行官叶寿增首先分享了ICICLE之禾如何以“自然之道”为核心,基于“天人合一”的古老东方哲学的当代化表达,从“敬天”“爱人”“惜物”“传承”四个维度,展现品牌的可持续时尚主张。叶寿增先生强调:“从敬畏自然万物,到爱消费者、爱产业链上的同事、伙伴,爱惜自然给予我们的珍贵资源,再到产品设计与建筑设计中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应用与发扬,中国要出现自己的可持续时尚品牌,需要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挖掘、寻找与国人形成共鸣的点,才能在获得正向评价的同时,拥有可观的商业回报。而这正是ICICLE之禾一直在做的事情。” 之禾卡纷集团董事长兼ICICLE之禾首席执行官叶寿增 随后,劲霸男装CEO兼创意总监洪伯明、EP雅莹品牌创意总监田玲、BCG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杨立作为第一个聚谈环节的嘉宾,也深入探讨了时装产业如何通过整个价值链的相互协作,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实际的步伐。 作为有着四十多年历史的中国品牌,劲霸男装需要考虑在可持续时尚升级过程中,如何做到企业传承、顾客传承的同时进行理念推广与产品创新。“中国品牌现在站在人文和科技交叉的新的十字路口,在人文领域,我坚信可持续时尚以及东方文化的当代演绎,是未来最重要的趋势。”基于此,作为企业劲三代的劲霸男装CEO兼创意总监洪伯明,从“信心树立”、“基础建设”、“产品延续”三大版块进行系统建设,积极链接产业上下游,与行业、高校展开协同合作,并通过“旧衣回收”项目引导消费端参与其中。 劲霸男装CEO兼创意总监洪伯明 劲霸男装CEO兼创意总监洪伯明强调:“身为首批‘30·60中国时尚品牌碳中和加速计划’成员企业之一,我们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方式面对可持续时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也欣喜的看到可持续系列产品的受众群在逐年提升中;同时,我们也正视困难阶段存在的问题,对推动可持续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成本等现状,采取‘创新基金’激励等方式树立典型,以此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供应链合作伙伴与我们一起协同发力可持续时尚之路。” EP雅莹品牌创意总监田玲女士也提出了“可持续时尚一定是中国时尚品牌的使命”的观点,并通过分享品牌与牦牛绒的“缘起”及一路以来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品牌的创造力,感受到了中国的大美和善意:“最初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可持续的事情,只是因为被打动而想去向大众分享牦牛绒。但当我们一步步走来,从把牦牛绒做的舒适,到告诉大家牦牛绒是什么,再到开始考虑引导整个产业链一起行动,打造牦牛绒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我们面临着成本以及如何让大家接受、让产业链相互支撑的难点,但我们的成功与收获,给到大家以很大的鼓舞,也让我们凝聚了更多力量一起去影响更多的合作伙伴与消费者。” EP雅莹品牌创意总监田玲 两位嘉宾的分享,也给予了BCG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杨立以很大触动:“不同行业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行动上存在着类似东西方哲学的差异,西方哲学往往以系统、环环相扣的方式形成整体规划再向前推进,而中国的哲学则偏向以灵光一闪的开篇来推进,再慢慢形成体系。当然二者也有一定程度的共通性。例如劲霸的方式就属于系统化的去推动可持续升级,而EP雅莹的方式则属于灵光一闪的开启了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但值得高兴的是,中国的企业在近两三年已经慢慢形成了行业内自发行为准则,这也会慢慢形成中国自有规范和标准,相信也会为企业在道德和商业上会带来更好的回报。” BCG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杨立 此外,杨立也指出:“在中国时尚做可持续的确有着独特的挑战,因为中国时尚产业的分散程度远高于国外,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在时尚界真正产生影响,一家之力远远不够,必需更多的集合性品牌互相借力、互相抱团,形成上下游的生态力,才能把所谓的时尚原罪,转化成一种动力。” 初创音浪 除了时装大集团之外,行业中,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和个体,在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他们以“创新”之声,向行业宣布自己的存在,也在一步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摸索践行中,逐渐成为别人的借鉴。 从一只塑料瓶开始,通过零废弃整体解决方案以及环保潮品,塑造出一个渗透中式环保哲学的可持续生活方式品牌「抱朴再生BOTTLOOP」,便是可持续时尚初创创意品牌中的佼佼者。M SPACE开场论坛上,抱朴再生创始人兼总经理刘学颂上台为观众分享了她从“塑料垃圾回收”到“以生态美学重新定义可持续时尚”的跨界经历,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们没办法通过说教来让消费者为可持续买单,而应该通过时尚与传统文化/艺术/热点/科技的结合,通过和合作伙伴、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不断的互动,通过不同行业的跨界出圈,来赋予产品以更多附加价值,从而脱离‘垃圾回收’的传统思维。值得骄傲的是,我们有着令国外人羡慕的发达制造业基础,可以让我们的可持续创意想法快速实现。” 抱朴再生创始人兼总经理刘学颂  还有很多初创企业,通过独特的品牌定位和特别的服务体验,积极参与消费者的互动沟通,在大众消费市场营造绿色消费的氛围,从而探索自身企业的可持续商业闭环模式。在第二个聚谈环节,绱佳网络创始人严懿、RE而意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罗园、伦敦发展促进署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赵冰冰受邀上台,进行聚谈话题的讨论。 绱佳网络是一家专注皮具维护养护,致力于为消费者和品牌方提供服务,以及奢品二手变现机会的企业,旗下拥有懂鞋、懂包包两个线上奢品养护品牌。绱佳网络创始人严懿从“减排”与“惜物”两个角度剖析了自身存在的意义:“一方面,一个中号包的碳排放在30公斤,通过维修养护减少丢弃,也是减少碳排放;一方面,品牌造出好物,总要有人去守护它们,而相比减排的虚无,消费者也更能共鸣‘惜物’。作为一个长期主义者,希望未来所有消费者都能认同长期主义的理念,跟我们一起做到惜物,也希望所有品牌商,也能意识到传承和惜物的价值。“ 绱佳网络创始人严懿 RE而意则是一个以自行车为主题的生活方式品牌,业态以自行车为主线,延伸到餐饮、服装、杂货、鲜花等领域,初次来RE而意的客户,接近90%都是非自行车的用户。这些用户在RE而意购买自行车,开始进入骑行运动领域。RE而意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罗园通过创立品牌初心的分享,表达了“RE而意希望用自行车推动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环保社会”的可持续价值观:“我以前做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研究,生了孩子后对环境污染、社会问题有了更深的触动,由此想到去探索科技变化中不变的存在,选择以自行车为切入点,推动可持续环保、可持续社会发展,并用lifestyle的方式,将专业小众运动推向大众市场,带来可持续商业价值。” RE而意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罗园 而在伦敦发展促进署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赵冰冰看来,可持续已经不再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迫在眉睫的全球问题,是个人、企业、城市和国家的共同责任。她通过对伦敦发展促进署的职能介绍,以及伦敦“到2030年成为零碳城市”的环境战略目标的行动细则分享,向中国初创时尚企业提出建议:“我们不能只看产业制造中产生了多少碳排放,而要将企业本身作为一个责任人,关注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运输链,办公和生产建筑建造和运营、废物处理、出行交通、数字办公体系等各个环节中的碳排放,同时积极应用科技创新,让科技赋能企业。在可持续时尚中,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责任,而每种责任也意味着一种商机。” 伦敦发展促进署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赵冰冰 从天人合一,到创新创意,从灵光一闪,到系统推进,从跨界破圈,到新的生活方式打造……M SPACE开场论坛,提出的可持续时尚发展痛点直击核心,给出的观点掷地有声,分享的经验、模式值得借鉴。而在往后的3天时间里,还将有更多可持续时尚价值观,在这里输出与演绎。在新一季MODE上海服装服饰展所在的IMSHANGHAI长宁国际T1 32层空间内,M SPACE项目的论道聚谈、上海时装周和canU携手打造的“有料百货-可持续生活美学商店”、雅戈尔时尚创新100特展…… 精彩持续上演,期待大家持续关注! 【中国服饰商情网 上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