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ODE展,感受活力再现的上海时装周

3月23日-27日,2023秋冬MODE上海服装服饰展(以下简称MODE展)再度亮相IM Shanghai长宁国际。与上一季相比,本季MODE展的观众数量增长了59.04%,买手数量增加了49.8%。

MODE展由上海时装周组委会主办,以服务于买手制订货模式为特色,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时尚品牌,藉由艺术化展呈和专业化运营,为渠道买家提供丰富且独具创意的优质新品。值得一提的是,新一季 MODE展进一步开拓“线上逛展”场景,展会期间上海时装周官方抖音主播与广大时尚爱好者“双向奔赴”,带来专属探展之旅。

据悉,本季参展品牌中本土品牌占比近七成,其中不乏从MODE一路成长并获得广泛关注的品牌。比如由设计师王晨光于2016年创立的同名品牌 CHENGGUANG WANG,品牌创办至今,一直在 MODE 参展,王晨光表示:“参加MODE展,帮助自己结识到很多时尚编辑、造型师、模特以及设计师同行等朋友,积累了广泛的行业资源。”CHENGGUANG WANG 的设计以“藏在细节中的中式浪漫”见长,比如“天圆地方”构图的扣子、缝制在衬里记录创作灵感的标签等。如今品牌已入驻多家买手店,并在抖音拥有11万+粉丝。

以羽绒品类为主的设计师品牌 CHRISTOPHER RAXXY(沈威廉)从去年开始,一直在MODE展参,凭借“剪纸雕塑”、“辫子式编织”、“竹简纹、长城纹”等创意工艺手法,获得了买手、媒体的重点关注,并于今年2月以展览的形式首登2023秋冬米兰时装周。品牌创始人沈威廉表示希望创造“新一代年轻人感兴趣的文化属性的表达”,让大众对中国美学有更鲜活的认知。

以户外品类为主的买手店 Element生活元素创始人朱懿德(Benny)表示:“上海时装周的活力开始复苏了!参加本季上海时装周的品牌、买手明显都比上一季增多,有些 SHOWROOM 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品牌。在这次 MODE展会上我关注较多的是 XIN TOKYO SHOWROOM 里一些来自日本品牌,比如中性时装品牌 SHINYAKOZUKA、BODYSONG、Saby 等。随着疫情基本告一段落,无论是对品牌还是零售渠道,今年大家还是充满信心的,同时未来几年的国内市场,应该还会有很多机会。”

生活方式类零售空间 hAo mArket 主理人 biobio 讲道:“疫情后明显感觉到市场的回暖,相信大家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毕竟在现在成熟的市场下,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已然是消费者的刚需。”

此外,聚焦时尚领域前沿话题的 M SPACE共创聚谈,以及“有料”百货也于展会期间举办。新一季 M SPACE 聚焦时尚领域“循环经济”和“商业创新”两大议题,力邀专家学者、国内外知名企业及品牌代表等相关领域行业引领者,输出前沿智识。

如何“由道生术”跑通可持续时尚商业循环?上海时装周“有料”项目一直在围绕这一议题进行实践。本季上海时装周继续携手canU可持续时尚平台,全新推出“有料”百货概念商店,让可持续经由科技与创意转化成一件件美观实用的产品。商店中集合了30余家品牌的可持续商品,涵盖时装、生活方式、宠物用品等。在产品原材料的选择上,设计师们采用了椰纤维、聚乳酸纤维、回收海洋垃圾、库存面料等低碳环保材料,并在设计理念和制作方法上践行可持续,开发出适用于日常生活的产品,商店中的陈设与装置也采用了回收的塑料瓶、咖啡渣等材料,致力于实现一个完全循环、可持续的时尚系统。

溯源产业上游,环保原材料正在为时尚产品注入科技能量。本季展会上,环保生物基原材料SORONA®与面料品牌 HAOLISHI 联合推出INTO THE WILD 主题展陈,探索中国市场需要的城市户外生活方式。

从2015年创办至今,作为上海时装周打造“亚洲最大订货季”的核心载体,MODE展凭借其开放性和包容度树立起行业风向标,参展品牌覆盖从服装到配饰、从本土到海外、从新锐到成熟等多维象限。MODE将这些品牌聚集在一起,通过平台的影响力帮助他们精准、高效获取市场信息。与此同时 MODE 也和具有良好行业口碑的 Showroom通力合作,并继续与合作伙伴携手深耕可持续时尚,将展会的集聚效应尽可能放大,“以展促贸、以创兴市”,助力市场恢复活力共振。

|图片来源:上海时装周组委会

|信息来源:上海时装周组委会

    分享到:

MEDIA/视频

SPONSOR/赞助商

spot_img

TRENDING/热门

新裤子「北海怪兽」巡演广州站落幕,巨型Disco灯球闪耀全场

「北海怪兽」在这一次,不再是一个新裤子下的支线IP,而是走到台前,成为了演唱会的绝对主角。

抖音商城双11预售:品牌爆款榜,优价好物提前享!

10月15日至10月19日,预售抢跑爆款来袭,其中食品健康、美奢生活、服饰女装等行业特别推出预售好物榜,涵盖零 [...]

兄弟(中国)亮相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 用作品彰显技术实力

全球缝制机械领域内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专业展会——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以下简称"CISMA")于9月28日完美落幕,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兄弟(中国)")参加本次展会,在为期四天的展期中,通过琳琅满目的缝纫刺绣成品,彰显Brother缝制设备在商用及家用领域高品质的技术实力。 用作品"说话",一睹技术风采 此次参展CISMA,兄弟(中国)更多用作品"说话"。展台以机器制作的精美成品为整体装饰,吸引观众驻足欣赏:展台左侧,是Brother商用系列绣花机搭配绣花设计软件PE-Design,在不同布料材质上绣花并拼接而成的大幅花鸟图,作品细节灵动,凸显机器可刺绣材质多、刺绣定位精准的优异性能;另一区域摆放着由Brother家用系列缝纫机产出的拼布作品以及照片绣品,依托机器的精细缝纫,使"画作"中的主角栩栩如生;现场还带来了商用系列绣花机刺绣的成衣物品,包括牛仔裤、鞋、帽、厚毛巾、T恤、衬衫等,吸引了不少提供定制服务的专业观众前来寻求合作;家用样品展示区的小布包、手提袋、小抱枕等,无不体现出Brother家用缝纫产品对家居生活的美好点缀。 展台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缝纫刺绣作品 展出期间还设置了互动体验环节,用户不仅可上手操作机器,还能让现场工作人员提供定制服务,给自己的包包、衣服等绣上喜欢的图案。现场体验者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观众前来了解、体验产品 此次参展CISMA,兄弟(中国)旨在同专业观众共享技术成果,共同探索个性化潮流下中国缝制市场新机遇。兄弟(中国)也期待与CISMA的下次相聚,继续为用户奉上更前沿实用的缝制设备与创新方案。 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简介 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Brother集团在中国的产品销售与服务的外商独资企业,事业领域包括以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标签打印机、扫描仪等产品为代表的打印及解决方案事业;以家用缝纫机、商用绣花机为中心的家用机器事业。兄弟(中国)致力于充分利用集团资源,为中国顾客提供更多具有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北京金桐拾贰:CBD之上缔造中心主场,同频城市脉搏探寻一切可能

北京2023年9月30日 /美通社/ --《论语》曰:"德不孤,必有邻。"自古以来,志同道合者总会相聚而居,因此又有"千金买宅,万金择邻"的说法。 全球地标建筑缔造者铁狮门致敬北京CBD的力作金桐拾贰,自入市后即成为该区域又一吸睛所在。近日,面积约1,700平方米的金桐拾贰私享会所金桐汇正式揭幕,为城市主场的生活范本续写篇章。 焕新私享生活 居所是生活的载体,亦是探究生活可能性的原点。 金桐汇集商务、休闲、社交、运动、娱乐功能于一体,革新业主一公里生活圈面貌。来到这里,业主可以在行政酒廊、红酒室、私董厅、私宴厅、茶室会客畅谈,在书吧、棋牌室、私人影院度过闲适时光,在瑜伽室、健身房放松身心,在儿童天地陪孩子欢乐嬉戏。 选择一处理想的居所,不只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立足CBD核心区,金桐汇为业主打造社交新空间,用生活的半径接轨世界的半径。 把CBD变成主场 CBD是城市的商务主场,也是商务人士的生活主场。 金桐拾贰位于金桐西路,交通便利,周边写字楼、商场、酒店、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和公园环绕,东望国贸三期、中国尊、财富中心、嘉里中心……西望世贸天阶、侨福芳草地、第一使馆区、日坛公园…… 以位置掌握时间,以时间把握平衡,金桐拾贰描绘出主场生活的图景:居家时,生活所需触手可及;工作时,CBD区域商务场所方便达到;出行时,周边综合立体交通网提供支撑;休闲时,国际化街区满足多元体验需求。在链接时空的黄金点,金桐拾贰为业主构筑平衡事业与生活的主场。 重构生活高点 金桐拾贰是铁狮门为北京献上的又一力作。 从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到法兰克福的陶努斯大厦,再到上海的尚浦领世,铁狮门用地标建筑彰显时代风尚与城市个性。自1978年创立以来,铁狮门已在4大洲33个主要市场成功运作531个高端办公、商业及住宅项目。 金桐拾贰由国际著名建筑、室内及产品设计师梁志天团队操刀,用"设计无界限"理念为"奢、雅、简、轻"四个系列主题空间注入灵魂。方正的格局、有序的动线、3.7米的开阔层高、1∶1的窗墙比、精选的配套品牌、7×24小时的私人管家服务,品质生活体现在点滴之间。 东西"拾贰"时区代表着空间的变换,一年"拾贰"月份代表着时间的轮转,在不同的维度,"拾贰"有不同的含义。解构生活,亦有不同的维度思考与体验。金桐拾贰以"拾贰"为名,意在探寻一切可能,再创城市生活新高点。 关于铁狮门 铁狮门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卓越房地产开发商、业主、运营商和资产管理企业,业务范围遍及美国、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33个主要市场。我们为行业领先的租户开发、建造和管理一流的办公、住宅和零售空间,并通过我们的Breakthrough Properties合资企业打造最先进的生命科学园区。凭借铁狮门的全球视野、本地专长以及个性化解决方案,我们致力于推动创新,能够快速把握全球和各地市场的发展趋势,并主动预见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我们不仅注重建筑本身,更关注每天在此工作生活的人们。我们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打造可以激发灵感的创意空间,并践行以顾客为中心的举措,例如推出租户服务平台ZO.和提供灵活空间的共享办公品牌Studio等。自1978年成立以来,铁狮门公司已收购、开发和运营了约531处物业,总面积达2,053万平方米,总价值超过1,300亿美元。我们目前的投资组合包括了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上海的尚浦领世、法兰克福的陶努斯大厦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旧金山Mission Rock社区等标志性资产。

三年5000亿营收,湖北将实施六大行动发展纺织服装产业

纺织服装产业是湖北传统支柱产业,是民生基础产业、时尚消费产业、国际比较优势产业,也是全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中10个营收要过5000亿元的产业之一。 10月17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推进‘链长+链主+链创’机制 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介绍湖北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链相关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湖北省纺织服装产业拥有规上企业1651家,实现营业收入3358.6亿元,位居全国第5位,比2021年前进1位,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为6.7%,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主要产品纱、布的产量分别为342.5万吨、51.36亿米,均居全国第3位。以“三链”机制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高地,是推动湖北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任务清单2023年以来,湖北深入实施“链长+链主+链创”工作机制,统筹谋划推进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将现代纺织服装列为9条新兴特色产业链之一,加快推动转型升级。通过“三链”融合,创新机制,由分管副省长担任产业链链长,领衔推进;爱帝集团、华纺供应链公司等作为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中纺联、武汉纺织大学等单位作为链创机构,科研支撑。同时,湖北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出台《湖北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简称《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全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在发展目标上,《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规上纺织服装企业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其中,棉纺织业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服装服饰业营业收入达1500亿元,产业用纺织品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方案》已明确未来三年,湖北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工作举措。一是招商引资汇智行动。制定招商地图,实施精准招商。重点支持荆州、黄冈等对口江浙的印染和化纤,襄阳等对口江苏的家纺,十堰、仙桃、天门、荆门、孝感等对口广东的服装,阳新、云梦等对口福建的皮草、制鞋,开展精准招商。二是空间布局优化行动。打造江汉平原“一大产业集群”,武汉“一个龙头”,孝感、襄阳“两个千亿市”,荆州、黄冈“两大印染基地化纤基地”,聚力发展15个以上“块状经济”的“11223N”地区产业布局,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协同发力。三是供给链体系重塑行动。以华纺供应链公司为重点,建设供应链平台,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实现互惠共享。以黄陂区为主阵地建设中国服装商贸名城,在荆州建设化纤及针织面料交易市场,在潜江建设纺织服装面辅料物流市场,将仙桃建成国内最大的产业用纺织品国际交易市场。四是汉派服装重振行动。将武汉建设成服装创意设计策源地、营销展示平台和品牌服装企业总部聚集地。在武汉周边市县布局发展时尚女装、商务男装、婴童装、户外服等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城名镇,打造优势产能集聚区,支撑汉派服装提质扩容。定期举办中国服装大会、汉正街时装节、武汉时装周等时尚活动;定期举办汉派服装品牌发布推广会,树立一批汉派服装品牌标杆。五是技改焕新行动。用三年时间实施1000项纺织服装重大技改项目,遴选100项省级示范项目,带动湖北省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六是技术创新驱动行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龙头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建设一批公共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发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当前,供应链对促进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作用愈加凸显。树立供应链思维,大力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是发展壮大湖北纺织服装产业的思想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湖北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构建“互生、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格局,湖北以华纺供应链公司为重点,建设供应链平台,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实现互惠共享。华纺链致力于以湖北为核心,在全国、全球范围内开展纺织服装产业相关业务,承担着打造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链主”企业的重要责任,为湖北纺织服装供应链提供补链、强链、延链支持,促进全省纺织服装高质量发展。湖北华纺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齐志平介绍,目前华纺链重点围绕智能交易、数字工厂、智慧供应链三个方面开展服务。智能交易方面,不断加深对湖北各地市纺织服装企业发展现状及难点的感知,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结合当地产业特质针对性开展相关业务。数字工厂方面,持续发力做好传统工厂智能化数字系统的升级改造,探索数字化场景的创新运用,提升企业数据平台化实时管理水平。智慧供应链方面,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融资解决方案,并基于不同企业的业务场景,推出供应链产品,助力企业提升融资效率,实现业务有效运转;与中纺联检、国家纺织面料馆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建设成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武汉)与国家纺织面料馆武汉分馆,致力于成为华中地区最高标准的纺织服装检测基地,厚植延链补链力度。与此同时,以推动湖北品牌发展为信念,打造有影响力的湖北品牌驰名形象为目标,华纺链还推动设计师合作业务落地,提升“汉派服装”设计创意能力等。值得一提的是,湖北将“科技、时尚、绿色”确定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对此,《方案》提出,要实施技术创新行动,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围绕高性能纤维、功能性纤维等新材料加强研发攻关与产业化应用,推动延链强链,打造未来纺织产业创新的策源地,建设未来纺织产业的先行区。 来源:长江商报、 纺道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