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派服饰的文化宣言

《地域文化与服饰》系列报道(一)

编者按:如果想要知道一百年以后的社会只要看看妇女的着装即可,哲学家法朗士的这个著名论断早已广为人知。服装是时代的解码——可以通过它图解社会这个大舞台。人类对服装的期许不只是停留在蔽体保暖的功能上,它还肩负着解读穿着者的审美、品位和知识水平等等诸多因素的使命,而这一切的一切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广博的概念,在服装领域内它是土壤,就好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样。本地区的文化也在某种程度上孕育了这个地区的服装。近年来,我国服装流行时尚基本上分为沪、京、粤、杭、汉等几大流派。当然,这些服装流派的划分并无十分清晰的标准,事实上彼此间亦有搀和,但大致体现了我国东南西北各个地域的文化,反映了各个地方居民服装文化和消费时尚的取向。

本报本期推出“我国地域文化与服饰”系列报道,试图揭开我国地域文化与服饰的密码。

新海派服饰的文化宣言

海派服饰是从海派文化衍生而确立的,而海派文化的本质是经济文化与科学、地理位置与区域、艺术生活与技术及工业文明和土地城市化发展的一种必然。或者说,海派服饰文化几乎是与上海的工业文明和土地城市化同步登上历史舞台的。

今天,我们谈海派服饰,必须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广角视点去认识她、诠释她、理解她。这种认识、诠释、理解并不容易。提到历史,因时代的迁徙,许多真相被躲藏在消失了的迷雾里,展现在面前的经常会是假象。拿我国的服饰文化来说,遥遥然五千年渊源,其中有经典,也有早该扬弃了的东西,硬要拿到今天来表现,有的定然会成为今日发展的枷锁。早年的海派服饰虽然诞生时间要年幼得多,不过百把年时间,但也是一种历史,拿到今天来炫耀,同样会有假象。因此,容易成为假象的历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现实。

由此,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要推进文化的发展,不能主要地寄托在对历史的回顾上,而是要立足在对今日和未来发展的思考,要敢于顽强地去追逐,追逐生活中涌动出来的新东西、新元素、新气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历史得到现实的延续。在延续的轨迹上,勾画出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找到一个新的支点、新的兴奋点。要想复兴海派服饰文化,就应该智慧地思考昨天、今天、明天。

旗袍已难成海派服饰的代名词

服装作为一种文化生活现象,近代史告诉我们,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中华民国的成立、“五四”新文化运动,受西方文明影响最早的是上海,三十年代上海成为“时髦”的代名词(有“东方夜巴黎”之称),在这个城市里,那时任何一种生活形态都成为了时尚,而时尚不能离开大众的美的理念,并被包容于一定的社会氛围内。那个时代旗袍风行之始,旗袍成了服饰流行的宠儿,其实,旗袍是一种西化表现下的中式,是五千年服饰文化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式的外观呈现,又是受外来服饰文化教化的传统变异。这个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总是具有出乎意料的强大力量,从原初的渴望、向往、幻想成为了文明风尚。三、四十年代,旗袍正是在如此的渴望、向往、幻想中变得风情万种起来,引起今日西方人对东方梦一般的怀旧中永难泯灭的一种情结。在这种情结中,妩媚的旗袍配以优雅的姿态所勾勒出的婀娜腰肢连同灯红酒绿下的光彩身影,在电影胶片上活跃了一阵子。海派文化的标志性的旗袍,在这里,成了怀旧的代名词。

现在我们应该来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了:现代的海派服饰文化的标志在哪里?如果还仅仅沉浸在怀旧中,我们该如何发展我们的服饰?该如何迎接新的生活?

1985年,法国设计大师圣·洛朗来北京展示他的时装设计,他的作品一一表达构想创意,汇聚的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命脉,他的作品,使沉迷于960平方公里土地的我们得到一种觉醒,我们必须深入地思考、智慧地发现、历史地展示现代感,使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工业文明的推进确立起新的生活哲理。就海派文化而言,其服饰文化来源于特定的文化渊源与特定的艺术灵感和智慧的发展。我们的旗袍,国服中山装,折射出的是三、四十年代的光泽,那个时代的小家碧玉、茶楼说唱、黄包车、有轨电车、石子马路、石库门、手摇唱机、霓虹灯一起将这一光泽风骚了若干年。那是那个年代的生活环境所促成的服饰文化。

在世界服饰文化发展前沿的今天,传统的复苏,并非是在新的元素上轻松地覆盖上历史的形式。可惜的是,今天的服装设计者,多半总是拿这种历史的形式覆盖今天的创意,这注定是要一败涂地的。创意是一种突破,是一种挣扎,是一种对旧有母体的反叛,甚至就是一种全新的“另一种”。在我们的眼前,经常会想起1985年在上海和平饭店的情景,那时,皮尔卡丹正在搞“巴黎之夜”时装发布会,很显然,发布会上时而响起的一阵阵掌声尚还透着一种时代的青涩,许多人其实对大师的前沿服饰学说并不理解,当我们听着、看着却流下了泪。是的,服装设计最初灵感来源于皮肤元素,只有对生命本真的理解,才能创造为生命而生存的生活形式。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其实是一位艺术家,其所思所想,所诞生的所有的作品与理念,必然带有狂热性,但同时又具有其文化本质上的冷峻的哲学思考,这种思考里,无疑能听到些许历史的回声,但更多的,我们能感受到的是一个新时代的拍岸的惊浪的来临。因此,站在今天时代的岸边来谈论海派,三、四十年代风行的旗袍、国服多少显得“回声”有余,“惊浪”不足,它们已很难成为今天的海派服饰的代名词。

新海派服饰的标本到底是什么?

那么什么是今天的海派服饰? 海派服饰文化如果是存在的话,那么典型的海派服饰是什么?什么是今天真正意义上的海派服饰文化?

假如能找到这个海派服饰的典型,我们可以从这个典型上解构出海派服饰的特点,假如我们一时难以找到,又该如何解决这个谜团?在我们进行寻找的时候,我们有时候真的感觉到,当今的海派服饰文化很可能就像一个谜团。

问到什么是海派服饰文化的标本,哪里有它现代意义上的经典作品?很多人可能会“语塞”。常听到一些评论家发出这样的质疑:现在上海为什么出不了大设计师?文化学家们则在哀叹:海派缺少品牌,民族品牌在衰落。现代海派服饰显得有点黔驴技穷。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放眼世界,世界上千真万确地存在着琳琅满目的品牌,存在着诸多世界现代意义上的服饰标本,它们并且已来到上海,高扬起它们的旗帜,映照入我们这些正在寻找着海派新标本的人的眼帘。而我们本土的海派服饰却缺少这些标本。所以我们会一次次地发问,我们本土的海派到底存在不存在活体标本?比如“海螺”具不具有现代海派经典的特点?“三枪”是不是称得上海派本土足以到世界摇旗呐喊的资本?这些问号,看来是很难一下子找到自信的答案的。这到了让我们拷问我们自己并深入对海派本土服饰文化反思的时候了。

讨论海派文化有着不同的层面,不同的高度,海派服饰的现实高度在哪里?在相当的历史时间段里,人们可以对旗袍津津乐道,将之称之为我们的标本。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登上现实的高度,如果我们将它作为旗帜在空中得意地去挥扬,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氛围中,我们的这一举动会不会被世人视为新一代唐吉轲德?因此面对今日海派的标本在哪里这个问题,我们仍然难以作答。

毋庸讳言,改革开放30年,海派本土的服饰文化,并没有什么被世界认同,这里面有不对称的观念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海派本土服饰文化本身。记忆让我们回到十来年前的一个时光原点,中国搞首届服装设计大赛,我们在北京机场贵宾厅,邂逅了当时的纺织部部长,我们就中国的服装,怎样面向世界,进行了一次短暂的交谈,我们一致意识到:中国服装面向世界的问题,并非是世界的问题,而是中国的一个问题。当时中国服装发展得现状,如同茫茫苍穹的一点闪光,所有的人们都在奔向这个闪光点。而一切在奔跑的过程中被堵在了那里,每个人都推出不同的解决方法,这就是那个时代中国服装发展特殊的现象。

说到这里,是否有了一个结论,但这个结论显得有点可悲:一、要么在海派中找不到世界现实的高度;二、在世界现实的高度中找不到海派。

硬要从文化、美学、哲学层面寻找海派服饰文化的经典与标本,是否进入了一个误区?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海派服饰文化是否存在,这对于今天的我们是否值得研究?今天的我们还找得到对海派服饰骄傲的理由吗?很显然,对于海派文化原生态的文化人来说,对海派文化这个概念,有着一种割舍不掉的自恋情结,海派服饰文化确有其值得骄傲的一面。虽然其标本飘忽不定,缺乏本土品牌,缺乏本土大设计师,但作为一种特有的当今全球文化现象,确实制造着某种高度,形成了新海派服饰文化新的标志,新的特征。只不过,这种标志,这种特征与旧海派服饰文化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这个新的特征有别于其他所有流派的服饰文化,如京派或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后者长久保持着它们的特点,而前者则因时而异,瞬息万变,其变化之快如同地球自转。

新海派服饰已吸纳了世界服饰元素

新海派服饰文化与历史上的海派服饰文化也有着鲜明的区别,历史上的海派服饰文化可以找到旗袍、中山装等具象的标本,但是新的海派服饰文化却难以找到——这正是我们对新海派服饰文化引以为傲的地方。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新海派服饰文化已经不是以可视性和具象性为主要特征的了,或者说,由于时代变迁,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正在超越历史,超越文化,超越地域的局限,甚至超越时空。这座城市诞生的新的海派服饰文化,正在以新的文化形成模式,诞生着新的海派服饰流派,它已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地步,以致于它的标本都进入了忘我的境地,忘我到非可视的状态。新的海派服饰文化成为了一种特定的“禅宗”这种服饰“禅宗”视通千里,从而让自己胸怀更宽广,包罗万象,从而让自己更富有激情。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这种带着禅味的新海派的某些特征:只要进入新海派的领地,一、都将获得包容;二、都将被进行选择。历史上的海派服饰文化也具有包容的特点,但选择,这成了新海派服饰文化的主要特点,这一选择性的特点在今天,成了新海派服饰文化与世界服饰新潮之间的主要“抓手”,也就是说,当世界上所有的名牌、所有的服饰至高点、所有的大师们的创意都一起远渡重洋来到这东海之滨的都市,都将被快速选择,只要是“真神”,都将被贴上新海派的标签。这时候,我们是否可以说,所有这一切正是我们当今的海派们苦苦寻索着的标本?

其实,新海派服饰文化之所以具有这种选择的主要特征,正是世界选择了我们(海派)所致,以选择为主要特征的新海派服饰文化成为了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的聚焦地、汇合点。新海派文化进入了古老而又永恒的“有便是无,无便是有”的超然哲学境界。不是吗?纵观当今服饰世界,有哪一至高点不被其包容?有哪一个性化闪光点不被其吸纳?有哪一份灿灿然的创意不被其选择?这让我们想起儿时读《西游记》中近角大王的宝葫芦,其吸纳的本事无限之大,大到能将所有有高度的东西都吸纳到新海派服饰的胸怀中来。作为新海派服饰文化中的一员,从今天起,我们要重新调整思路,改变观念。

当然,这么说也并不是说海派服饰领域中就从此不要出现设计大师,出现民族品牌。如何才能产生大师和品牌?这个重任仍然摆在我们所有海派服饰文化人的面前。但要打造大师和品牌,显现得难度更大了,任务更重了。要做到这些,必须站在世界现代服饰文化的高度去思考去求索。

改革开放30年,为何民族品牌越做越弱,本土的设计大师都不见了?但是国外的大设计师都来到了,他们都友好地前来“扎根”,只要他们前来“扎根”,成为了新上海人,我们有什么理由能不承认它们是新海派服饰文化的一部分?有什么理由能否认他们在海派服饰文化领域树起了高度?有什么理由不将它们的品牌视为新海派服饰文化的标本?问一问马路上穿行的人们,他们身上穿的来自于巴黎、纽约设计大师们设计的作品,哪一件不透着新海派的气息?新海派选择了世界,选择了来自世界的著名品牌,让世界上的人们放眼新海派领域的时候,也同时看到了这些来自世界的品牌的光彩。这也正是处身于上海这一新型国际大都市的新海派服饰值得骄傲的理由。 “有便是无,无便是有”,在这一新海派的新格局面前,如还抱着旧海派服饰文化的观念,那将会变得多么迂腐,迂腐得幼稚可笑。

显然,在新海派服饰文化的理念里,已经不需要我们去刻意寻找任何具象的特征与标本,这些留给历史学家去考证吧。对于设计师与创意师来说,必须更加开放,更加宽容地去迎接世界新兴力量的到来,更开放更宽容地接受世界上新的设计观念,只有将它们吸收进来,我们才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比世界上其他流派的人胸怀更宽广,造诣更深。

新海派如一轮朝阳正在海派服饰领地升起。

文/方立平(品牌战略家、F·SS时尚设计创意研究中心创意总监)、孙茂盛(国际商业美术高级设计师、F·SS时尚设计创意研究中心设计总监)

    分享到:

MEDIA/视频

SPONSOR/赞助商

spot_img

TRENDING/热门

融汇时尚创意 产业同频共振 | 第十六届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在盛泽召开

作为享誉全球的“丝绸古镇、纺织名城、时尚之都”、建设世界级先进纺织产业集群的先行者,盛泽深度融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全面践行“绿色、科技、时尚”的发展理念,让纺织产业融汇时尚创意,实现了高端优质面料与时尚产业同频、与服装产业共振。 10月17日,第十六届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与国家高端纺织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大会、第十二届江苏(盛泽)纺织品博览会在江苏盛泽同期开幕。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全球纺织服装产业链各领域精英齐聚一堂,以“绿色驱动,智慧赋能,打造现代时尚供应链”为主题,共同展望纺织服装供应链的发展趋势,探寻提升时尚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可行路径。 主题大会上,重磅嘉宾云集: 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主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孙瑞哲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党委书记 阎岩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 李斌红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 李波 吴江区委常委、吴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盛泽镇党委书记 沈春荣 吴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陈建忠 吴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主任 张建华 吴江区工信局副局长 许国江 吴江区商务局外商投资促进中心主任 何振飞 意大利DESSTYL DESIGNER & STYLIST设计总监  Barberis Organista Cleto 瑞士纺织检定有限公司集团市场开发经理 Linda Wegelin 斯里兰卡服装出口商协会主席 Indika Wijayabahu Liyanahewage 日本羊毛产业协会理事、日本毛织集团高级设计师 古谷英治  创新驱动,引领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从一滴油到一匹布”“从一根丝到一个品牌”,盛泽依托积蓄的强大产业动能与市场优势,不断提升丝绸纺织产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和效能,加快打造更加智慧、灵活、可持续的纺织供应链体系。 在开幕式上,盛泽镇人民政府、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瑞士纺织检定有限公司举行了“供应链认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三方将围绕共建“中国·盛泽纺织供应链认证服务站”开展系列活动,助力提升盛泽纺织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促进盛泽纺织企业与全球纺织服装客户的国际化交流与业务合作。 吴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建忠在主题大会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吴江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加快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产业创新集群,通过工业互联网赋能打造新型工业化体系。 他表示,吴江希望以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各方的产业合作,不断提升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韧性,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与各方续写共赢未来的合作新篇章。 激发动能,构建现代时尚供应链体系 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主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绿色驱动,智慧赋能,打造现代时尚供应链》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当前,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正在从结构、价值、内容三方面发生趋势性变化。立足新阶段,行业要准确把握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新态势,顺应产业运行规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时尚供应链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关乎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先进性。”围绕推动现代时尚供应链发展,孙瑞哲提出了五点方向,即加快低碳转型、强化智慧发展、推动文化创造、加强科创发展、深化开放合作,构建更可持续、更高效率、更高价值、更高技术、更加包容的时尚供应链。 凝聚共识,探讨时尚供应链协同价值 在主题大会I中,围绕“供应链的国际协同”主题,国内外纺织服装知名专家前瞻性地探讨了时尚供应链各细分领域的协同发展趋势,为加速供应链数字化进程、打造低碳高效的时尚供应链提供了全球智慧和经验。 瑞士纺织检定有限公司集团市场开发经理Linda.Wegelin以《TESTEX与中国:恒久之情,历久弥新》为题,对OEKO-TEX®产品系列及质量认证、绿纤认证等TESTEX服务内容进行了介绍。她表示,TESTEX非常看好中国市场的前景,今后将加大纺织品检测等服务创新,助力中国企业走向国际。 斯里兰卡服装出口商协会主席 Indika Wijayabahu...

突破低端锁定,看温岭童鞋如何品牌破局

安心有我,携童未来

荷木HEMU丨2024SS上海时装周“风雅之颂”春夏大秀圆满落幕

2023年10月15日,荷木HEMU丨2024SS“风雅之颂”上海时装周新品发布会,在上海新天地太平湖绿地·红庭秀场圆满结束,本次主题为“风雅之颂”的春夏大秀,以宋朝的雅致美学为设计元素,配合“青瓷瓯乐团”现场乐器表演,将具有中华民族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音乐艺术与服饰文化完美融合,共同演绎出了一场不同凡响的宋代美学文化盛宴。 随着秀场主灯光逐渐暗下,清脆动人的瓯乐声缓缓响起,大秀拉开序幕,当下这个喧闹的世界瞬间安静下来,悦耳的击缶之乐涤荡着现场每个人的身心,随着艺术家们的倾情演奏,让每个人都投入到瓷器的优美旋律之中,在素雅的氛围里,大秀重构了人们对传统秀场的概念。 荷木HEMU丨2024SS“风雅之颂”的大秀出场,采用天青之绿的色系,模特们鱼贯而出,在秀场灯光与现场音乐的渲染下,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现场呈献出的缤纷雅致与国际调性,将在场观众深深吸引。一千多年的宋朝文化,在荷木HEMU的现代解读中,重新以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呈献。 雨过天青破云色。天青色,汝窑最具代表的颜色,似玉非玉,莹润柔美。荷木HEMU丨2024SS“风雅之颂”的秀场主色彩用天青之绿诉说着雅致。 东方绝美之一抹天青,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汝窑瓷代表色,是宋徽宗梦中的色彩,天青、月白、苍绿、黛蓝等中国传统色彩,是中华历史上的中国古典之色,是雨过天晴乌云去,天空略显阴青所呈现的一种独特的青色,是属于宋代的淡雅之色。 荷木HEMU丨2024SS“风雅之颂”春夏系列,在工艺方面结合各种织造染整工艺来呈献素雅之美,在材质上选用绫、罗、绸、缎、宋锦、云锦等中国非遗面料来演绎与致敬这个不同凡响的朝代。 这注定是一场颂歌,将宋代文化与当代文化碰撞,用服饰语言与音乐艺术融合,是关于风雅,关于美,关于时尚及人文。

新岁序幕,龙腾绛气|Coach 发布龙年合作系列

“蔻”响新年,有龙则灵。甲辰龙年,Coach愿伴大家继续向心而行,所求皆所愿,新年皆欢喜。

Lois携手中国,时尚再绽放

现在是一个充满了迅速变化和不断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同时这个时代伴随着许多不一样的挑战。Lois品牌睿智地选择了上海时装周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时刻,这不仅是一次大胆的决策,更是一次时尚的革命,一个标志着Lois品牌即将在中国崭露头角的时刻。 魅力上海:时尚之都的璀璨夜景 上海,作为中国的时尚之都,闪耀着不朽的光芒。Lois深知,选择上海时装周是走向中国市场的黄金机会。这个繁华都市承载着无限的时尚潜力,而Lois正凭借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向上海市场传递全新的时尚讯息。 中国时尚新潮:年轻一代的追求 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在时尚领域有着强烈的追求。他们渴望个性化、与众不同的时尚体验,注重品质和创新。Lois的设计理念与这一目标群体的价值观高度契合,这使得品牌的亮相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风口。 时尚的结合:视觉和感官的盛宴 在上海时装周的舞台上,Lois品牌将地中海滨风格带⾄上海,将原始且浪漫的城市能量注⼊到本系列的成⾐设计中,利落廓形与西班⽛标志交织拼贴,直观表达了对两座城市的怀旧之情,炫彩迷幻的抽象花卉暗指模糊的城市灯光,焕新呈现的⽜仔造型上装饰的星星、铆钉以及皇冠等元素灵感源于魔都上海,各样精彩又多元的设计展现了本季所强烈表达的双城羁绊。吸引所有时尚追求者的目光。独特的设计风格,以及令人难以忘怀的时装表演,都将让Lois成为瞩目的焦点。 以轻奢为旗帜:让世界记住Lois Lois一直坚守着“轻奢”的设计理念,这不仅仅是一种时尚风格,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时装的外表,更是品质与个性的完美结合。 时代的引爆点:Lois在中国的新篇章 总之,Lois品牌选择上海时装周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时刻,不仅是为了引爆中国时尚界,更是为了创造一个属于Lois的新时代。品牌深信,在中国市场的拥抱下,Lois将谱写出崭新的辉煌篇章,成为中国时尚界的巅峰之作! Lois品牌,即将在上海时装周上点燃中国时尚的热潮,刷新时尚的定义,迎接崭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