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时光倒流,与自然同行,和爱彼迎一起住进澳新的春天

北京2023年10月12日 /美通社/ — 随着国际航线的加速恢复,中国旅行消费者对出境游的兴趣持续高涨,爱彼迎调研显示,中国旅行消费者的主力军千禧一代更倾向于远距离的放松式旅行,渴望在旅行中远离平日工作压力及生活琐事。其中,以自然风光著名的远距离目的地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搜索度较高。此时正值南半球的春季,和爱彼迎一起坐上春日的时光列车,和三五好友一同探索澳新春日风貌,在被湖光山色包裹的独栋小屋回归本我,收获一场如春风般温柔的大自然疗愈。

澳大利亚悉尼:住在树顶,一览峡谷壮丽风光

小屋位于悉尼的郊区蓝山,住进这座沃莱米国家公园里的秘密树屋,便按下了一键开启童话世界的开关。在这座独一无二的小屋里,宾客将被迷人的蓝山雨林和迷宫般峡谷的壮丽景色所包围,仿佛置身仙境。在这里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观察到不同种类的鸟类和野生动物,一起分享树顶自由的空间,体会最原始的自然风情。

上:秘密树屋;下:黄金海岸内陆小屋

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山野环抱中,沐浴清晨的第一缕春光

入住这座位于黄金海岸内陆的小屋,就等于拥有了绝美的绵延起伏的山丘景观。小屋坐落在郁郁葱葱的风景胜地上,在清晨享受被阳光叫醒的慵懒,坐在阳台上与伴侣享受宁静春日里惬意的早餐,体验乡村生活的放松。午后吹着窗台的春日微风,在浴缸里享受大自然卸下烦恼的魔力,一切琐事已被洗刷走,收获的是无比轻盈的身心。

澳大利亚大洋路:在海岸腹地,观绝美夕阳和耀眼星空

这座度假屋位于大洋路腹地,为2022年爱彼迎最佳设计民宿之一,房屋最多可容纳10位客人,适合一群好友及伴侣共同入住。在远离城市喧嚣的空间里,可以发现房间里精心设计后的不少精致细节,透过落地窗眺望远处海岸线的壮丽景观。在傍晚来临前,可以与一众好友散步至著名景观十二门徒石,在日落余晖中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夜幕返回小屋,可以坐在户外浴缸中凝视星空,也可以在室外火炉边烧烤,置身于大自然的摇篮中,抛下烦恼,只剩舒适与惬意。

上:大洋路度假屋;下:尖顶度假屋

摆脱城市的匆忙和喧嚣,投入新西兰小镇的宁静怀抱,与自然深度融合,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奇妙冒险。这座神奇的尖顶度假屋矗立在皇后镇附近的山坡上,紧邻世界顶级的滑雪胜地和高尔夫球场,宾客可尽情沉浸在壮观的雪山和广袤的草原之中。夜幕降临时,可前往露台观赏那让人震撼的瞩目星光,领略自然的独特之美。

新西兰奥克兰:住进梦幻世界,在世外桃源获身心平静

穿越蜿蜒的小径,在渐渐消散的茂密灌木丛背后,映入眼帘的是这座森林度假木屋。在每日晨光洒在窗前时,推开窗扉,映入眼帘的是无垠农田和连绵山川,仿佛是大自然独家呈现的一幅壮丽画卷。闭上眼,用这一份独属户外的清新空气开启放松的一天。待夕阳西下,宾客可与亲友散步至海岸边观看天边的晚霞如火焰般燃烧,温暖的光辉倾泻全身。夜幕低垂时,可以在户外浴缸里享受泡泡浴,在“世外桃源”的自然氧吧里,沉浸在疗愈的绿洲。

*数据来源:Airbnb爱彼迎中国委托凯度于20236月面向900名中国出境游旅行者的调研。

**本文所引用的全部房源/体验仅出于启发灵感和展示之目的,房源/体验均由房东/体验达人独立负责运营并提供相关服务,爱彼迎不对其中任何房源/体验进行特别推荐或担保。文中所使用图片均为房东/体验达人提供的房源/体验照片。文中涉及房客经验分享,仅代表其个人意见,供读者参考。

    分享到:

MEDIA/视频

SPONSOR/赞助商

spot_img

TRENDING/热门

让爱上场,彪马公益续写澜沧之约

全球知名运动品牌彪马携手中国女篮国家队队员、彪马运动表现品类代言人张茹奔赴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南岭乡中心小学,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云南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最高海拔2516米,距彪马中国上海总部约2903公里,位于那里的南岭乡中心小学被包裹于层层大山之中,仿佛远在“云”上。自2019年起彪马中国管理层和企业员工组成了志愿者团队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公益+教育”的多元方式为定点帮扶的乡村孩子们带去关怀与力量,4年来不断用行动让距离归零。 一位连续参与到支教行动的彪马志愿者说“运动精神有时在这群大山孩子们身上发挥得更为极致,他们的坚毅也给我们带来力量。从拘谨到难舍,从陌生到相知,每年我们心照不宣,不见不散。” 不负希冀,如约而至,此番彪马携手中国女篮国家队队员、彪马运动表现品类代言人张茹如期赴约,带去丰富的物资以及一系列的趣味课堂与互动体验,再次与南岭乡的孩子们双向奔赴。捐赠仪式上,彪马中国区总经理李敏女士分享道:“彪马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支持体育运动的发展和关爱下一代的成长。我们深知体育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毅力、合作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品质。希望今天的活动能够成为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一起携手,为孩子们的未来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活动当天,张茹化身教练召集南岭乡小学篮球队队员在球场集结,用一场特别篮球赛鼓励孩子们通过投身运动,感知自信心的建立与突破定义的力量。球场上,传球间彼此的心被迅速拉近,“我正在从‘一个人’变成‘一群人’”,彪马公益纪录片《好球!徐建梅》中的主人公分享说。 关心从场上一直延续到场下,绕过崎岖山路,深入孩子们的心中。彪马志愿者团队携手张茹及南岭乡中心小学的教师们共同开启关于乡村振兴愿景与大山女孩关怀的暖心探讨。张茹分享说“野心、竞技、好胜也是女孩的人生关键词,直面爱好所在,不被环境和外界视线影响内心的方向。” 正因洞见,继而行动。未来,彪马将持续关注并坚守与南岭乡的“十月之约”,通过源于运动的非凡体验与正能量滋养大山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助力他们的人生画卷展开更丰富多彩的篇章,始于南岭乡的梦,终点是远方。 #彪马公益# PUMA PUMA是全球知名的运动品牌,设计,开发,销售并推广各种鞋类、服装以及配件产品。75年来,PUMA始终致力于通过为全球追求更快速度的运动员们提供优质的产品,并以此来不断推动体育与文化的长足发展。PUMA提供包括足球、跑步、训练、篮球、高尔夫及赛车领域的运动产品和源自运动灵感的生活系列产品。PUMA同优秀的设计师与品牌携手合作,将其在运动界的影响力注入街头文化与时尚领域。PUMA集团旗下品牌包括:PUMA、Cobra Golf以及stichd。PUMA总部位于德国黑措根奥拉赫,在全球范围内拥有逾20,000名员工,产品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 https://about.puma.com/

邀请函|2024中国威海国际面辅料纱线展火热报名中!

2024年3月28-30日,展会将在威海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办。

全球80万观众瞩目下,快反王创317.8米世界纪录!

日缝百款不停机

DESCENTE X AUTOMOBILI LAMBORGHINI全新联名系列正式发布

洞悉风雪之道,设计突破期待

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李刚:“巧媳妇”助力乡村振兴不是梦

作为一名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三十年的“老兵”,在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李刚的身上,你很难感受到丝毫的倦怠。相反,通过他微信朋友圈的“调研小作文”,扑面而来的是其对于服装纺织产业的热爱,对于行业问题不足的深度思考,对于乡村振兴、产业致富的付出与实践,以及对于河南这片土地、这群农民乡亲深沉无私的爱。农村巧媳妇,河南大财富。在李刚会长十余年天南海北、日夜奔波的努力下,今日的中原大地上,由其创立倡导的河南服装“巧媳妇工程”早已成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最为生动的行业实践。 在调研中挖出的“隐形富矿” 如今,“巧媳妇工程”已成为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服务的代名词,也成为圈里人提及李刚的关键词。当被记者问及该项目创建的机缘时,李刚会长对记者解释道:“催生巧媳妇工程的起因,源于服装行业发展的内生需求。服装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方兴未艾,对于河南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农业大省,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用工荒,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为了解开这道算术题,2012年,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组织精干力量,在李刚等人的带领下,发展至今,“巧媳妇工程”已成为河南省服装协会服务的代名词,也成为圈里人提及李刚的关键词。当被记者问及该项目创建的机缘时,李刚会长对记者解释道:“催生巧媳妇工程的起因,源于服装行业发展的内生需求。服装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方兴未艾,对于河南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农业大省,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用工荒,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为了解开这道算术题,2012年,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组织精干力量,在李刚等人的带领下,先后深入近百个县,找到那些被“隐身”的巧媳妇。“这个群体的数量超过600万人,她们不应被看作是社会、家庭的负担,恰恰是被闲置被忽略的优秀劳动力资源,是一座亟待挖掘的劳动力资源‘富矿’。”李刚不无感慨地说道。于是,把服装工厂直接下沉到乡镇乃至村庄,让众多农村留守妇女直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巧媳妇工程”,成为李刚此后的工作重心,也成为其穷尽毕生之力的事业。“巧媳妇工程”也在河南服装协会倾力地研究、设计、推导下逐渐成型落地。事实证明,这个理论不仅可能,而且可行。 产能为王时代来了! “从2016年开始,中国服装的产业格局发生了重大转折——产能为王时代来临!”在不同的场合,李刚曾不止一次地表述。当记者问及如何来定义“产能为王”时,他给出的答案是:订单跟着产能跑,产能跟着工人跑。未来,哪里有工人,哪里就可以构建产能;哪里的地方政府重视产业发展,哪里就能构建优质产能。而优质产能的构建最终会让这个区域最终成为产业高地。据其分析,山东、江苏、广东、福建、浙江等纺织服装强省,都是20世纪80年代初承接了欧美日韩,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产业在沿海地区已经处于成熟期的后期,面临着技术人才年龄老化、员工资源减少、要素成本升高、竞争力减弱等难题,产业向劳动力来源地以及欠发达地区转移是大势所趋。“现在全省大概有100万的服装产业工人,经过未来几年的整合,可以增至200万至300万人。这将成为河南纺织服装产业迈向万亿级的底层支撑。有人曾质疑我们怎么不说品牌了?不是不说了,服装发达地区做高端,我们河南服装目前要做的是全中国大部分老百姓穿的衣服。因为河南当下更紧要的是抓住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快打造‘世界服装工厂’,把河南广大的乡亲动员利用起来,让他们实现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钱赚。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首先要把人力资源整合好、培训好,集中精力做强生产制造。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各地政府应当加大力度支持产业的数字化赋能,实现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生产,进而提升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李刚说道。 一台缝纫机致富一家人 万台缝纫机就是一座城 自“巧媳妇工程”实施以来,河南各地的服装企业涌现出大量的“俩俩”现象,这些幸福甜蜜的“小段子”,也成为李刚微信朋友圈中上镜频率颇高的内容。每当提及这些,他总是难掩欣慰、自豪。“一辆电动车,‘俩俩’上下班。夫妻俩、妯娌俩、姊妹俩、母女俩、父子俩在一家工厂上班的比比皆是。特别是夫妻俩居多,妻子在服装厂里上班,把丈夫从建筑工地拉到服装厂里学技术,或者是把背井离乡的妻子拉回来一起上班的大有人在。不仅稳定了家庭关系,提高了家庭收入,还让一家人实现团聚,增进社会和谐,大幅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指数。”李刚介绍道。巧媳妇,做服装,半月工资一年粮。“搭锯见末,开工见钱”已成为众多老乡们最为直观的感受。“应该看到,河南农业大县多,人口大县多,贫困大县多,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空间还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视现实,不等不靠,不好高骛远,务实谋划发展。在很多偏远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特别是类服装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最适宜、最快捷、最科学。我们这些年全力打造的‘巧媳妇工程’,就是要让河南新时代的农民接受工业化洗礼,转化为新时代腰包鼓囊囊,精神喜洋洋的产业工人。”李刚如是说。“民生无小事,制造无低端”,在李刚心中,产能下沉,产业扶贫,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合作模式之上,没有科学变通、因地制宜的商业模式,脱贫致富就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经过统筹研究、严谨规划,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即以创新的混合所有制模式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为基础,政府主导、企业主营、合作社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以此为动力,确保巧媳妇工程的可持续性。自“巧媳妇工程”正式启动,通过引导产能下沉,该项目已成功整合培训了70余万“三无”农村留守妇女,将其培训成为服装产业大军,带动20万贫困家庭脱贫,构建中心工厂+卫星工厂6800个,形成优质产能1500亿元/年。 “巧媳妇”的升级之路 在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百人队伍中,近八成人员分布在河南各乡村,在一线推动“巧媳妇工程”的落地实施,为地方政府、产业集群、本土外来企业、产业工人之间搭建起了服务沟通协作的桥梁。作为协会的当家人,李刚日程表上,深入调研走访更是占据了其时间的大半。与坐在会议室调研相比,他的调研更多的是在乡村田间地头,在厂房的一线,这也成为促使“巧媳妇”不断升级迭代的灵感来源。随着“巧媳妇工程”红红火火的实施,项目很快便引起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注意。2013年,河南省妇联开始与协会协作推动“巧媳妇工程”,产业也不仅限于服装,结合各地的实际,鞋帽、食品、手工、家政服务等行业也采用这一模式。2015年,协会与河南省妇联倡导的农村妇女居家灵活就业行动密切结合,联合实施了“巧媳妇工程百千万行动计划”,在全省农村留守妇女集中地区、贫困县和贫困乡村大力推进实施“巧媳妇工程”。2021年,在李刚的带领下,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又创新性地提出了“巧媳妇工程”升级版——“百镇千村万条线”工程,引导企业将产能下沉到镇村,将龙头企业建在县区,将缝前缝后放在公司,让缝中走进百姓家,实现家家都有巧媳妇,月月工资送上门,协同作业,致富农民。今年的9月18日,是个让李刚格外兴奋、格外难忘的日子:河南省乡村振兴局与河南省妇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服装产业“百镇千村”行动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在该省的100个以上的乡镇、1000个以上的村庄发展乡村服装产业,鼓励各地大力实施构建巧媳妇工程共富工坊。“给政策、给资金,给荣誉、树标杆,通知不仅推动服装产业在河南广大乡村发展壮大,更为河南服装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巧媳妇工程的’升级版,通过巧媳妇工程共富工坊,村庄可以集合培训一两百个巧媳妇,小村子50至80个,平均每村儿一百多个巧媳妇,将为十多万老百姓提供就近就地工作岗位,也能够为河南服装行业新增十多万个产业工人,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行业喜讯啊。”谈及该项政策的推出,李刚的脸上笑意难掩。 两换两培育 让河南服装内外兼修 尽管近年来河南服装企业“遍地开花”,总量高居全国前十,但是其产值和效益却与前几名的省份相去甚远——强省服装业生产总值都超过1万亿元,河南服装生产总值却止步于4000亿元。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热潮中,河南如何重新找回自身位置,乃至带动产业重新“突围”十分关键。身为河南服装行业的带头人,除了进一步引导企业在内销市场提升竞争力,面对一场更为艰巨的河南服装外贸突围战,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中,李刚以此为题,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在其发给记者的私信中,“两换两培育”的外贸突围观点,已然成型。在其看来,“两换”:一是以资源换贸易。利用庞大的劳动力资源,把充裕的劳动人口转化为新时代合格的产业工人,用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换”(吸引)沿海地区大型工贸一体的纺织服装公司,让他们来了就有人用;二是以政策换贸易。只要来河南登记的外贸公司,省市县三级都给予政策支持,企业越是高质量发展,得到的支持就越多,让大家愿意来河南投资扎根发展。“两培育”首先要主动培育河南本土的服装贸易公司,引导优势企业重视内外两个市场,通过引导支持相关企业到国外参展、参秀、参观,主动发挥内生动力,主动导入外贸经营,主动抢占国际市场;其次是通过政策支持,有针对性持久性地培育河南外贸人才,形成有效的人才储备机制。 找准定位 打造“极致单品” 从当前的承接地来看,县域正在成为河南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主场。通过案例分析,在李刚看来,百镇千村发展服装产业,首先要立足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找准产业的定位,围绕裤装、中老年服装、针织童装、羽绒服、职业装、特种防护服装、手套、鞋帽、袜业等类型,以及纽扣、拉链、衬垫、绣花、线业等辅料产业,选准产业发展切入点,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各地着力构建防晒服、横机产品、羽绒服饰、婴幼童装、家居家纺、品牌卫衣等六个极致单品产业基地。今年以来,李刚将很多的精力投向了区域样板的打造,作为首个被选中的区域——驻马店更成为其调研走访的热门区域。“作为平原农区,驻马店制造业占比较低,产业工人数量占比远远不足。这些恰恰都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先进制造业的潜力所在。随着近年来消费水平的持续升级,从各平台数据不难发现,夏季防晒服品类市场容量巨大。通过供需端、生产端数据的比对,我们得出这种导入难度相对较小,吸纳就业数量又多的项目让驻马店成为发展防晒服产业的优选之地。”对于这个防晒衣的“天选之子”,李刚给出了“三路径、四渠道”的五年计划:通过降低面料、设计、生产三条路径降成本,通过与大型批发市场加强联动、借助电商直播、加大出口贸易力度、为品牌企业做好ODM 四个渠道拓市场来实现“全球防晒服,就看驻马店”这一目标。“‘全球防晒服,就看驻马店’抢占中国防晒服市场绝对话语权。”不仅是李刚为当地定下的目标,也更是他给自己定下的又一奋斗坐标。 专访尾声,早有协会工作人员等候一旁,等待李刚前往下一个乡镇进行调研对接。这位每天五点起床,七点接受专访的老人,与一众年轻人击掌鼓励后,精神抖擞迎着晨光,又开启了他新的征程。“每次乡村调研,我总愿意花些时间到农民家中坐坐聊聊天,在此过程中,你会有很多感慨,也会了解什么是农村,更会理解党中央推动乡村振兴的必要和紧迫。作为一个行业工作者,我们该为乡村振兴再干点儿什么?我们的思想是否再解放一点儿,调研再深入一点儿,措施再得力一点儿,步伐再加快一点儿。如此这般,我们才可能把巧媳妇工程的成果再扩大一点儿。多一个就业岗位,就减少一个家庭返贫的可能;多安置一个巧媳妇,就减少一个留守妇女;多吸返回来一个女工,就减少好几个留守儿童;多建成一个巧媳妇共富工坊,就能安排几十个人可持续增收致富……到那时候,你会多么的开心,你会多么的自豪?”耳畔回响着李会长的鼓励,望着雨后破云而出的艳阳,不禁让人感慨:“巧媳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不是梦,而是照进人们心中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