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E THE GENERATION 承前启后:CLOT 在上海时装周发布 2024 年春夏系列

CLOT 于上海时装周期间推出了全新 2024 年春夏系列。承接在上个月隆重开幕的「凝结 · 二十」周年展览,这场时装展标志着品牌正式迈进新篇章。

CLOT 2024 年春夏系列时装秀以「承前启后」为主题展开,寓意着品牌致力于培养新秀,并延续以国际视野呈现中华文化、将中国创作带到全球的承诺。为进一步增强创意理念,CLOT 创始人兼创意总监陈冠希特别邀请了著名时装设计师 Humberto Leon 作为品牌创意顾问,共同设计一系列新季服饰。

CLOT 为 2024 年春夏季度带来了许多突破界限的设计,更进一步踏入从未开拓的全新领域,推出有史以来首个女装、自主鞋履和手袋系列。品牌从过去二十年的非凡旅程中汲取灵感,除了秉承中西交融的核心理念,还巧妙地结合了过去不同时代的元素,创造出焕然一新的风格,向大家讲述一个关于成长、创新以及珍视起源的故事。

受到老式武侠电影、李小龙以及运动美学的启发,新季系列的整体版型均以松紧结合的休闲美学呈现,创造出既轻松而又充满活力的视觉效果。CLOT 特别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再生纱线,并通过将现代面料与经典棉布相结合,打造出既实用又舒适的服装选择。图案方面,品牌特意运用了喷绘、毛笔笔触和手绘等不同技巧,将其融合到设计当中。茶壶、水桶等中国传统日常用品被转化为创意形态呈现,而花卉与蝴蝶图腾则通过气喷工艺装饰在 T 恤上,带来结合时尚美学的全新视角。

系列整体色调主要围绕黄色、淡紫色、粉色以及浅蓝色,营造出相当适合春季的柔和基调,还特意加入了军绿色以及海军蓝这些对立色彩,增加层次以及视觉冲击力。自主鞋履设计亦采用了相同的温和色系,简约百搭的鞋型轮廓,适用于各个场合。Humberto Leon 的艺术畅想,体现在手袋设计及用色之上。袋款以 70 年代为灵感创作,融入了中国传统元素,再结合天马行空的趣味风格和色彩,为穿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受到男装单品的启发,CLOT 首个女装系列融合了男性和女性的美学,重新构思了比例,并融入了经典和传统男装元素,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款式。陈冠希与 Humberto Leon 以独特的视角,邀请你踏上一段超越国际、拥抱文化多样性之美的旅途。

延续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舞台的承诺和坚持,CLOT 找来了品牌长期友好合作单位 sacai、1017 ALYX 9SM、NEIGHBORHOOD、Tommy Hilfiger、The North Face 和 LỰU ĐẠN 等著名国际品牌合作,共同打造联名系列,并在此次时装秀上展示。CLOT 不仅成功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全球时尚潮流,还通过融合多元文化元素,传播着创新与传统的和谐共存,向世界展示了独特的时尚视野,巩固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除此之外,秉承着鼓励及孕育新世代设计人才的主题理念,CLOT 细心挑选了四位中国著名设计师及其品牌,进行创意合作。他們包括 SANKUANZ、Staff Only、PRONOUNCE 和 CAROLINE HU,每位都已凭借着独特审美及创新理念,在全球时尚领域赢得一席之地,传递着中国创造力的能量。CLOT 通过融入丝绸(Silk Royale)、荆棘(ALIENEGRA)等品牌最具标志性的印花和图案,联合四个品牌设计出一系列胶囊服装。每位的作品都在此次时装秀上,与 CLOT 携手著名国际品牌的联名创作一同展示,共同促进东西方交流,并实现为年轻设计师和创意人才提供舞台和机会的承诺。

令人惊喜的是,陈冠希与 adidas Originals 正式宣布达成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并在 2024 年春夏系列时装秀上率先展示出双方全新联名系列。双方希望通过此次合作进一步促进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引人深思的设计为特色,挑战界限,打破常规。系列围绕三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进行探索,当中囊括正装、生活方式类型以及街头风格的服饰,呈现了一个既可独立亦可三者融合的有趣系列。亮点包括 CLOT 对标志性 SUPERSTAR 和 GAZELLE 等鞋款的独特诠释。这次合作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将为创新创意和文化交流释出全新定义,继续为全球格局带来持久影响。

CLOT 2024 年春夏系列时装秀的场地,坐落在上海 C·Park Haisu 超过 13,000 平方尺的广阔室外区域。特意打造的重檐庑殿顶建筑装置,设计灵感来源于古代传统宫殿。新生代音乐制作人 MARSIX 刘家良更于现场用东方传统乐器琵琶结合西方现代电子乐,带来中西交融的暖场表演。陈冠希还邀请了其创立的艺术平台 3125C 签约新锐艺术家 Bolin Li 李柏林,通过他最擅长的中国传统水墨画描绘西方艺术风格,特意制作了油纸伞及灯笼装饰,为时装展现场增添了华丽的艺术气息。

    分享到:

MEDIA/视频

SPONSOR/赞助商

spot_img

TRENDING/热门

2023宁波时尚节 | SGFB产教融合-浙江万里学院中德学部展览预告 

为凸显产教融合培育模式的优秀成果,展示万里青年的多样积极实践,浙江万里学院中德品牌学部携手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积极参与2023宁波时尚节活动,与知名企业广博集团和怡人集团展开深度合作,于10月19日至21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向全体市民展现校企合作的杰出成果。 中德品牌学部引进德国大学“产教融合”教学机制,从2018年起,相继与多家国内外著名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基地,将产业实际与教学深度融合,将大量课题融入专业课程。 与Hape怡人集团合作 中德品牌学部和怡人集团形成了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双方合作入选教育部与浙江省“双元制”改革试点项目,形成了深度融合的协同工作和质量保障体系,创新了校企双元融合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共同走出一条产教融合国际化协作育人的探索之路。 中德 & Hape怡人玩具优秀作品 为适应企业和社会组织对品牌建设的实际需求,实现深度产教融合,中德学院将企业真实课题作为毕业设计项目。中德19级学子在此次实践中,针对90、95新一代宝妈这一消费群体,为Hape品牌设计IP形象、周边、宣传海报,并为其天猫旗舰店设计可用于电商618和双11大促的店铺主页、营销海报和产品主图,助力品牌年轻化,进行破圈营销。 其他校企合作成果 另外,同学们也尝试为天一阁博物院打造具有故事化、人格化的IP生态,帮助解决其当下IP形象单一的问题,增强其品牌的丰满性和故事性,助力品牌发展推广。 也有部分19级学子为城家公寓设计新的品牌形象,优化品牌标志,建立专属的城家字体家族,使之更加立体、动态,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需求。同时针对品牌形象的换新推出一系列的广告主形象,满足线上线下的传播需求。 这些优秀的校企合作成果得益于中德品牌学部长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设计、品牌传播、品牌管理等相关人才,积极推动跨学科品牌建设实践。与此同时,中德品牌学部通过与德方院校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名企实习项目,培养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跨学科品牌建设实践课程 Käthe Kruse品牌设计项目 Käthe Kruse是德国高品质的玩偶经典品牌,创立于1905年,享誉欧美市场。2013年,中德品牌学部的德国合作企业——全球著名玩具制造企业HAPE怡人玩具将其收购。受HAPE委托,中德学子需为Käthe Kruse进入中国市场制定相关品牌策略,策划可行的营销活动,并完成相关的品牌设计。 品牌学部的同学们创意出色,而且可行性强,很好地把握了Käthe Kruse的品牌精神和品牌调性,为Käthe Kruse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可切实落地的思路。 名企实习 与行业紧密合作,是中德品牌学部合作大学德国品牌应用科学大学的最大教学特色。该校与包括朗涛品牌设计、奥美广告、阳狮广告、Mutabor等在内的优秀创意与传媒企业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实践教学关系,为中德学子们提供了大量名企实习机会。在德国留学的中德学子在玛莎拉蒂Maserati、德国汉堡著名新兴国际无酒精仿制烈酒品牌Undone、长城汽车(GWM)欧拉Ora、德国STURMundDRANG公司 (SuD) 等名企的实习项目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所学,其表现获得了企业导师的充分肯定。 中德品牌学部将继续积极拓展办学功能,不断提升内涵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不断创新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型输送多元的跨文化专业人才。

与生俱来的软雕塑|JUDYHUA2024春夏系列全新发布:记忆的蒙太奇

“色彩是光的行迹与苦果。”歌德的这句名言在艺术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色彩中得到了浓烈的诠释。作为设计师华娟最欣赏的艺术家之一,弗朗西斯·培根画面中所透出的那份冷静的希望与兴奋的绝望,在JUDYHUA的本季系列中演绎出了当代语境下的另一种解读。 形象化的情绪 众所皆知,培根最擅长运用粗犷强劲的笔触来表现画面中人物的孤寂、兴奋和愤怒,那隐含着的内心想象和情绪,在扭曲形变的肢体中,展露淋漓。在培根的笔下,形象不再是再现的重复,而是向人们展现了命运的真实面目以及华服底下的精神状态。 正是这种敢于直视内心,坦然于众的创作让在华娟在感动之余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痕迹,带着强烈的悸动、温热的气息与涌动的记忆。 这一系列的色彩和形态在培根色彩的基调上,通过面料的扭曲与形变处理,辅以再造新型环保面料,直抵培根的精神世界。培根把人物描绘所传达的紧张、痛苦和兴奋的感受,上升到一种崇高的境界,他曾说:“我希望我的画看上去仿佛是人类由此通过时留下的痕迹,那是已经在消失的记忆。” 这种抽象的心理叙事线构建出了JUDYHUA的时装空间,形成了一个个充满各种可能的身份,他们在当下,行走于未来的记忆中,留下时间的痕迹。 记忆的蒙太奇 以当代视角来观察多元文化和现实生活,以软雕塑作为时装语言的阐述基础,以解构和重塑手法来打造作品的抽象气质,是先锋设计师华娟的标志性风格,而这一季的JUDYHUA以全新的视角,探讨服装,面料与身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古老的手工拓印技艺、无序的褶皱肌理、似水流年的流苏元素,形成了JUDYHUA此次独有的设计语言。 每一个肌理背后掩映着另一重记忆,行为和事件,参杂着华娟直接或间接的生命体验、感知与思考。拓印中的击打声,流苏划过空气的轻叹声以及褶皱自由释放的呼吸声,不同的材料间相互碰撞、和解,在时间的酝酿中成为雕塑般的形态,于优雅平衡里依稀可见最初争锋与抗衡间的那股冲击力,那是培根对生命的注视,亦是JUDYHUA对生活的注释。 一旦踏入JUDYHUA留下的纹理,顺流而行,将不断进入各种熟悉而陌生的景象,游走于记忆的蒙太奇间。华娟通过轮廓与新肌理的创造,将如丝如缕的心绪投射在材质上。游动的精神、敏感的心绪顺着古老的技艺与不确定的痕迹蔓延开来,自然、文化与记忆在每一处印迹中低吟浅叙着生命的独白。 井然有序之外 人生舞台,行色匆匆,当悲欢离合皆属于华服下的既定身份,我们看见的是角色还是人?古老京剧中美丽的手势和精辟的断句犹如看不见的纤维,顺着古老的唱腔汇聚而出,构成了华娟与培根对话的只言片语。 当井然有序被打破,包裹身体的不再是聚光灯下的华服,而是充盈流动的情感。 戏服内的“水衣”“流苏”“箭衣下片”“下甲”……这些被华丽掩盖的柔软内里成了本季灵感元素之一。流苏和形变的几何体在时装与配饰中的使用,令整个系列呈现出诗意的哲学意味,面料的质感所带来的质朴中和了整体造型中的摩登气质。 新一季加入的“包袋和鞋履”设计令人耳目一新。超大尺寸的皮具包袋和手工制作的鞋履上点缀着不同的迷你雕塑造型,实用舒适,优美又具冲击力。 褪下角色外衣,以衣孤行,呈现出最本真的自然之态,JUDYHUA以独有的方式将培根“直视内心,坦然于众”的勇气与冲击力优雅呈现秀场,而京剧大师关栋天将成为本系列唯一特邀走秀嘉宾,在井然有序之外,与大家一起留下记忆的痕迹。 当“痕迹”与“温度”两个抽象概念变得可触可感,JUDYHUA也就无限趋近了人的存在,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构建起一个确定的恒长世界。

迪卡侬创新布局中国市场,深圳、郑州全新商场启幕

深圳和郑州2023年10月20日 /美通社/ -- 近日,全球领先的多元运动品牌迪卡侬宣布在中国市场开启创新商 [...]

ProWine Shanghai 2023 : 于法国馆中解锁法式风土之味

2023年11月8日至10日,海内外葡萄酒和烈酒从业者将齐聚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集体亮相第十届国际葡萄酒和烈酒贸易展览会(ProWine Shanghai 2023)。法国展区汇聚了76家展商,他们将会介绍法国葡萄酒酿造的专业知识。“Taste France”旗下的法国参展商此行来华将积极拓展在华业务,与新伙伴建立联系。 2023年法国馆:荟萃法国优质佳酿 本届Prowine Shanghai盛会上,法国馆的76家企业将在W5展馆的7个展区(W5A01、W5A31、W5A46、W5A61、 W5A76、W5E29和W5E80)上亮相,并展示酿造葡萄酒的专业技术。三年后,法国展团终于回归,展区面积增加不少:既有葡萄酒生产商,也有交易商和代理商,他们来自各个葡萄酒产区,代表了法国葡萄酒风土的多样性。所有法国展商将会结识中国市场的新伙伴,面对面交流的同时,带领他们一道探索法式新风味。 展会日程包括: 中国葡萄酒界知名法籍葡萄酒大师朱利安(Julien Boulard)进行现场直播。 法国,全球市场的领头羊 法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葡萄酒生产国,其葡萄酒与烈酒的至臻品质多年来备受赞誉,是卓越的代名词。2023年2月,法国出口额再创新高,达172亿欧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10.8%。由此,法国出口恢复疫前水平,即出口1.95亿箱酒类产品。法国葡萄酒在全球的销售额预计达116亿欧元,同比增长10.6%。法国酒地道纯正,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2022年,从总额来看,法国是中国第一大葡萄酒供应国;从总量来看,法国是中国第二大葡萄酒供应国。 上海,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户 中国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相较于传统的中国烈酒,他们现在更倾向于选择更加天然、度数更低的酒精饮料。葡萄酒被视为“有益健康”的酒精饮料,葡萄酒消费因而日趋常态化。中华料理丰富多样,美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消费者极热衷于探索全新的口味。法国葡萄园因风土多样,所产葡萄酒风味迥异,能够与各色中华传统菜肴搭配,创造出丰富多元的味蕾享受。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之都,常住人口超过2400万。上海所在的华东地区居民购买力强大,热衷国际趋势,并且有大量国际品牌和进口企业进驻该地区。可见,葡萄酒与烈酒市场前景广阔。Taste France为参展商在华东地区站稳脚跟提供机会。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纺织专家 Charles Ross:如何提升尼龙面料的分解速率?

加快分解速率,为纺织行业绿色发展提供尼龙解决方案! 随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在环境整治、节能减排等领域推出多项负责任的举措,践行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成为各行各业应尽的社会之责。在纺织行业中,以尼龙为代表的化纤在自然界中分解速度缓慢,易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影响,因此从纤维源头增强纺织产品的环保属性是纺织工业实现绿色发展的必要步骤。 如何提升尼龙面料的分解速率?促进尼龙纤维的循环再利用?9月8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纺织专家 Charles Ross 做客“CTIC时尚学院”在线直播平台,带来了《尼龙能否成为可持续发展未来》的专题讲座。Charles Ross从以尼龙为代表的纺织业化纤产品带来的环境负担出发,分析了此类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解决思路,并介绍了行业内已取得成效的一系列措施。通过展望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前景,他呼吁企业与消费者携手为环保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承担社会责任,推动行业发展 “我们讨论再生的时候,并不只有再生农业。以尼龙为代表的合成纱线同样是再生经济的重要一环,是亟待被攻克的课题。”Charles Ross指出废旧纺织品庞大的垃圾填埋量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担与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也破坏着纺织工业的名誉。全球人口的增多以及消费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也放大着公害问题。零售业者无法改变担心供应不足的传统认知,从而反馈到生产端,导致供应链过长、生产过剩,进一步加剧了环保问题的严重性。 Charles Ross认为,纺织业的发展催生出中国一批中产阶层,有利于构建健康的社会结构。纺织工业虽然存在着污染问题,但不能因噎废食,遏制行业与经济的发展,而应该寻求解决思路,减少公害,甚至变害为利。 洞察问题根源,研究根治方法 “尼龙在价格上有着相对涤纶与棉花的优势,但是在环保领域有着更多的问题。”Charles Ross指出,合成工业因为微塑料而造成了土壤污染、海洋污染、温室效应加剧等环境负担。例如纱线会在洗衣过程中脱落,污染水体,相对于羊毛等天然纤维,以尼龙为代表的化纤分解较慢,影响更大。 “现在已经有一些品牌开始重视并着手解决这类问题。”Charles Ross 表示个人的消费选择会偏向购买在产品生物信息中注明加入了分解剂,能够加速在被遗弃后分解速率的纺织产品。然而,就尼龙而言,目前的工艺仅是将其分解速度从几百年缩短到几十年,他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一些更乐观的实验室数据是将尼龙通过极细的筛子分开,再进行分解得到的,很难在真实自然环境中复现同等效率。 Charles Ross与各大测试机构合作,正在尝试一种新的方法。他使用ASTM测试,区分有氧与无氧环境,在数月、两年、多年等各个分解临界点测算分解量。并通过对衍生气体的分析评估其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同时测试剩余生物质的毒性。只有明确获悉了测试对象对水体、大气、土壤的危害,才能从根源上研究出治理手段。 “关于能否回收尼龙,我认为我们今天已经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还应进一步优化。例如通常使用尼龙制成的一吨废旧渔网回收再利用的平均成本是138英镑,这样对于渔业来说会压缩获利空间,影响推广,汽车行业也有类似问题。”Charles Ross 坦言目前的回收技术并不够出色,但是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他相信尼龙的未来会向环境友好型纤维发展。 产销两端合力,推动绿色发展 “正如农业虽然带来了污染,但世界人口还在增加,所以我们必须继续发展农业,增加生产的卡路里。纺织行业同理,而且农业与食品工业的废物其实也可以作为纺织品可循环的环保原料。”Charles Ross 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技术应该用来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 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更加关注气候问题,这是社会一个良好的转变,Charles Ross 作为研究生院的导师,了解年轻人,并赞同他们的环保观念。“追求以社会为内核的品牌价值,相信“少即是多”理念,愿意花更多钱在环保产品上,年轻消费者正在助力、督促纺织行业走上环保新未来。” 社会责任是时尚领域的永恒话题,让环保本身成为时尚追求,这是全社会正在逐步凝结的共识。纺织企业需要展开积极探索与实践,以创新技术、时尚创意、实用设计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10月16-17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H4举办的PERFORMANCE DAYS上海国际功能性纺织品展览会将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追求,展示来自国内外百余家优秀企业的功能性环保产品,通过对于海洋垃圾、塑料垃圾、废弃轮胎、生物基、植物残渣等众多可持续材料的创新应用,为行业企业的绿色转型带来启迪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