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三十年的“老兵”,在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李刚的身上,你很难感受到丝毫的倦怠。相反,通过他微信朋友圈的“调研小作文”,扑面而来的是其对于服装纺织产业的热爱,对于行业问题不足的深度思考,对于乡村振兴、产业致富的付出与实践,以及对于河南这片土地、这群农民乡亲深沉无私的爱。农村巧媳妇,河南大财富。在李刚会长十余年天南海北、日夜奔波的努力下,今日的中原大地上,由其创立倡导的河南服装“巧媳妇工程”早已成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最为生动的行业实践。
在调研中挖出的“隐形富矿”
如今,“巧媳妇工程”已成为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服务的代名词,也成为圈里人提及李刚的关键词。当被记者问及该项目创建的机缘时,李刚会长对记者解释道:“催生巧媳妇工程的起因,源于服装行业发展的内生需求。服装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方兴未艾,对于河南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农业大省,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用工荒,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为了解开这道算术题,2012年,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组织精干力量,在李刚等人的带领下,发展至今,“巧媳妇工程”已成为河南省服装协会服务的代名词,也成为圈里人提及李刚的关键词。当被记者问及该项目创建的机缘时,李刚会长对记者解释道:“催生巧媳妇工程的起因,源于服装行业发展的内生需求。服装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方兴未艾,对于河南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农业大省,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用工荒,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为了解开这道算术题,2012年,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组织精干力量,在李刚等人的带领下,先后深入近百个县,找到那些被“隐身”的巧媳妇。“这个群体的数量超过600万人,她们不应被看作是社会、家庭的负担,恰恰是被闲置被忽略的优秀劳动力资源,是一座亟待挖掘的劳动力资源‘富矿’。”李刚不无感慨地说道。于是,把服装工厂直接下沉到乡镇乃至村庄,让众多农村留守妇女直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巧媳妇工程”,成为李刚此后的工作重心,也成为其穷尽毕生之力的事业。“巧媳妇工程”也在河南服装协会倾力地研究、设计、推导下逐渐成型落地。事实证明,这个理论不仅可能,而且可行。
产能为王时代来了!
“从2016年开始,中国服装的产业格局发生了重大转折——产能为王时代来临!”在不同的场合,李刚曾不止一次地表述。当记者问及如何来定义“产能为王”时,他给出的答案是:订单跟着产能跑,产能跟着工人跑。未来,哪里有工人,哪里就可以构建产能;哪里的地方政府重视产业发展,哪里就能构建优质产能。而优质产能的构建最终会让这个区域最终成为产业高地。据其分析,山东、江苏、广东、福建、浙江等纺织服装强省,都是20世纪80年代初承接了欧美日韩,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产业在沿海地区已经处于成熟期的后期,面临着技术人才年龄老化、员工资源减少、要素成本升高、竞争力减弱等难题,产业向劳动力来源地以及欠发达地区转移是大势所趋。“现在全省大概有100万的服装产业工人,经过未来几年的整合,可以增至200万至300万人。这将成为河南纺织服装产业迈向万亿级的底层支撑。有人曾质疑我们怎么不说品牌了?不是不说了,服装发达地区做高端,我们河南服装目前要做的是全中国大部分老百姓穿的衣服。因为河南当下更紧要的是抓住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快打造‘世界服装工厂’,把河南广大的乡亲动员利用起来,让他们实现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钱赚。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首先要把人力资源整合好、培训好,集中精力做强生产制造。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各地政府应当加大力度支持产业的数字化赋能,实现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生产,进而提升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李刚说道。
一台缝纫机致富一家人 万台缝纫机就是一座城
自“巧媳妇工程”实施以来,河南各地的服装企业涌现出大量的“俩俩”现象,这些幸福甜蜜的“小段子”,也成为李刚微信朋友圈中上镜频率颇高的内容。每当提及这些,他总是难掩欣慰、自豪。“一辆电动车,‘俩俩’上下班。夫妻俩、妯娌俩、姊妹俩、母女俩、父子俩在一家工厂上班的比比皆是。特别是夫妻俩居多,妻子在服装厂里上班,把丈夫从建筑工地拉到服装厂里学技术,或者是把背井离乡的妻子拉回来一起上班的大有人在。不仅稳定了家庭关系,提高了家庭收入,还让一家人实现团聚,增进社会和谐,大幅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指数。”李刚介绍道。巧媳妇,做服装,半月工资一年粮。“搭锯见末,开工见钱”已成为众多老乡们最为直观的感受。“应该看到,河南农业大县多,人口大县多,贫困大县多,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空间还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视现实,不等不靠,不好高骛远,务实谋划发展。在很多偏远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特别是类服装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最适宜、最快捷、最科学。我们这些年全力打造的‘巧媳妇工程’,就是要让河南新时代的农民接受工业化洗礼,转化为新时代腰包鼓囊囊,精神喜洋洋的产业工人。”李刚如是说。“民生无小事,制造无低端”,在李刚心中,产能下沉,产业扶贫,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合作模式之上,没有科学变通、因地制宜的商业模式,脱贫致富就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经过统筹研究、严谨规划,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即以创新的混合所有制模式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为基础,政府主导、企业主营、合作社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以此为动力,确保巧媳妇工程的可持续性。自“巧媳妇工程”正式启动,通过引导产能下沉,该项目已成功整合培训了70余万“三无”农村留守妇女,将其培训成为服装产业大军,带动20万贫困家庭脱贫,构建中心工厂+卫星工厂6800个,形成优质产能1500亿元/年。
“巧媳妇”的升级之路
在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百人队伍中,近八成人员分布在河南各乡村,在一线推动“巧媳妇工程”的落地实施,为地方政府、产业集群、本土外来企业、产业工人之间搭建起了服务沟通协作的桥梁。作为协会的当家人,李刚日程表上,深入调研走访更是占据了其时间的大半。与坐在会议室调研相比,他的调研更多的是在乡村田间地头,在厂房的一线,这也成为促使“巧媳妇”不断升级迭代的灵感来源。随着“巧媳妇工程”红红火火的实施,项目很快便引起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注意。2013年,河南省妇联开始与协会协作推动“巧媳妇工程”,产业也不仅限于服装,结合各地的实际,鞋帽、食品、手工、家政服务等行业也采用这一模式。2015年,协会与河南省妇联倡导的农村妇女居家灵活就业行动密切结合,联合实施了“巧媳妇工程百千万行动计划”,在全省农村留守妇女集中地区、贫困县和贫困乡村大力推进实施“巧媳妇工程”。2021年,在李刚的带领下,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又创新性地提出了“巧媳妇工程”升级版——“百镇千村万条线”工程,引导企业将产能下沉到镇村,将龙头企业建在县区,将缝前缝后放在公司,让缝中走进百姓家,实现家家都有巧媳妇,月月工资送上门,协同作业,致富农民。今年的9月18日,是个让李刚格外兴奋、格外难忘的日子:河南省乡村振兴局与河南省妇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服装产业“百镇千村”行动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在该省的100个以上的乡镇、1000个以上的村庄发展乡村服装产业,鼓励各地大力实施构建巧媳妇工程共富工坊。“给政策、给资金,给荣誉、树标杆,通知不仅推动服装产业在河南广大乡村发展壮大,更为河南服装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巧媳妇工程的’升级版,通过巧媳妇工程共富工坊,村庄可以集合培训一两百个巧媳妇,小村子50至80个,平均每村儿一百多个巧媳妇,将为十多万老百姓提供就近就地工作岗位,也能够为河南服装行业新增十多万个产业工人,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行业喜讯啊。”谈及该项政策的推出,李刚的脸上笑意难掩。
两换两培育 让河南服装内外兼修
尽管近年来河南服装企业“遍地开花”,总量高居全国前十,但是其产值和效益却与前几名的省份相去甚远——强省服装业生产总值都超过1万亿元,河南服装生产总值却止步于4000亿元。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热潮中,河南如何重新找回自身位置,乃至带动产业重新“突围”十分关键。身为河南服装行业的带头人,除了进一步引导企业在内销市场提升竞争力,面对一场更为艰巨的河南服装外贸突围战,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中,李刚以此为题,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在其发给记者的私信中,“两换两培育”的外贸突围观点,已然成型。在其看来,“两换”:一是以资源换贸易。利用庞大的劳动力资源,把充裕的劳动人口转化为新时代合格的产业工人,用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换”(吸引)沿海地区大型工贸一体的纺织服装公司,让他们来了就有人用;二是以政策换贸易。只要来河南登记的外贸公司,省市县三级都给予政策支持,企业越是高质量发展,得到的支持就越多,让大家愿意来河南投资扎根发展。“两培育”首先要主动培育河南本土的服装贸易公司,引导优势企业重视内外两个市场,通过引导支持相关企业到国外参展、参秀、参观,主动发挥内生动力,主动导入外贸经营,主动抢占国际市场;其次是通过政策支持,有针对性持久性地培育河南外贸人才,形成有效的人才储备机制。
找准定位 打造“极致单品”
从当前的承接地来看,县域正在成为河南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主场。通过案例分析,在李刚看来,百镇千村发展服装产业,首先要立足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找准产业的定位,围绕裤装、中老年服装、针织童装、羽绒服、职业装、特种防护服装、手套、鞋帽、袜业等类型,以及纽扣、拉链、衬垫、绣花、线业等辅料产业,选准产业发展切入点,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各地着力构建防晒服、横机产品、羽绒服饰、婴幼童装、家居家纺、品牌卫衣等六个极致单品产业基地。今年以来,李刚将很多的精力投向了区域样板的打造,作为首个被选中的区域——驻马店更成为其调研走访的热门区域。“作为平原农区,驻马店制造业占比较低,产业工人数量占比远远不足。这些恰恰都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先进制造业的潜力所在。随着近年来消费水平的持续升级,从各平台数据不难发现,夏季防晒服品类市场容量巨大。通过供需端、生产端数据的比对,我们得出这种导入难度相对较小,吸纳就业数量又多的项目让驻马店成为发展防晒服产业的优选之地。”对于这个防晒衣的“天选之子”,李刚给出了“三路径、四渠道”的五年计划:通过降低面料、设计、生产三条路径降成本,通过与大型批发市场加强联动、借助电商直播、加大出口贸易力度、为品牌企业做好ODM 四个渠道拓市场来实现“全球防晒服,就看驻马店”这一目标。“‘全球防晒服,就看驻马店’抢占中国防晒服市场绝对话语权。”不仅是李刚为当地定下的目标,也更是他给自己定下的又一奋斗坐标。
专访尾声,早有协会工作人员等候一旁,等待李刚前往下一个乡镇进行调研对接。这位每天五点起床,七点接受专访的老人,与一众年轻人击掌鼓励后,精神抖擞迎着晨光,又开启了他新的征程。“每次乡村调研,我总愿意花些时间到农民家中坐坐聊聊天,在此过程中,你会有很多感慨,也会了解什么是农村,更会理解党中央推动乡村振兴的必要和紧迫。作为一个行业工作者,我们该为乡村振兴再干点儿什么?我们的思想是否再解放一点儿,调研再深入一点儿,措施再得力一点儿,步伐再加快一点儿。如此这般,我们才可能把巧媳妇工程的成果再扩大一点儿。多一个就业岗位,就减少一个家庭返贫的可能;多安置一个巧媳妇,就减少一个留守妇女;多吸返回来一个女工,就减少好几个留守儿童;多建成一个巧媳妇共富工坊,就能安排几十个人可持续增收致富……到那时候,你会多么的开心,你会多么的自豪?”耳畔回响着李会长的鼓励,望着雨后破云而出的艳阳,不禁让人感慨:“巧媳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不是梦,而是照进人们心中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