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is携手中国,时尚再绽放

现在是一个充满了迅速变化和不断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同时这个时代伴随着许多不一样的挑战。Lois品牌睿智地选择了上海时装周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时刻,这不仅是一次大胆的决策,更是一次时尚的革命,一个标志着Lois品牌即将在中国崭露头角的时刻。

魅力上海:时尚之都的璀璨夜景

上海,作为中国的时尚之都,闪耀着不朽的光芒。Lois深知,选择上海时装周是走向中国市场的黄金机会。这个繁华都市承载着无限的时尚潜力,而Lois正凭借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向上海市场传递全新的时尚讯息。

中国时尚新潮:年轻一代的追求

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在时尚领域有着强烈的追求。他们渴望个性化、与众不同的时尚体验,注重品质和创新。Lois的设计理念与这一目标群体的价值观高度契合,这使得品牌的亮相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风口。

时尚的结合:视觉和感官的盛宴

在上海时装周的舞台上,Lois品牌将地中海滨风格带⾄上海,将原始且浪漫的城市能量注⼊到本系列的成⾐设计中,利落廓形与西班⽛标志交织拼贴,直观表达了对两座城市的怀旧之情,炫彩迷幻的抽象花卉暗指模糊的城市灯光,焕新呈现的⽜仔造型上装饰的星星、铆钉以及皇冠等元素灵感源于魔都上海,各样精彩又多元的设计展现了本季所强烈表达的双城羁绊。吸引所有时尚追求者的目光。独特的设计风格,以及令人难以忘怀的时装表演,都将让Lois成为瞩目的焦点。

以轻奢为旗帜:让世界记住Lois

Lois一直坚守着“轻奢”的设计理念,这不仅仅是一种时尚风格,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时装的外表,更是品质与个性的完美结合。

时代的引爆点:Lois在中国的新篇章

总之,Lois品牌选择上海时装周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时刻,不仅是为了引爆中国时尚界,更是为了创造一个属于Lois的新时代。品牌深信,在中国市场的拥抱下,Lois将谱写出崭新的辉煌篇章,成为中国时尚界的巅峰之作!

Lois品牌,即将在上海时装周上点燃中国时尚的热潮,刷新时尚的定义,迎接崭新的时代!

    分享到:

MEDIA/视频

SPONSOR/赞助商

spot_img

TRENDING/热门

The sound of horse bells fades away| 渐行渐远的马蹄声

在“古老”与“未来”之间,RICOSTRU将目光投放于寻根现代工业与非遗传承之间的关联。“重建古道”系列,一个以穿越千年的茶马古道为灵感线索的系列,如同一个超越时间的考古现场。 2024春夏系列,设计师以茶马古道的一句谚语“渐行渐远的马蹄声”为灵感,遥想古今千年的凄美爱情故事:相爱的人踏上世界上海拔最高、路途最险、距离最遥远的古道,万里长征,生死一线之间,爱情的钟声伴随着马蹄声渐行渐远,消失在天边。 RICOSTRU带着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串联具有未来感的浪漫主义与与中国传统故事,通过“马帮”、“听风者”、“古道”、“远行”、和“重生”五个虚拟故事,塑造穿越万年的古道侠客形象,将RICOSTRU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感廓形与中国马帮传统皮具工艺结合,使用环保植物水性材料进行面料肌理创作,还原古道路径中斑驳的地砖与墙体纹理效果,并以古老皮革刷色工艺为灵感,于环保皮革、针织以及定制款皮具产品上进行颜色创作,将品牌标志性的现代工业美学与古迹般的自然风化色系结合,呈现于成衣、珠宝及皮具产品线。 该系列为RICOSTRU位于中国云南手工作坊的开篇系列,也是品牌“重建古道”的第二个系列:它坐标于古老与未来共存的东方,用超越时装物件的表现形式,寻根现代工业与非遗传承间的关联,重启超越时装物件的挖掘之路,重塑“现代性”时装语境下的东方哲思。 篇章一 马帮/缠绕的脉动 我与你一起把皮带与皮框缠绕在马背与你的身上,你的皮肤与皮具装备瞬间融合,皮带与你的脉搏链接,皮框在光的擦射下出现了你的彩色脉动。我看到了你燃烧的能量,松绑与离别不会有选择项,于是我把心装进了最靠近你心脏的皮囊里,它是我施了法术的蛊,将与我的挂念缠绕绞痛,直至我们相见。 篇章二 听风者/粉色沙尘暴 一朵旋转的粉色云霞坠落山的另一边,旋风呼啸而过,我提着你亲手做的牛皮风铃听风而至。它正击入荒漠,漩涡漫天,噢!那是你走过的砖红色路板!它们在思念的尘暴中排列成了天梯,我踏着天梯旋转直上,混沌的风向我引路,我望着粉色的心跳奔向你的足迹。 篇章三 古道/隐形同行者 时间在古道世界中隐形,我已找到你并跟随你千年,你换过数不清的皮囊,而我在一次次的同行中削消了筋骨,化为烟雾。黑夜闪烁的星空与白天幻光的湖水是我陪伴你的痕迹,我可化身为任何万物,隐形同行。 篇章四 远行/你在万年后的天边 一颗青铜色的蛊飘到了我的胸前,它看似长途跋涉,奔波而至。啊!它是你出行时我种下的毒药。刹那,它腾起爆破,青铜色的血液渗入大地!生死是永恒的天色,我永远悼念你,在万年后的天边相见。 篇章五 重生/我看到了一道闪电 天地开合,万物重生,闪电在粉色的天空中炸开金色的裂缝,裂缝里是大地的轮廓。我撕下了一片盔甲,用闪电渲染它,提着你亲手做的牛皮风铃,踏上了我的新使命:重建爱的古道。

PAUL COSTELLOE 2025 春夏伦敦时装周经典发布

伦敦时装周创立40周年,Paul Costelloe作为英国和爱尔兰时尚界久负盛名的品牌,亦持续40年参加发布秀,从未间断,在全球时尚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23江西(赣州)服装品牌供应链对接会圆满收官

于都优质服装智造受青睐,线上线下双向精准对接显成效

“中国职业装看宁波”!这个千亿级赛道,宁波如何发力?

“宁波职业装要告别单一的生产制造模式,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10月18日,在2023中国职业装产业大会上,来自中国服装协会、北京服装学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协会、高校院所的专家集聚一堂,为职业装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职业装被誉为“行走的活名片”。中小学生的校服、医护人员的白大褂、金融人士的西装……都是职业装的典型案例。如今的职业装品类,早已不限于传统的西装、衬衫、劳动服,而是延伸至冲锋衣、夹克衫、羽绒服等多个领域,萌生出定制化、个性化的需求。 经过多年发展,职业装已成为宁波时尚霓裳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职业装正加速转型升级,为中国服装产业贡献重要力量。 职业装是一门“好生意”吗? 在不少人眼中,职业装似乎是一个传统行业。殊不知,随着消费需求迭代升级,职业装的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容,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为广大中国服装企业提供了一片能“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的稳固“蓝海”。 “尽管我们成立不到3年,但目前我们的职业装几乎每年以翻倍的速度成长。”宁波博洋职业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忠岩告诉记者,眼下职业装的主力消费群体逐步向追求个性的“90后”“00后”过渡,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将文化“植入”到职业装设计中,为行业带来无限的商机。 比如,客户会要求职业装生产商,针对不同的区域特点、企业文化进行微调。南方地区的职业装一般较为紧身,北方地区的职业装则较为宽松;同样是金融机构,国有银行的职业装一般较为保守,商业银行的则更为时尚。 职业装市场的蓬勃发展,同样体现在杉杉品牌运营股份有限公司的数据上。2022年,该企业职业装板块同比猛增30%。杉杉品牌运营总经理骆叶飞说,“我们通过面料和工艺创新,实现职业装的多元场景自如切换——不仅职场能穿,日常生活中也能穿。” 中国服装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职业装年营收已超过2000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3800亿元。 为何职业装能成为一门好生意? “在我看来,职业装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塑造。”宁波市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毛屹华告诉记者,如今,一个成功的企业或品牌,往往更加追求规范和统一,而员工的着装往往是企业形象最直观的体现。职业装不仅是一件服饰,更代表了一种职业的精神内涵。随着第三产业发展壮大,越来越多企业愿借助职业装传递“文化名片”,相关市场规模自然“水涨船高”。 中国职业装大会为何落地宁波? 百年来,宁波“红帮裁缝”从三江口起步,在中国近代服装史上留下“宁波装,妆天下”的美誉。如今,宁波连续两年举办中国职业装产业大会,有望借此契机展示在该领域的“江湖地位”,擦亮“中国职业装看宁波”的名片。 在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看来,职业装产业是科技创新力、文化创造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宁波是中国现代意义上服装产业的先行地,在全国的服装产业版图中举足轻重,发展职业装产业大有可为。雄厚的产业基础,正是大会落地宁波的理由。 一组数据印证宁波在中国职业装行业的硬核实力——中国职业装十大领军企业中,雅戈尔集团赫然在列;中国职业装50强企业中,宁波独占7席。会上,雅戈尔集团、罗蒙集团、杉杉品牌运营、博洋服饰、爱伊美服装、培罗成集团、洛兹服饰等7家企业,被评为中国职业装创新发展基地成员单位。 更有一批宁波服装企业争相掘金这片“蓝海”。金鸟服饰、博洋职业装、凯信服饰、松永制衣等企业均是近年来职业装的新生力量;马骑顿(MQD)、春芽子等童装品牌也开始转变思路,进军校服市场。 “当前,中国的服装产业正朝着科技、绿色、时尚方向发展。宁波有‘红帮裁缝’和近代服装产业基地的金字招牌,要成为国内服装产业一流城市,打造东方滨海时尚之都,职业装将是重要的突破口。”中国服装协会顾问、宁波市政府咨询委委员陈国强表示。 陈国强告诉记者,宁波与中国服装协会联合举办中国职业装大会,旨在让大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职业装产业平台,并依托“会、展、赛”的资源赋能宁波服装产业生态,如获得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项“金顶奖”的“大咖”,已确定在宁波落地“金顶会”,提升宁波服装设计水平。 如何擦亮“中国职业装看宁波”的名片?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现在的职业装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宁波企业使出“十八般武艺”,为中国职业装产业探索绿色化、时尚化、智能化的转型之路。 作为中国职业装的领军企业,雅戈尔集团在2018年就打造了5G智能制衣工厂,实现不同工艺要求产品的“混流”生产,使生产效率提升25%以上,批量订单生产周期减少30%。公司的柔性生产能力,为独家定制小批量、个性化的多功能职业装奠定“数智”基础。 “我们工厂的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更有自带红外线光敏系统的3D量体设备,能快速采集人体形态特征,实现‘量体裁衣、私人定制’。我们还采用环保、可降解材料和节能减排技术,如推出汉麻类产品,提升职业装的绿色制造水平。”雅戈尔服装控股有限公司团购部总经理助理张波告诉记者,去年雅戈尔职业装的体量已接近6亿元,智能制造立下汗马功劳。 陈大鹏认为,宁波企业需要告别单一的生产制造模式,通过材料、功能、设计的创新,联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加快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的同时,固优势、补短板,形成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比如,是否能联动象山的针织企业,设计出更多针织类的职业装产品;是否能紧密结合AIGC的快速发展,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否能搭上“国潮”涌现的快车,设计承载中国历史文化的时尚职业装…… 陈国强建议,宁波要发挥港口优势,加强与意大利佛罗伦萨、韩国大邱等友好城市的协作,由政府、协会、高校等机构携手共同打造中国纺织服装产学研合作的“双循环”基地,并不断提升产业信息化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记者 殷聪 严瑾

“双碳”三周年,37家时尚先锋参与产业30·60碳中和计划联合响应

2020年9月22日,我国首次提出“双碳”目标——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如今已走过三年“碳”路。三年时间,纺织产业的绿色发展之路逐渐铺就。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启动了“中国时尚品牌气候创新碳中和加速计划(简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截至2023年9月,已有21家品牌企业、42家制造企业和3个重点纺织集群加入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这些行业先锋者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和产品,共同推进行业气候行动。 2023年9月22日,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三周年之际,中纺联社责办发起联合响应活动,37家品牌、制造企业积极响应,通过微信推文、微博发文、微信视频等方式,发表企业双碳行动相关进展,微信推文41篇,微信总浏览量1.8万次。在微博#双碳目标三周年,时尚产业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进展#话题互动方面,微博话题阅读量20.1万次,赢家、太平鸟、Kappa、安利芳、卡宾、九牧王等品牌在该话题下发表进展。伊芙丽、九牧王、安莉芳集团则在留言区表示将秉承绿色健康理念,积极响应“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这些知名品牌的发声也获得了网友的点赞。百度搜索“双碳目标三周年,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进展”相关词条多达近300个,纺织服装周刊、全球纺织网、中国纺织、环球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今日头条等20多家媒体官方网站发布了有关“中国双碳目标引领纺织服装企业在前行”的文章,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国国际商会纺织行业商会、江苏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多家权威协会、机构发文支持。 通过多媒介的积极发声,这些领军企业正在行业掀动一场绿色蝶变风潮。 产品着手 环保减排 为了在行业内外树立领先形象,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化转型,在中国双碳目标三周年之际,37家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企业联合响应发布气候行动进展,践行社会责任,为“双碳”目标助力,这些企业贯穿产业链上下游,不仅囊括产业链上游的纤维企业,也包含下游的时尚品牌企业。 从产品端入手,研发绿色可持续的产品,一些企业已经走在了前列。三年来,劲霸在供应链、设计、生产、终端零售等多维度劲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双碳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CABBEEN卡宾作为中国设计师品牌,率先响应并参与到行动当中,成为行业领先开展气候创新行动、加速碳中和目标达成的30家重点品牌企业之一,设计开发创新环保科技面料系列,以注入高新科技的低碳行动,履行品牌30·60责任,并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 赛得利一直在推动行业零碳发展上积极创新,并采取切实行动。2022年,赛得利推出三款碳中和产品,分属优可丝®EcoCosy、莱赛尔和FINEX纤生代®品牌系列。三款产品均已获得碳中和PAS 2060核查声明,这标志着赛得利在实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迈出了全新的一步。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价值链相关方协作创新。截至目前,加入“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的企业中已分别有72%和67%的制造企业和品牌企业开展价值链合作减排行动,联合供应商或客户在企业端和产品端共同发力,打造更加可持续的价值链。 Kappa集团品牌重点关注原材料的环保性及安全性,并加强与供应商环保材料研究和使用方面的合作。通过引入四大国际认证的索罗娜可再生纤维面料,减少产品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废弃物,并打造弹性包型、轻柔舒适和零重力触感的材料给广大消费者。 兰精集团长期以来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参与气候创新行动。2020年,兰精在业内率先推出零碳天丝™纤维,2021年兰精竞零碳拓展到天丝™×悦菲纤™纤维,2022年,兰精集团将零碳应用拓展到防护服、工作服,目前,兰精同更多终端品牌携手推进零碳进程。 作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先品牌,三年来,特步积极响应“双碳”目标,科技加码,驱动绿色材料创新,将可持续视为长期的责任和目标,稳步推进绿色低碳布局。 李宁公司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不断探索可持续理念与企业自身发展的有机融合,制定了公司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愿景和策略,与价值链伙伴共同推进行业的绿色变革。 48年以来,安莉芳始终倡导优雅“舒适美学”,将每年6月定为企业一年一度的“环保月”,通过多项活动加强消费者对绿色生态纺织品的认知,加深环保意识,并鼓励人们做出改善生态环境的各种有益行为。 赢家时尚集团一直持续关注和投入绿色产品和可持续消费方面,把可持续发展观念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品牌的产品设计、生产、售后的各个环节之中,如供应商零售商一起研发更多的环保面料,为供应商提供可持续的鼓励机制,积极开发、推出可持续时尚产品;在品牌营销/推广上加强“绿色营销”。 工艺创新 智造赋能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约在2.3亿吨左右,2020年排放总量约为2.09亿吨,行业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量的2%,占全国工业排放量的2.8%,虽然与其他行业相比,纺织服装行业整体排放水平不高,但中国作为全球纺织服装产业和消费大国,纺织服装行业肩负重大使命,气候行动将极大推动全球时尚行业绿色转型,而企业通过在生产工艺的技术创新、持续推进智能智造相关工作,实现了绿色可持续生产。 近几年,美欣达持续开展节能技改工作,成功实施了蒸汽冷凝水密闭回收装置改造项目、双罐溢流机改造项目、丝光碱废水回收等,积极地开展节能技改,减少能源的投入,实现节能减耗的目标。 德宝化工凭借多年的技术沉淀,秉承原创理念,以涤棉面料为载体,通过染整工艺的创新、核心染料助剂的开发,研发了低碳型涤棉面料整套解决方案,相对于传统的涤棉两步法染整工艺可减碳40%、生产效率提升40%,所生产的面料具有明显的减碳环保优势。 三年来,行业不断涌现具有气候雄心的重点企业加入“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通过全面开展气候创新行动,展现出30·60企业自主推进双碳工作的决心和努力,其中也包括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创新。 节水、节电、无污染,是华孚开展绿色生产、进行各生产环节工艺创新的目的。近几年,华孚时尚在染色工序累计投资近2亿元,在浙江上虞、新疆阿克苏进行染色技术的改造升级,先后成功实施了多个项目,达到了节能、低耗、减排的目的。 2023年,大生集团建成“十四五”全国第一个智慧纺纱工厂,该工厂主要生产零碳纤维产品,是一个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工厂,被称为国内用智能化改造传统纺织产业的新标杆,树立了中国智能纺织的新典范。 魏桥纺织通过建设绿色智能化工厂,生产效率提高37.5%,不良品率降低33%,能源利用率提高20.5%,用工节约80%。2021年建设了嘉嘉家纺全自动吊挂线和向尚运动数字化智能化流水线项目,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柔性生产模式。 寻碳降碳 有迹可循 三年来,在中国纺联成立的CNTAC-LCA工作组的指导下,行业企业开展纺织品全生命周期评价工作,通过建立全链条追溯,用可信数据支持产品低碳化和终端绿色消费,提升产品竞争力。产品全生命周期测评工作在企业的积极实践推动了明显进展,同时也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相关评价机制。 太平鸟做绿色时尚的“碳”路者,2021年:碳中和愿景发布;行业第一件新疆棉碳足迹T恤;2022年:产品碳足迹LCA测评拓展;2023年:碳排放基线测算;2024年:碳中和行动计划方案发布;2025年:零碳试点(零碳产品、零碳工厂、零碳门店)。 爱慕股份旗下品牌相继出具产品碳足迹报告,将纤维、纱线、面料到终端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可视化,和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展现出可持续转型的成果。 能源消耗是产品碳足迹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降低碳排放的关键和基础。新乡化纤持续探索清洁能源的应用,在屋顶建设“电厂”,充分利用屋顶空间建设7.1MWp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约800万度,让这些屋顶成为“自带流量”的发电厂,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重。 2021年德州华源生态科技联合中纺联社责办、爱慕、兰精以及供应链企业,开展莫代尔服装LCA碳排放测算,全面测算每道工序的碳排放,在消费端展示碳排放量,推动了莫代尔碳足迹产品上市,在行业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达利的碳管理体系以“PDCA循环”为基础架构开展,主要包括双碳管理的组织架构成立、制度建设、双碳目标确定,并成立专职的双碳部门,推进低碳行动方案策划、落地、检查、持续改进工作,形成具有达利特色的低碳发展工作闭环,持续提升低碳管理绩效。 前进牛仔与国内牛仔男装和女装知名品牌、服装加工厂、上游供应商一起,在中纺联社责办的指导下,前进牛仔完成了三款牛仔服装的LCA碳足迹核算,率先设计推出了产品碳足迹吊牌,丰富消费者的产品选择。 碳中和是场马拉松,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在过去,中国纺联凝聚行业各方力量共同探索气候创新实践,并取得初步成果。至今日,37家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企业联合响应发布气候行动进展,充分彰显头部企业的引领和榜样作用。一份份气候行动进展的报告不仅是过往工作的梳理,更彰显企业投身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决心。 越山海,向那绿水青山!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正在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更加绿色低碳的步伐走向未来。一批勇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将携手更多的产业链上下游行业伙伴,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无限可能,为“双碳”事业贡献力量。 时尚产业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联合响应行动企业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 杭州意丰歌服饰有限公司(伊芙丽) 上海卡帕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宁波太平鸟时尚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特步集团有限公司 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爱慕股份有限公司 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 安莉芳(山东)服装有限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卡宾服饰有限公司 天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盛泰服装集团有限公司 恒田企业有限公司 愉悦家纺有限公司 广东前进牛仔布有限公司 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赛得利(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晨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兰精纤维(上海)有限公司 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 张家港德宝化工有限公司 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隆生服饰有限公司 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 江苏华佳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达利(中国)有限公司 广东兆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赢家时尚控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