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李刚:“巧媳妇”助力乡村振兴不是梦

作为一名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三十年的“老兵”,在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李刚的身上,你很难感受到丝毫的倦怠。相反,通过他微信朋友圈的“调研小作文”,扑面而来的是其对于服装纺织产业的热爱,对于行业问题不足的深度思考,对于乡村振兴、产业致富的付出与实践,以及对于河南这片土地、这群农民乡亲深沉无私的爱。农村巧媳妇,河南大财富。在李刚会长十余年天南海北、日夜奔波的努力下,今日的中原大地上,由其创立倡导的河南服装“巧媳妇工程”早已成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最为生动的行业实践。

在调研中挖出的“隐形富矿”

如今,“巧媳妇工程”已成为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服务的代名词,也成为圈里人提及李刚的关键词。当被记者问及该项目创建的机缘时,李刚会长对记者解释道:“催生巧媳妇工程的起因,源于服装行业发展的内生需求。服装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方兴未艾,对于河南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农业大省,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用工荒,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为了解开这道算术题,2012年,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组织精干力量,在李刚等人的带领下,发展至今,“巧媳妇工程”已成为河南省服装协会服务的代名词,也成为圈里人提及李刚的关键词。当被记者问及该项目创建的机缘时,李刚会长对记者解释道:“催生巧媳妇工程的起因,源于服装行业发展的内生需求。服装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方兴未艾,对于河南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农业大省,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用工荒,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为了解开这道算术题,2012年,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组织精干力量,在李刚等人的带领下,先后深入近百个县,找到那些被“隐身”的巧媳妇。“这个群体的数量超过600万人,她们不应被看作是社会、家庭的负担,恰恰是被闲置被忽略的优秀劳动力资源,是一座亟待挖掘的劳动力资源‘富矿’。”李刚不无感慨地说道。于是,把服装工厂直接下沉到乡镇乃至村庄,让众多农村留守妇女直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巧媳妇工程”,成为李刚此后的工作重心,也成为其穷尽毕生之力的事业。“巧媳妇工程”也在河南服装协会倾力地研究、设计、推导下逐渐成型落地。事实证明,这个理论不仅可能,而且可行。

产能为王时代来了!

“从2016年开始,中国服装的产业格局发生了重大转折——产能为王时代来临!”在不同的场合,李刚曾不止一次地表述。当记者问及如何来定义“产能为王”时,他给出的答案是:订单跟着产能跑,产能跟着工人跑。未来,哪里有工人,哪里就可以构建产能;哪里的地方政府重视产业发展,哪里就能构建优质产能。而优质产能的构建最终会让这个区域最终成为产业高地。据其分析,山东、江苏、广东、福建、浙江等纺织服装强省,都是20世纪80年代初承接了欧美日韩,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产业在沿海地区已经处于成熟期的后期,面临着技术人才年龄老化、员工资源减少、要素成本升高、竞争力减弱等难题,产业向劳动力来源地以及欠发达地区转移是大势所趋。“现在全省大概有100万的服装产业工人,经过未来几年的整合,可以增至200万至300万人。这将成为河南纺织服装产业迈向万亿级的底层支撑。有人曾质疑我们怎么不说品牌了?不是不说了,服装发达地区做高端,我们河南服装目前要做的是全中国大部分老百姓穿的衣服。因为河南当下更紧要的是抓住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快打造‘世界服装工厂’,把河南广大的乡亲动员利用起来,让他们实现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钱赚。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首先要把人力资源整合好、培训好,集中精力做强生产制造。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各地政府应当加大力度支持产业的数字化赋能,实现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生产,进而提升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李刚说道。

一台缝纫机致富一家人 万台缝纫机就是一座城

自“巧媳妇工程”实施以来,河南各地的服装企业涌现出大量的“俩俩”现象,这些幸福甜蜜的“小段子”,也成为李刚微信朋友圈中上镜频率颇高的内容。每当提及这些,他总是难掩欣慰、自豪。“一辆电动车,‘俩俩’上下班。夫妻俩、妯娌俩、姊妹俩、母女俩、父子俩在一家工厂上班的比比皆是。特别是夫妻俩居多,妻子在服装厂里上班,把丈夫从建筑工地拉到服装厂里学技术,或者是把背井离乡的妻子拉回来一起上班的大有人在。不仅稳定了家庭关系,提高了家庭收入,还让一家人实现团聚,增进社会和谐,大幅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指数。”李刚介绍道。巧媳妇,做服装,半月工资一年粮。“搭锯见末,开工见钱”已成为众多老乡们最为直观的感受。“应该看到,河南农业大县多,人口大县多,贫困大县多,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空间还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视现实,不等不靠,不好高骛远,务实谋划发展。在很多偏远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特别是类服装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最适宜、最快捷、最科学。我们这些年全力打造的‘巧媳妇工程’,就是要让河南新时代的农民接受工业化洗礼,转化为新时代腰包鼓囊囊,精神喜洋洋的产业工人。”李刚如是说。“民生无小事,制造无低端”,在李刚心中,产能下沉,产业扶贫,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合作模式之上,没有科学变通、因地制宜的商业模式,脱贫致富就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经过统筹研究、严谨规划,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即以创新的混合所有制模式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为基础,政府主导、企业主营、合作社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以此为动力,确保巧媳妇工程的可持续性。自“巧媳妇工程”正式启动,通过引导产能下沉,该项目已成功整合培训了70余万“三无”农村留守妇女,将其培训成为服装产业大军,带动20万贫困家庭脱贫,构建中心工厂+卫星工厂6800个,形成优质产能1500亿元/年。

“巧媳妇”的升级之路

在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百人队伍中,近八成人员分布在河南各乡村,在一线推动“巧媳妇工程”的落地实施,为地方政府、产业集群、本土外来企业、产业工人之间搭建起了服务沟通协作的桥梁。作为协会的当家人,李刚日程表上,深入调研走访更是占据了其时间的大半。与坐在会议室调研相比,他的调研更多的是在乡村田间地头,在厂房的一线,这也成为促使“巧媳妇”不断升级迭代的灵感来源。随着“巧媳妇工程”红红火火的实施,项目很快便引起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注意。2013年,河南省妇联开始与协会协作推动“巧媳妇工程”,产业也不仅限于服装,结合各地的实际,鞋帽、食品、手工、家政服务等行业也采用这一模式。2015年,协会与河南省妇联倡导的农村妇女居家灵活就业行动密切结合,联合实施了“巧媳妇工程百千万行动计划”,在全省农村留守妇女集中地区、贫困县和贫困乡村大力推进实施“巧媳妇工程”。2021年,在李刚的带领下,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又创新性地提出了“巧媳妇工程”升级版——“百镇千村万条线”工程,引导企业将产能下沉到镇村,将龙头企业建在县区,将缝前缝后放在公司,让缝中走进百姓家,实现家家都有巧媳妇,月月工资送上门,协同作业,致富农民。今年的9月18日,是个让李刚格外兴奋、格外难忘的日子:河南省乡村振兴局与河南省妇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服装产业“百镇千村”行动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在该省的100个以上的乡镇、1000个以上的村庄发展乡村服装产业,鼓励各地大力实施构建巧媳妇工程共富工坊。“给政策、给资金,给荣誉、树标杆,通知不仅推动服装产业在河南广大乡村发展壮大,更为河南服装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巧媳妇工程的’升级版,通过巧媳妇工程共富工坊,村庄可以集合培训一两百个巧媳妇,小村子50至80个,平均每村儿一百多个巧媳妇,将为十多万老百姓提供就近就地工作岗位,也能够为河南服装行业新增十多万个产业工人,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行业喜讯啊。”谈及该项政策的推出,李刚的脸上笑意难掩。

两换两培育 让河南服装内外兼修

尽管近年来河南服装企业“遍地开花”,总量高居全国前十,但是其产值和效益却与前几名的省份相去甚远——强省服装业生产总值都超过1万亿元,河南服装生产总值却止步于4000亿元。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热潮中,河南如何重新找回自身位置,乃至带动产业重新“突围”十分关键。身为河南服装行业的带头人,除了进一步引导企业在内销市场提升竞争力,面对一场更为艰巨的河南服装外贸突围战,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中,李刚以此为题,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在其发给记者的私信中,“两换两培育”的外贸突围观点,已然成型。在其看来,“两换”:一是以资源换贸易。利用庞大的劳动力资源,把充裕的劳动人口转化为新时代合格的产业工人,用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换”(吸引)沿海地区大型工贸一体的纺织服装公司,让他们来了就有人用;二是以政策换贸易。只要来河南登记的外贸公司,省市县三级都给予政策支持,企业越是高质量发展,得到的支持就越多,让大家愿意来河南投资扎根发展。“两培育”首先要主动培育河南本土的服装贸易公司,引导优势企业重视内外两个市场,通过引导支持相关企业到国外参展、参秀、参观,主动发挥内生动力,主动导入外贸经营,主动抢占国际市场;其次是通过政策支持,有针对性持久性地培育河南外贸人才,形成有效的人才储备机制。

找准定位 打造“极致单品”

从当前的承接地来看,县域正在成为河南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主场。通过案例分析,在李刚看来,百镇千村发展服装产业,首先要立足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找准产业的定位,围绕裤装、中老年服装、针织童装、羽绒服、职业装、特种防护服装、手套、鞋帽、袜业等类型,以及纽扣、拉链、衬垫、绣花、线业等辅料产业,选准产业发展切入点,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各地着力构建防晒服、横机产品、羽绒服饰、婴幼童装、家居家纺、品牌卫衣等六个极致单品产业基地。今年以来,李刚将很多的精力投向了区域样板的打造,作为首个被选中的区域——驻马店更成为其调研走访的热门区域。“作为平原农区,驻马店制造业占比较低,产业工人数量占比远远不足。这些恰恰都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先进制造业的潜力所在。随着近年来消费水平的持续升级,从各平台数据不难发现,夏季防晒服品类市场容量巨大。通过供需端、生产端数据的比对,我们得出这种导入难度相对较小,吸纳就业数量又多的项目让驻马店成为发展防晒服产业的优选之地。”对于这个防晒衣的“天选之子”,李刚给出了“三路径、四渠道”的五年计划:通过降低面料、设计、生产三条路径降成本,通过与大型批发市场加强联动、借助电商直播、加大出口贸易力度、为品牌企业做好ODM 四个渠道拓市场来实现“全球防晒服,就看驻马店”这一目标。“‘全球防晒服,就看驻马店’抢占中国防晒服市场绝对话语权。”不仅是李刚为当地定下的目标,也更是他给自己定下的又一奋斗坐标。

专访尾声,早有协会工作人员等候一旁,等待李刚前往下一个乡镇进行调研对接。这位每天五点起床,七点接受专访的老人,与一众年轻人击掌鼓励后,精神抖擞迎着晨光,又开启了他新的征程。“每次乡村调研,我总愿意花些时间到农民家中坐坐聊聊天,在此过程中,你会有很多感慨,也会了解什么是农村,更会理解党中央推动乡村振兴的必要和紧迫。作为一个行业工作者,我们该为乡村振兴再干点儿什么?我们的思想是否再解放一点儿,调研再深入一点儿,措施再得力一点儿,步伐再加快一点儿。如此这般,我们才可能把巧媳妇工程的成果再扩大一点儿。多一个就业岗位,就减少一个家庭返贫的可能;多安置一个巧媳妇,就减少一个留守妇女;多吸返回来一个女工,就减少好几个留守儿童;多建成一个巧媳妇共富工坊,就能安排几十个人可持续增收致富……到那时候,你会多么的开心,你会多么的自豪?”耳畔回响着李会长的鼓励,望着雨后破云而出的艳阳,不禁让人感慨:“巧媳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不是梦,而是照进人们心中的希望之光。

    分享到:

MEDIA/视频

SPONSOR/赞助商

spot_img

TRENDING/热门

HeiQ 推出 HeiQ Skin Care – 注入益生菌的纺织品技术

运用活性益生菌和精选益生元的力量,HeiQ 全新推出的产品可强化皮肤微生物群,使人类身上最大的器官——皮肤更加光彩迷人。

波司登”勇攀高峰、温暖随行”冠军分享会圆满落幕

与谷爱凌共享冬日温暖

国际纺联年会 世界布商大会 | 两大盛会将推进世界纺织产业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正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动能,数字技术正在改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布局,打造驱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新引擎。国际产业合作与分工布局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之下,绿色化和数字化协同发展成为全球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这是两大纺织行业盛会首度实现资源和平台融合,必将更广泛吸引全球纺织界目光。”11月3-10日,“国际纺都”柯桥将迎来2023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中国绍兴柯桥大会、第六届世界布商大会等重磅活动,会议规模大、规格高、阵容强,备受业界瞩目和期待。大会将围绕“绿色、循环、数字化——纺织工业新动源”主题,以全球纺织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变化为切入点,聚焦全球产业的结构调整、优势重塑与责任担当,推进世界纺织产业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届时,主题大会、世界布商大会全球知名企业圆桌会议、2023第25届中国绍兴柯桥国际纺织品博览会(秋季)、2023柯桥时尚周(秋季)、全球时尚产业数字化发展高峰论坛、全球纺织绿色高质量发展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峰会、国际功能性纺织新材料论坛全球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柯桥峰会、中国纺织智能制造大会等十余项系列活动将云集柯桥,激发思想智慧共鸣,深化产业交流合作,共同探求全球纺织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路径。 国际纺联年会首次牵手国际纺都 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的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ITMF)(简称国际纺联),成立于1904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代表世界纺织品主要生产国的权威组织,也是全球最古老的非政府组织之一。成员主要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行业组织及全球知名纺织和服装制造企业,涵盖纺织及纺织相关产业。作为全球纺织业的一项重要盛会,国际纺联年会已成为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国际纺联年会曾于2009年、2014年分别在上海和北京举办,2023年首次落地中国千亿纺织产业集群地——绍兴柯桥。“柯桥大会将为国际纺联全球成员提供一个独特的机会。”对于本次国际纺联年会与世界布商大会的融合,国际纺联秘书长克里斯汀·辛德勒无比期待。他还表示:“当前,国际纺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应该肩负起时代责任,领导和团结其全球成员,释放行业复苏和增长潜力,助力让每个人拥有光明的未来。”两大全球行业高端会议的深度联动,将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广范围共同推进高水平的开放合作,同时也彰显出柯桥“国际纺都”强大的磁场效应和国际话语权。 凝聚共识聚焦绿色化数字化发展 本届大会将充分发挥产业策源地与国际交流平台的桥梁作用,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共同寻求全球纺织产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未来之路,为产业发展提供思想引领与价值导向。 在绿色发展方面,大会将聚焦双碳愿景之下全球纺织产业与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改善;关注从传统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之中产业的要素重构与优势重塑;围绕绿色材料、绿色工艺、绿色生产、循环发展,探讨建立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效益的全产业链绿色制造模式;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共同谋划产业长远发展,探寻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产品供给绿色化的可行路径。 在数字发展方面,大会将基于数字科技与纺织产业的深度融合,从战略决策、市场延展、流程重组、供应链重构等多个维度,解读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数字时尚新模式;展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科技在纺织服装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渗透应用的未来趋势;探索构建数字赋能、虚实融合、柔性敏捷、全面协同、共创分享的价值模式、创新范式和数字生态。 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的高端盛会 “高规格汇聚行业精英、高水平推动创新发展、高质量促进合作共赢”是本届大会呈现的三大亮点。 大会将延续一贯的国内最高水平设计,会议组织机构保持高规格的国际化强势阵容,充分集聚和链动全球产业链高端优质资源。届时,国家部委、国际商界、学术界、产业界精英等重磅嘉宾出席会议,海内外纺织服装研究设计机构、院校、面料、服装、纤维、机械、家纺、染整等知名企业的代表参加活动,预计有50多个国家(地区)的机构和上百家行业龙头企业参会。 除了产业研讨、专业交流和成果分享,大会期间还将发布《2024全球纺织行业趋势展望报告》、《柯桥区打造现代化国际纺都行动方案》,举行“中国轻纺城‘丝路柯桥·布“链”全球’公共平台发布仪式”、“中国轻纺城海外智库成立暨专家聘任仪式”等重要环节,共同推动全球纺织产业的开放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与绿色发展。 同时大会还将就“全球宏观经济”“中国纺织工业”“纺织供应链”等进行专题研究,深化各国各地区经贸合作,推动全球纺织业协同发展。大会期间,还将同期举办2023第25届中国绍兴柯桥国际纺织品(秋季)博览会和2023柯桥(秋季)时尚周,全面激发产业创新动能,释放行业发展动力活力。 今年的杭州亚运会,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赞誉。绍兴作为承办亚运赛事项目最多的协办城市,圆满完成了向全国、全亚洲、全世界展现中国特色、浙江风采、绍兴精彩的光荣使命,其中,承担任务最多、压力最大的柯桥,以最好状态出色完成了亚运赛事。 “前不久,柯桥作为重要的亚运协办城市,圆满完成了赛事保障任务,这为我们举办好大型国际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借鉴。”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大会的举办意义重大,主办方提前一年进行了精心筹备,不论是政策落实、会务准备,还是安全保障、新闻宣传以及财务等方面,坚持狠抓重点和细节,以确保大会顺利举行,办成一次高质量、成功的大会。本届大会按照“层次高、影响大、效果好”的原则启动组织筹划,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周密细致的部署。目前,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筹委会的各项工作进展良好,在嘉宾邀请、会场安排、环境布置、酒店住宿、参观考察、安全保障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在有序进行中。届时,柯桥将再一次以全新的面貌,热情地迎接全球纺织同仁的到来。

广马全局占比第一 特步跑鞋正成为大众之选

继厦马、北马、上马穿着率的突出表现后,特步跑鞋再度在大型赛事中实现全局占比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