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视频
SPONSOR/赞助商
TRENDING/热门
重燃行业信心 丛时CONGSHI SHOWROOM在广州重磅呈现
重燃行业信心,丛时CONGSHI SHOWROOM在广州重磅呈现。 10月12日至15日,令人期待的丛时202 [...]
“中国职业装看宁波”!这个千亿级赛道,宁波如何发力?
“宁波职业装要告别单一的生产制造模式,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10月18日,在2023中国职业装产业大会上,来自中国服装协会、北京服装学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协会、高校院所的专家集聚一堂,为职业装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职业装被誉为“行走的活名片”。中小学生的校服、医护人员的白大褂、金融人士的西装……都是职业装的典型案例。如今的职业装品类,早已不限于传统的西装、衬衫、劳动服,而是延伸至冲锋衣、夹克衫、羽绒服等多个领域,萌生出定制化、个性化的需求。
经过多年发展,职业装已成为宁波时尚霓裳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职业装正加速转型升级,为中国服装产业贡献重要力量。
职业装是一门“好生意”吗?
在不少人眼中,职业装似乎是一个传统行业。殊不知,随着消费需求迭代升级,职业装的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容,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为广大中国服装企业提供了一片能“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的稳固“蓝海”。
“尽管我们成立不到3年,但目前我们的职业装几乎每年以翻倍的速度成长。”宁波博洋职业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忠岩告诉记者,眼下职业装的主力消费群体逐步向追求个性的“90后”“00后”过渡,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将文化“植入”到职业装设计中,为行业带来无限的商机。
比如,客户会要求职业装生产商,针对不同的区域特点、企业文化进行微调。南方地区的职业装一般较为紧身,北方地区的职业装则较为宽松;同样是金融机构,国有银行的职业装一般较为保守,商业银行的则更为时尚。
职业装市场的蓬勃发展,同样体现在杉杉品牌运营股份有限公司的数据上。2022年,该企业职业装板块同比猛增30%。杉杉品牌运营总经理骆叶飞说,“我们通过面料和工艺创新,实现职业装的多元场景自如切换——不仅职场能穿,日常生活中也能穿。”
中国服装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职业装年营收已超过2000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3800亿元。
为何职业装能成为一门好生意?
“在我看来,职业装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塑造。”宁波市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毛屹华告诉记者,如今,一个成功的企业或品牌,往往更加追求规范和统一,而员工的着装往往是企业形象最直观的体现。职业装不仅是一件服饰,更代表了一种职业的精神内涵。随着第三产业发展壮大,越来越多企业愿借助职业装传递“文化名片”,相关市场规模自然“水涨船高”。
中国职业装大会为何落地宁波?
百年来,宁波“红帮裁缝”从三江口起步,在中国近代服装史上留下“宁波装,妆天下”的美誉。如今,宁波连续两年举办中国职业装产业大会,有望借此契机展示在该领域的“江湖地位”,擦亮“中国职业装看宁波”的名片。
在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看来,职业装产业是科技创新力、文化创造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宁波是中国现代意义上服装产业的先行地,在全国的服装产业版图中举足轻重,发展职业装产业大有可为。雄厚的产业基础,正是大会落地宁波的理由。
一组数据印证宁波在中国职业装行业的硬核实力——中国职业装十大领军企业中,雅戈尔集团赫然在列;中国职业装50强企业中,宁波独占7席。会上,雅戈尔集团、罗蒙集团、杉杉品牌运营、博洋服饰、爱伊美服装、培罗成集团、洛兹服饰等7家企业,被评为中国职业装创新发展基地成员单位。
更有一批宁波服装企业争相掘金这片“蓝海”。金鸟服饰、博洋职业装、凯信服饰、松永制衣等企业均是近年来职业装的新生力量;马骑顿(MQD)、春芽子等童装品牌也开始转变思路,进军校服市场。
“当前,中国的服装产业正朝着科技、绿色、时尚方向发展。宁波有‘红帮裁缝’和近代服装产业基地的金字招牌,要成为国内服装产业一流城市,打造东方滨海时尚之都,职业装将是重要的突破口。”中国服装协会顾问、宁波市政府咨询委委员陈国强表示。
陈国强告诉记者,宁波与中国服装协会联合举办中国职业装大会,旨在让大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职业装产业平台,并依托“会、展、赛”的资源赋能宁波服装产业生态,如获得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项“金顶奖”的“大咖”,已确定在宁波落地“金顶会”,提升宁波服装设计水平。
如何擦亮“中国职业装看宁波”的名片?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现在的职业装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宁波企业使出“十八般武艺”,为中国职业装产业探索绿色化、时尚化、智能化的转型之路。
作为中国职业装的领军企业,雅戈尔集团在2018年就打造了5G智能制衣工厂,实现不同工艺要求产品的“混流”生产,使生产效率提升25%以上,批量订单生产周期减少30%。公司的柔性生产能力,为独家定制小批量、个性化的多功能职业装奠定“数智”基础。
“我们工厂的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更有自带红外线光敏系统的3D量体设备,能快速采集人体形态特征,实现‘量体裁衣、私人定制’。我们还采用环保、可降解材料和节能减排技术,如推出汉麻类产品,提升职业装的绿色制造水平。”雅戈尔服装控股有限公司团购部总经理助理张波告诉记者,去年雅戈尔职业装的体量已接近6亿元,智能制造立下汗马功劳。
陈大鹏认为,宁波企业需要告别单一的生产制造模式,通过材料、功能、设计的创新,联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加快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的同时,固优势、补短板,形成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比如,是否能联动象山的针织企业,设计出更多针织类的职业装产品;是否能紧密结合AIGC的快速发展,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否能搭上“国潮”涌现的快车,设计承载中国历史文化的时尚职业装……
陈国强建议,宁波要发挥港口优势,加强与意大利佛罗伦萨、韩国大邱等友好城市的协作,由政府、协会、高校等机构携手共同打造中国纺织服装产学研合作的“双循环”基地,并不断提升产业信息化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记者 殷聪 严瑾
安胜杰出席2023区域品牌(温岭童鞋)发展大会并调研中轻检验温岭公司
12月4日,由保利中轻所属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中国皮革协会、温岭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品牌中心、温岭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承办的“安心有我 携童未来”2023区域品牌(温岭童鞋)发展大会在浙江省温岭市举办。保利集团总经理助理,保利中轻党委书记、董事长安胜杰出席大会并致辞。
安胜杰在致辞中表示,保利中轻聚焦“美好生活领创者”品牌定位,积极践行“保国利民,追求卓越”的企业使命,在产业转型、中国品牌快速崛起的关键阶段,保利中轻所属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在工信部有关品牌培育工作的指引下,集聚广泛的品牌创新资源,深度开展品牌培育工作,并将这些智力成果引入温岭,双方合作开展区域品牌规划编制等工作。此次大会汇聚各方权威专家,为集群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是温岭乃至中国童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在温岭童鞋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保利中轻、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将从产品创新、技术研发、品牌培育、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等方面,助推产业发展,贡献央企力量。
此次大会重磅发布《温岭童鞋区域品牌发展规划》、《童鞋团体标准》、温岭童鞋区域品牌标识等。温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林广,中国皮革协会副秘书长路华,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原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轻工教指委秘书长何有节等政府部门、专业协会知名专家、优秀品牌负责人、媒体代表等30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温岭童鞋区域品牌高质量发展之路。
大会期间,安胜杰调研中轻检验温岭公司,实地参观公司技术交流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及标准检测中心。中轻检验温岭公司总经理谈敦旭围绕公司科技研发、标准检测、技术培训三大主营业务进行情况汇报。
安胜杰对中轻检验温岭公司在加强自身能力和品牌建设,贴近产业集群赋能温岭童鞋产业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
他强调,一是要更好发挥“桥头堡”作用,依托中轻检验、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在行业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立足温岭童鞋产业基地,紧跟行业发展趋势,通过检验检测和标准化服务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要继续走近走进产业集群,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健全以目标任务为导向的科技创新立项机制,加快完善有组织的科研范式,借助数字化技术固化研发成果,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三是要加快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拓宽成果供给来源,提升成果供给质量,创新成果转化模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成果转化收益,建立产业化反哺科技研发的机制。
四是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抓住创新这一着力点,培养和引进科技、营销、管理人才,激发团队活力和创新力,不断探索新业务领域、新技术方法和新发展思路。
五是要与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中轻检验总部及各子公司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强内部协同,同时发挥央企的科技支撑带动作用,持续推进产学研融合,汇聚各方资源,助力温岭童鞋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瑞贝·2023中国纺织精英挑战赛首进西南,感受丽江茶马古道千年之美
千年光阴,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如诗如画地铺展在历史长河之中。马蹄哒哒,南国的红茶攀过悬崖绝壁,与西域的骆驼相遇;驼铃声声,东方的丝绸跨越滚滚黄沙,传播着华夏的璀璨文明。
如今,世界联通的精神火炬,被“一带一路”倡议再度点燃,新时代的纺织人,来此聆听先辈们的信念。告别了上一程的敦煌丝绸之路,9月14-16日,新瑞贝·2023中国纺织精英挑战赛首次进入西南地区,踏访丽江茶马古道,探寻跨越千年的历史底蕴。来自JNBY、鄂尔多斯、阿迪达斯、速写、Lily、德玛纳、马骑顿、龙牙、jnby by JNBY、蓬马、伊海诗、wearx等知名品牌与纺织上下游企业的100余位企业家参加了本次赛事。
本届挑战赛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指导,中国纺织户外运动联盟主办,江苏新瑞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冠名,万兴隆集团、苏州东奕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吴江市汉塔纺织整理有限公司、上海广杰服饰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联合发起,Jeep户外为指定装备合作伙伴。
七城七梦:带领纺织人承袭中华文化
“中国纺织精英挑战赛”是目前国内最专业、最具影响力的纺织行业企业家徒步穿越活动。从2018年开始,挑战赛连续举办八届,已成为中国纺织户外运动领域高效沟通与深度合作的行业平台。随着赛事影响力不断扩大,从今年开始,挑战赛正式从一年一届扩展为一年两届。
挑战赛自2018年的敦煌戈壁启程,一路穿越呼伦贝尔草原、额尔古纳森林、张掖丹霞、青海湖、赛里木湖,到今年再次回归敦煌,并且首次来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丽江,这一跨越千里的逐梦之旅正在书写传承中华纺织文化的新篇章。
中国纺织户外运动联盟秘书长周长年在出征仪式上对新老队友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他提到:“茶马古道曾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西部贸易通道,是历史上中国西藏地区连接祖国,并外延南亚和中亚的纽带,是中国西南各民族自古以来相互交往融合的文化走廊。时隔2000多年后的2023年9月,新时代纺织人将沿着先人的步伐,再一次踏上茶马古道。我们将用脚步去丈量古道每一寸土地,用身心去体会茶马古道的精神和传奇。”
挑战赛不仅仅是一项体力与毅力的考验,更是纺织行业各领域代表传承文化与携手同行的象征。周长年秘书长寄语道:“我们希望通过组委会的努力把真正志同道合和有情有义的纺织人团结在一起,我们希望可以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搭建一个充满真诚和信任的朋友圈,我们希望借助行业的声量为上下游企业合作建立公正、公平、共赢的通道。”
丽江之行:企业力量与徒步之美相伴
挑战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方的全面组织与精心准备,更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共同支持和参与。太极石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雅士迪集团有限公司、宁波锐奇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伊海诗(广州)户外用品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宁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波四季如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都为本次丽江之行的顺利举办给予了高度支持。
在户外赛事中,顶尖的纺织科技发挥着关键作用,为参赛者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持。本届挑战赛的赛服合作企业在赛包设计上精心斟酌,通过自研技术和创新产品,打造了独具特色的赛事装备,其中包括防晒衣、抓绒衣、T恤、裤子、帽子、袜子、冰袖等。例如采用UPF40+轻薄面料的赛事皮肤衣,不仅柔软透气,还拥有高效防风防晒效果,可拆卸的帽子给外套带来了更多使用可能,四合扣采用了打破国外垄断的富明独家技术;面料手感厚实且加入抗静电处理的抓绒衣实用性强,不管是在日夜温差大的丽江,还是日常运动通勤,都可以提供良好的保暖性。此外,吸湿速干长裤、速干抗菌T恤、石墨烯运动袜、防晒冰袖和防晒帽等装备都展现出了科技感十足的户外产品特色。这些装备不仅提高了参赛者的穿着舒适性,还确保了参赛者在赛事中充分发挥个人潜力。
团队之旅:纺织精英携手并肩共创佳绩
在“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怀抱中,纺织精英们从拉市海出发,开启了这场挑战自我的徒步之旅。参赛团队全程以轻负重徒步越野形式,3天行进了66公里,沿途经过了160公顷的文海湖,玉龙山倒映湖中,静谧如仙境,旧时这里是滇藏线茶马古道的要道之一,负重前行的马帮常在此逗留,放养骡马;经过了玉龙雪山脚下的东巴谷,里面峭壁悬岸,山洞林立,再杂以各种钟乳、枯藤、怪树、奇石、珍禽、鸣鸟、飞瀑,森然如梦;最终抵达终点九子海——一片4000多亩的高原草甸。这条赛道全程处于2600-3100米的高海拔地区,各参赛团队不仅有拼搏竞争,更有帮扶互助,最终每一位纺织人都实现了自我突破与超越。
赛事结束,组委会根据成绩排名颁发了团队及个人奖项。团队前三甲分别授予中纺三队、江南布衣队和中纺一队,同时,中纺二队、中纺五队、中纺六队获得“亲密无间”团队奖,华东分舵队、联盟秘书处队、海丝队获得“持之以恒”团队奖。个人奖项方面,男子组冠亚季军分别被林春生、田晓龙、庄加天摘得,女子组冠亚季军分别由陈金选、陈燕瑜、张君荣获。组委会还为赛事中表现优异、乐于助人的参赛者颁发了“徒步达人”“最燃纺织人”“形象大使”“挑战赛引路人”“合作伙伴”“守护天使”“梦想合伙人”等荣誉,以肯定他们在本次比赛中展现出的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波在赛事结语中表示,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作为行业服务机构,于2018年成立了中国纺织户外运动联盟。希望各位纺织精英在这个能够充分沟通交流的平台,不断挑战、突破自我,更能结识事业的伙伴,一生的挚友。
纺织行业的历史如同一部史诗,曾在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的画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多年来,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纺织行业始终践行着科技、时尚、绿色的发展新定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在纺织工业精神中获得了集中呈现。而今新瑞贝·2023中国纺织精英挑战赛秉承着“融合、创新、益行、超越”的价值理念,为弘扬纺织精神、传承纺织文化注入了新的动能。
千里携手,万里同行。在新的起点上,来自五湖四海的纺织服装企业家借此机会相识、相知,坚守初心,团结互助,在全力构建现代化纺织服装产业体系的道路上勇毅前行,共同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产业骄傲:从文具到文创,宁波企业将时尚融入创新
作为与人们日常学习生活关联度最高的产品之一,文具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而越来越多元化的文创产品不仅收获年轻人的青睐,更为传统的文具行业注入时尚的血液。
从一支笔、一张纸起步,发展成为“中国文具之都”、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文具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近几年,宁波文具文创行业在时尚基因加持下迸发出更加灿烂的火花。
自主创新,“文创顶流”宁波造
三丽鸥的笔袋、计划本、文具套装;“盗墓笔记”的笔记本、刮刮贴、胶带纸……在广博文具的展厅里,一进门就能见到时下文创界的“顶流产品”,不仅在颜值上征服消费者,也在市场上为广博拿下可观份额。
在做了几十年的传统文具之后,近几年,广博开始倾注心力在文创产业上发力,并对圈层文化市场进行深度解剖。
“这些年,无论在文创圈还是在时装圈,逐渐兴起一些小众的圈层时尚,如手账圈、二次元圈等。但这些小众时尚,往往能够影响周边的大众圈层。”广博文具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晓帆告诉记者,文化时尚的消费潜力巨大,特别是为人们带来精神价值需求的圈层文化衍生品,只要有企业能创造出更具有精神价值的产品,其所带来的市场容量将非常可观。“而对细分市场需求的提炼,也成为广博文创板块的基础,从而衍生出这一极富生命力的业务板块。”
广博联名三丽鸥的文创系列成为“顶流产品”。记者 黎莉/摄
如今,广博文创已凭借多品牌策略形成的矩阵,通过IP赋能,向市场输送出针对不同圈层受众的高品质产品。以子品牌“Kinbor”为例,专门针对18岁至25岁女性手账爱好者的它,以时尚、悦己文具的概念打入市场,在上市几年里收获大批粉丝,并参与中国手账和文具纸胶带行业标准起草工作。如今,广博的自有品牌通过自主IP的打造,不仅成为手账圈的领军品牌,更是破圈到了更大范围的受众群体中。
“中国文具之都”锚定创新之路
宁波文具产业土壤丰沃。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得力、广博、贝发、创源、康大等全国知名文具制造企业,以及宁波三A、宁波兴伟、康大美术等全国文具行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纷纷站上行业高位,使宁波文具产业成为宁波最先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传统优势产业,办公用品、笔、本册、电动文具等产量长期稳居全国首位。其中,得力集团是全国最大行业龙头企业,贝发集团是亚洲最大的制笔企业。宁波已是名副其实的产业发展高地,为我国成为全球文教办公用品产业大国作出重大贡献。
得力集团的智能流水线。
如今,宁波文具产业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出口交货值约占四分之一。800多家制造企业、300多家文具外贸企业,共同组成这一传统又富有活力的产业集群。2021年,宁波文具产业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为“先进产业集群”,使宁波“中国文具之都”国家级金名片闪闪发光。
从文具到文创,仅一个字的区别,却见证了宁波文具产业一个时代的变革。
“文创一定是未来文具发展的主流方向,但它并不仅仅指制造一个爆款这么简单,而是要有长期的持续性的创新设计作为支持,而通过宁波文具企业,我们能看到这样的创新与创造。这些年,它们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不断向外拓展产品空间,或积极研发自主IP,或与国内外大IP合作,以精致的联名款为市场带来惊喜。”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理事长易晓俐说。
创新与时尚,给文具产业以新动能,也给文具企业以新版图。记者 黎莉/摄
据宁波文具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022年末,宁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个、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4家。
“作为成熟产业,文具行业未来将会更加倚重企业的工业设计创新能力,因为在个性化消费的大背景下,只有更具特色的产品,才能收获市场的青睐。而在这方面,宁波显然底气十足。”易晓俐说,宁波具有极好制造业禀赋,家电产业、纺织产业都非常优秀,文具产业可以尝试横向联通本土这些优势产业力量,发挥异业合作互补的优势,寻找宁波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
资料来源:甬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