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暨2023年度北京时装周颁奖盛典即将在北京召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23年11月24日下午,第七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2023年度北京时装周颁奖盛典新闻发布会及启动仪式在北京召开。发布会上主办方正式宣布,大会将于2023年12月21-23日在北京天伦王朝酒店召开,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纺织非遗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行政公署、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北京时装周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由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协会共同协办。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中国纺织非遗大会总策划孙淮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盟行署党组成员、副盟长,科右前旗委书记孙书涛,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盟行署副秘书长邵柳,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贠天祥,北京时装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哲,以及本届大会有关单位、新闻媒体50人出席了此次发布会。发布会由孙淮滨主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致辞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在发布会致辞中表示,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是国内目前非遗大类中唯一由国家级行业组织举办的品牌大会,其宗旨为助力脱贫攻坚、赋能乡村振兴、为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端小平指出,“本届在北京举办,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的举措,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守正创新激发文化发展活力,以开放包容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努力服务文化强国建设、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三方联合主办纺织非遗大会,彰显纺织非遗多元合作,推动了纺织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重要支撑。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盟行署党组成员、副盟长,科右前旗委书记孙书涛致辞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盟行署党组成员、副盟长,科右前旗委书记孙书涛在致辞中表示,兴安盟有3万多名妇女参与蒙古族刺绣传承,围绕风景名胜、历史传说、人物故事等题材,以针为笔、以线为墨,描绘马镇枫情、讲述兴安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研发出了1300余种非遗产品。2019年,“中国蒙古族刺绣文化之乡”“中国蒙古族刺绣文化传承保护基地”在兴安盟揭牌,让蒙古族刺绣焕发出了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是兴安盟委、行署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的生动实践。”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中国纺织非遗大会总策划孙淮滨发言

发布会上,大会总策划人孙淮滨对本届大会举办的背景以及整体安排做了介绍,并对大会主题“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纺织非遗高质量发展”做了阐述,他表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指示精神,加速推进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将通过召开第七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联动纺织非遗项目资源,充分发挥行业平台优势,以文促产、以秀造势、以展促销、跨界融合,以全新视角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新模式。此外,他还提到本届大会涵盖主旨报告、主题发言、专题对话、座谈交流、合作签约、共建仪式、大使联动、产业推介、行业发布等多个板块,将集中在三天时间内呈现关于纺织非遗、地方文化、产业动态、生态圈打造等生动内容。

北京时装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哲发言

北京时装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哲在发布会上宣布,12月21日举办的2023年度北京时装周颁奖盛典上将公布2023年度“紫禁城品牌大奖”“紫禁城设计大奖”“BFW数字先锋奖”“最佳模特奖”“最佳时尚评论员”“最佳时尚摄影师”“风尚价值媒体”以及“安踏大靖公益款服装”设计赛事等奖项。

据悉,北京时装周于2020年联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共同发起创办北京时装周“非遗时尚”板块,聚合全国非遗资源,打造一系列非遗时尚交流活动,引领非遗时尚文化设计创新。2022年,北京时装周“北京非遗时尚文化孵化平台”入选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第二批入库项目。此次盛典携手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成为“北京非遗时尚文化孵化平台”年度系列活动的又一重要篇章。通过深入挖掘、提炼和升华纺织非遗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创新运用多元化、时尚化的表达方式,北京时装周将致力于推动非遗文化与时尚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动力,助力中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届大会期间,国家工信部、文旅部,各省市区工信、文旅主管部门等机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及其成员单位、各地方纺织服装协会等行业组织;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中国纺织非遗新青年、纺织类非遗项目传承人、知名服装设计师、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优秀纺织企业、知名文创企业、各大电商平台、有关商业实体专业人士及近百家重点媒体将莅临现场;届时,数百位纺织业领域的精英将齐聚北京,共同参与本届纺织非遗大会的各项活动与研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下,文化遗产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宝贵资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纺织非遗大会是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成果交流的行业性最高平台,是国内目前非遗大类中唯一由国家级行业组织举办的非遗品牌盛会,自2017年起,已经成功举办六届。岁末年初之际,第七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暨2023年度北京时装周颁奖盛典即将在京举办,预示着中国纺织非遗事业将迎来高质量发展阶段。

    分享到:

MEDIA/视频

SPONSOR/赞助商

spot_img

TRENDING/热门

迪尚杯•第十五届中国新生代设计大奖揭晓 呈现时尚工装的新打开方式

在“时尚、科技、绿色”成为时尚产业新标签的今天,职业工装作为劳动者的身份符号与防护装备,也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优化迭代。在科技与人文,发展与环保这样的多元背景下,作为后千禧一代的设计师,该如何设计兼具时尚颜值和科技内涵的新工装?又该如何通过设计作品传达自己对行业的深刻理解? 9月24日下午19点00分,迪尚杯•第十五届中国新生代设计大奖终评暨颁奖典礼在威海国际展览中心C馆正式拉开帷幕。 迪尚集团有限公司朱立华董事长致欢迎词 威海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梅延良书记致辞 本次评选由威海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与迪尚集团共同主办,以“数字赋能 最美工装”为主题,锚定航空运输、妇幼保健、城市环境及学生校服四大领域,广泛征集创意设计作品,要求参评设计师进行“沉浸式设计”,即针对各行业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工作状态,设身处地为他们设计出实用、舒适、时尚的工装。 评选自启动以来,受到全国服装高校师生、职业工装生产企业、职业设计师与设计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收到众多参赛作品。经初评遴选后,有39组作品入围终评圈。 T台上,航空运输、妇幼保健、城市环境及学生校服赛道的参赛者们围绕“数字赋能 最美工装”这一评选主题,以独具个性的时尚视角和不拘一格的创新思维诠释了现代工装理念。经他们之手打造出的工装制服已不再是永远的单色调、传统的“宽衣大袖”,取而代之的是色彩多样、式样新颖、实用舒适,设计上更多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关怀理念,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经专业评审团的观摩、讨论和打分,最终沈慧基、沈小雅、程婕、杨贤文、笪乾随分别荣获航空运输赛道、妇幼保健赛道、城市环境赛道金奖。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伏广伟和威海市委副书记、市长 孔凡萍为获得金奖的选手颁奖 陈旭展、马海昆、洪诗怡、熊俊峰、罗琳、李超晗、闵立波、李洁涵荣获银奖。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朱少芳和威海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邢海波为获得银奖的选手颁奖 朱金标、徐文雯、高克龙、杨桥宜、张春颖、徐靖翊荣获铜奖。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专职副主席谢方明和迪尚集团副总经理朱洪韬为获得铜奖的选手颁奖 叶雯、李欣彦、石金铭、程婕等36名选手荣获优秀奖。 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常委 副校长 詹炳宏和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 王淼为获得优秀奖的选手颁奖 从这些作品中,新生代设计师丰富的创作活力和实用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与此同时,迪尚DCCM品牌新品也在本届终评暨颁奖典礼舞台上重磅亮相。作为迪尚集团的高端品牌,DCCM品牌聚焦独立自信的职场女性,追求中西文化共融,不断探索国际时装语言的兼容并蓄,致力于在突出低调内敛、端庄优雅的同时,展现温柔迷人的女性气质。秀场上,DCCM以数帧感性细腻画面投映出品牌对于女性美的大胆诠释,通过直给的视觉语言,展现出女性摩登且魅惑的神秘吸引力,即对女性真我本色的全新定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迪尚杯·第15届中国新生代设计大奖终评暨颁奖典礼揭晓前,威海市政府特地组织环卫、园林、医护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和中学生拍摄、展示部分参赛设计作品,参与颁奖典礼走秀的校服模特也都是普通的在校学生,向社会传达出“时尚之美,存于日常,常人之美,与城市相得益彰”的职业工装设计新观念。同时,也展现出每一位普通劳动者们的高光时刻,任何努力的普通人,都值得被放大、被看见、被认可。 迪尚杯·第十五届中国新生代设计大奖评选的前身是“迪尚”中国时装设计大赛成果奖评选,已经成功举办了14届。“迪尚杯”为中国服装产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服装设计人才,为推动服装行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品牌”转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次“迪尚杯”继续以挖掘、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工装设计人才为目标,鼓励新生代设计师运用创新性与实用性兼备的创想,开拓职业工装制服设计的崭新未来。未来,迪尚集团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将继续展开对于优秀选手的助推和作品的拓展转化,打造供应链对接设计、创新设计的链接能力,为中国时尚开启产业跃迁的全新征程。

链主出海,探索新航道丨纺织公司亮相米兰时装周/巴黎时装周

9月22日—27日,广州纺织工贸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广州时尚产业链纺织服装分链“链主”企业代表,参加了在米兰、巴黎举办的“中国·广州时尚名品展”。 纺织公司副总经理关勇与行业同仁、设计大师、国际时尚达人共襄盛会,分享了纺织公司在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发展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公司在设计研发、品牌打造方面的探索。 “中国·广州时尚名品展”是由广州市工信局、市政府办公厅、商务局、贸促会共同组织的展会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为米兰、巴黎时装周融入了广州元素,也带来了一股东方艺术之风,进一步扩大了广州市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积极推动广州时尚品牌“走出去”,向世界展示广州时尚制造和设计的魅力,带领品牌“出海”探索新航道。

蔡彪:推动创新设计,将非遗工艺与时装结合丨第四届广东纺织服装非遗推广大使

9月18日,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在2023广东时装周-秋季正式推出第四届广东纺织服装非遗推广大使。 他们作为非遗时尚传播者,积极倡导文化自信,以服装为媒介,通过不同形式将非遗项目推向市场,让更多人认知和感受到非遗独特的时尚魅力,积极探索创新非遗保育和双创发展的新路径,携手推动非遗与纺织服装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蔡 彪 广东简绎服饰有限公司 总经理兼设计总监 个人简介 ■ JOOOYS品牌联合创始人兼设计总监 ■ 深圳市十佳时装设计师 ■ 时尚深圳十佳时装设计师 ■ 深圳市时装设计师协会副会长 ■ 潮州婚纱晚礼服协会常务副会长 ■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时装艺术委员会成员 ■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产学研委员会专家委员 2002年开始从事服装设计,19年的工作中长期与国外知名设计师合作研发设计新款,擅于分析欧美市场服装的流行趋势,设计的款式常被选登知名杂志封面, 多年的设计经验使其拥有国际视野,擅长将中西方文化融合并运用到设计中,西方立体裁剪的廓形融入中国传统工艺,用设计诠释着传统工艺与时装的融合,与时俱进。 作品介绍 本次发布作品采用的非遗元素是国家级非遗粤绣(珠绣),设计灵感来自对水的魔法化,主题是“MAGIC WATER”, 神奇的水, 如雨洒落似金丝银丝,如雪轻盈似水晶绽放,如冰雹似珠剔透…… 非遗理念 在去年的抖音数据中,非遗传承人带货成交额同比增长194%,看非遗买非遗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随着近年来国家文化自信的提升,加大了非遗文化传承的推广力度,“非遗”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当代年轻人的视野中,年轻力量一直是时尚的代言词,所以这几年国潮成为了一大潮流热点,让年轻人竞相追捧的时尚,而且非遗传承人也开始年轻化,我感觉非遗已经开始真正融入到时尚中。 工作成果 广东简绎服饰有限公司与澳门文化推广协会成立了非遗跨界时尚联合推广项目,同时启动了深圳第二届传承之美“非遗跨界时尚秀”等非遗主题展览活动,参与了第十九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INPAPK文化创意园分会场的非遗文化区,让更多深圳的时装设计师更多的了解非遗及工艺,在过程中也跟很多商业品牌,设计师品牌有了更多的交流,达成了很多合作,并将非遗手工艺运用到他们新季的服装设计开发中。 在非遗与服装产业融合发展中我们积极推动创新设计,将非遗工艺与时装结合,产品深受欧美客户喜欢和赞赏,出口销量保持增长,同时也获得国家授予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荣誉。 ■ 广东简绎服饰有限公司被列为“广东服装服饰非遗展示推广基地(深圳)” ■ 公司品牌JOOOYS获评“广东省服装服饰非遗优秀案例” 工作展望 我们是一个以创新工艺和细节化设计而被市场认可的专注设计研发型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更多的运用非遗工艺,更协调更完美的融入到我们的时装中,让纺织非遗工艺成为公司品牌更加鲜明的个性化标。作为第四届广东纺织服装非遗推广大使,我的目标是将公司自有品牌JOOOYS国际化,将“中国制造”以“中国创作”走出中国,走向国际。

2023宁波时尚节 | SGFB产教融合-浙江万里学院中德学部展览预告 

为凸显产教融合培育模式的优秀成果,展示万里青年的多样积极实践,浙江万里学院中德品牌学部携手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积极参与2023宁波时尚节活动,与知名企业广博集团和怡人集团展开深度合作,于10月19日至21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向全体市民展现校企合作的杰出成果。 中德品牌学部引进德国大学“产教融合”教学机制,从2018年起,相继与多家国内外著名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基地,将产业实际与教学深度融合,将大量课题融入专业课程。 与Hape怡人集团合作 中德品牌学部和怡人集团形成了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双方合作入选教育部与浙江省“双元制”改革试点项目,形成了深度融合的协同工作和质量保障体系,创新了校企双元融合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共同走出一条产教融合国际化协作育人的探索之路。 中德 & Hape怡人玩具优秀作品 为适应企业和社会组织对品牌建设的实际需求,实现深度产教融合,中德学院将企业真实课题作为毕业设计项目。中德19级学子在此次实践中,针对90、95新一代宝妈这一消费群体,为Hape品牌设计IP形象、周边、宣传海报,并为其天猫旗舰店设计可用于电商618和双11大促的店铺主页、营销海报和产品主图,助力品牌年轻化,进行破圈营销。 其他校企合作成果 另外,同学们也尝试为天一阁博物院打造具有故事化、人格化的IP生态,帮助解决其当下IP形象单一的问题,增强其品牌的丰满性和故事性,助力品牌发展推广。 也有部分19级学子为城家公寓设计新的品牌形象,优化品牌标志,建立专属的城家字体家族,使之更加立体、动态,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需求。同时针对品牌形象的换新推出一系列的广告主形象,满足线上线下的传播需求。 这些优秀的校企合作成果得益于中德品牌学部长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设计、品牌传播、品牌管理等相关人才,积极推动跨学科品牌建设实践。与此同时,中德品牌学部通过与德方院校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名企实习项目,培养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跨学科品牌建设实践课程 Käthe Kruse品牌设计项目 Käthe Kruse是德国高品质的玩偶经典品牌,创立于1905年,享誉欧美市场。2013年,中德品牌学部的德国合作企业——全球著名玩具制造企业HAPE怡人玩具将其收购。受HAPE委托,中德学子需为Käthe Kruse进入中国市场制定相关品牌策略,策划可行的营销活动,并完成相关的品牌设计。 品牌学部的同学们创意出色,而且可行性强,很好地把握了Käthe Kruse的品牌精神和品牌调性,为Käthe Kruse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可切实落地的思路。 名企实习 与行业紧密合作,是中德品牌学部合作大学德国品牌应用科学大学的最大教学特色。该校与包括朗涛品牌设计、奥美广告、阳狮广告、Mutabor等在内的优秀创意与传媒企业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实践教学关系,为中德学子们提供了大量名企实习机会。在德国留学的中德学子在玛莎拉蒂Maserati、德国汉堡著名新兴国际无酒精仿制烈酒品牌Undone、长城汽车(GWM)欧拉Ora、德国STURMundDRANG公司 (SuD) 等名企的实习项目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所学,其表现获得了企业导师的充分肯定。 中德品牌学部将继续积极拓展办学功能,不断提升内涵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不断创新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型输送多元的跨文化专业人才。

Bally全球品牌代言人王源与Bally一起庆生

Bally 全球品牌代言人王源身穿Bally 秋冬男士黑色圆领卫衣现身生日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