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愿景引领行动!2023世界服装大会凝聚全球共识

全球合作 共创未来

近20个国家和地区

千余名嘉宾 共襄盛举

服装是永恒事业,时尚是全球语言,关系民生幸福,促进经济发展,是全球合作的重要纽带。身处百年变局,世界服装同仁更需聚共识、强信心、汇合力。

11月16—18日,以2023世界服装大会为契机,意大利、法国、英国、西班牙、德国、韩国、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缅甸、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摩洛哥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业,从世界各地汇聚中国东莞虎门,聚焦产业关切,推动务实合作,探讨融汇力量的有效机制,共同推动全球服装产业的健康发展。

多元活动托举行业盛会 呈现服装的“力与美”

千人汇聚,不以山海为远。3天时间里,有关服装的探讨回响在演讲台、会议间,有关合作的商议萦绕在会见中、论坛上,不同的语言,相同的愿景,共同描绘出全球服装的产业之力、设计之美。

本届大会以“全球合作,共创未来”为主题,带来了“1+2+3+N”系列活动——1场开幕大会、2场晚会、3场主题论坛、N场卫星活动的盛宴级内容呈现,为全球服装界搭建起多层次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平台。

开幕大会上,嘉宾们从国际合作、新科技革命、文化交流、可持续未来等多元角度,分享了各自对服装产业的深度观察和研究成果,在挑战与机遇、过去与未来的阐述之中凝聚合作理念,树信心,强行动,一起向未来。

在华彩夜幕中,“虎门之夜”时尚创造力盛典献上了三个篇章的“时尚发布+文艺表演”,在这里中外文化艺术相互碰撞,擦出绚烂的花火,通过创意设计传递出开放包容的态度。

三场主题论坛分别为科技论坛、时尚论坛、昂高·可持续论坛,邀请国际国内嘉宾围绕三大议题展开了探讨,从数字化运营到供应链统筹,从流行趋势到文化传承,从环保理念到生产技术,共同寻求行业发展之道。

此外,三场卫星会议同样内容丰富——2023世界服装大会面料创新会议、色彩创新会议、纺织服装品牌发展会议三场会议,为与会者提供了更全面了解、更深度参与全球服装产业的机遇。

世界服装合作发展圆桌会议世界服装大会意大利专场交流会,以及2023世界服装大会时尚创造力之旅,则以交流对话、参观走访等多种形式开拓视野,增进交流。

期间,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启动仪式、颁奖典礼等一个个精彩瞬间见证了荣誉时刻与合作成果。

看趋势,听权威 行业领航人展现前瞻洞察

在这场取得广泛交流的国际会议中,众多高屋建瓴的发言为全球服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颇具建设性的意见,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方向。

“中国服装融入世界发展,为世界带来了机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会上指出,当前全球服装产业面临着产业格局之变、发展范式之变、市场空间之变、价值标准之变。面对复杂环境,中国服装产业彰显韧性,从产品创新、制造创新、市场创新等视角出发,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实践。

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孙瑞哲呼吁,要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在“破与立”中找到发力点;要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在“竞与合”中找到平衡点;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在“异与同”中找到共鸣点。

“中意两国的贸易往来对双方而言都至关重要。”作为大会主宾国代表,意大利时尚工业联合会执行主席、意大利皮具制造商协会主席Riccardo Braccialini表示,中意合作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中国服装产业的国内企业间以及和国际企业要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让合作的影响更广泛。

国际合作的基础是对多元现代性的认知、承认、接受和内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认为,作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服装行业也将迎来巨大机遇,中国服装品牌应从品牌意识觉醒升级为文化意识觉醒,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并借助技术手段,实现差异化发展。

在众多与会者看来,时尚是无国界的艺术,坦诚交流是业界所期盼的。“会议中不同文化的碰撞,激发出了我新的创意灵感,我要马上记录下来。”一位海外参会者表示,这样相互的启发,必将有效助推全球时尚的多样化。

时尚产业的繁荣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竞争。”正如一位现场嘉宾所言,在交流中,大会通过探讨未来产业趋势、分享市场信息和资源,将同业者的共同愿景凝聚成为了一股发展的合力。

全球思潮交汇 深远影响持续发酵

2023世界服装大会这场千人盛会已圆满闭幕,但其在国际、国家和行业三个层面产生的深远影响还将持续发酵。

在国际层面,“开放合作”是本届大会上达成的广泛共识,正如同主宾国意大利服装产业代表所言:“全球时尚界彼此互相依存、开放合作,是未来的必然。”大会也以自身影响力呼吁全球同业者“共同应对挑战,共享发展机遇,打造产业命运共同体”。

在国家层面,中国本土从业者以时尚为桥梁,在这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从数字化时尚、AI驱动,到中国文化、东方美学,再到绿色循环、可持续理念,他们为全球时尚注入中国力量。

在行业层面,大会构筑会展高地,促进产业联动,提升了城市能级。来自全球的服装行业人齐聚东莞虎门,推动东莞虎门与国内外时尚产业的融合,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也为服装产业区域发展打造了开放、创新、协作的良好范例。

今日之虎门,不仅是中国之虎门,更是世界之虎门。东莞虎门的生动实践不仅是中国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凝聚着过去、现在,还代表了世界服装产业可持续创新的未来。

这正如同本次大会的重要成果《世界服装大会虎门愿景》——“共同推进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增进行业互信,构建开放生态,积极营造务实合作与和平发展的行业环境;共同坚持行业发展的价值路径,推动科技合作,增进文化交流,深化可持续理念,拓展行业合作空间;共同参与全球行业治理,积极搭建多渠道的交流平台,坚持共商共议,坚持互联互通,推动制定共同目标和行动方案;共同分享全球行业发展成果,共享科技革命和产业创新发展红利,积极提升成果转化并惠及全球行业从业者。”全球服装行业人将以此为指引,团结携手,积极合作。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

站在2023世界服装大会构筑的新起点上,全球服装同仁必将弘扬伙伴精神,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将愿景转化为现实、理念转化为行动,共创行业美好未来。

    分享到:

MEDIA/视频

SPONSOR/赞助商

spot_img

TRENDING/热门

DESCENTE X AUTOMOBILI LAMBORGHINI全新联名系列正式发布

洞悉风雪之道,设计突破期待

“外滩ART”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特聘教授岛田文雄陶艺展 明日开展!

关于艺术家 島田文雄 1948年出生 国际陶艺教育界权威人士、日本陶艺界泰斗 东京艺术大学名誉教授、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特聘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 国际陶艺教育交流学会(ISCAEE)会长 长期从事釉下五彩瓷的研究与创作 其作品被日本宫内厅,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佐野市文化会馆,佐野市吉泽纪念美术馆,敦井美术馆,东石美术馆,中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瑞士、爱尔兰、墨西哥、土耳其等多家美术馆收藏 前言 岛田文雄教授又要举办作品展览了,辛勤的劳作又收获了丰硕成果,真为他感到高兴。由衷地祝贺島田文雄教授。 岛田文雄教授是我的良师,更是挚友。为人谦和,做事安静,对工艺精益求精。高温釉下彩瓷工艺是岛田教授的特殊技艺,数十年的研究,从拉坯成型、装饰雕刻、彩瓷色料调配、釉料配制到烧成,各种工艺样样精通,岛田教授的创作都是亲自动手,他在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中,探索研究出了完全属于自己的特殊的工艺技术。釉下彩瓷工艺不同于一般的釉下彩,这是一种在瓷坯上多次施彩多次素烧,反反复复将色彩浸入至瓷坯深处,从而形成色泽十分丰富润泽的艺术效果。 作品即人品,清新、宜人、典雅、高洁是他作品的一种格调,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是他的创作源泉。常年坚持写生,不断从生活中积累,所以他的作品总是充满着自然的美感和生活的意趣。他的作品有着“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般的诗境。岛田文雄教授是一位十分勤劳的艺术家。这次展出的是他近几年创作的一百多件作品,有在日本制作的,也有在中国制作的,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都保留着一贯的工艺作风和研究态度。谨以此文,表达对岛田文雄教授的崇高敬意,并对此次展览的成功表示衷心的祝福。 清华大学教授 郑宁 2023 年 10 月于慈溪 布展 島田文雄陶艺展 展期 | Duration 2023.10.07-2023.12.08 开幕 | Opening 2023.10.07(周六)15:28 地点 | Location 外滩ART 宁波市江北区中马路486号

杨紫受邀亮相高奢品牌秀场,“女顶流”商业价值获认可

近期,杨紫受邀亮相高奢品牌秀场并引发热议,良好的个人状态以及愈发优质的时尚资源,让杨紫备受关注。杨紫身着Valentino2024早春系列亮相,白色羽袖衬衫造型温婉优雅。 杨紫人气热度居高不下 作品屡次成为现象级爆款 对于杨紫,很多人并不陌生,尽管年纪轻轻,但她在演艺行业却也是个实实在在的“前辈”,一直以来的国民认知度十分高。这些年,杨紫的发展更是有目共睹的好,电视剧与综艺领域的全面开花,让她的演艺事业无限拓宽,私下里毫不做作,接地气又活泼可爱的个性,也为她牢牢圈住许多“性格粉”。作为一名家喻户晓的童星,杨紫凭借自己的实力与热度,一举打破“大多数童星都难以保持长虹”的魔咒。 纵观当今演艺行业,能在如此年纪就能够多次独自挑起大梁,以大女主的身份掀起全网追剧热潮的并不多见,而杨紫不但做到了,还让这一现象屡次发生,同时稳稳把握每一个角色,部部出圈,堪称妥妥的演艺行业“女顶流”。 从2016年的《欢乐颂》到2018年的《香蜜沉沉烬如霜》,2019年的《亲爱的热爱的》、2022年的《余生,请多指教》、《沉香如屑》,再到今年的《长相思》,杨紫主演的作品屡次成为现象级爆款剧,并稳坐全国同时段电视剧收视冠军。 在这些作品中,杨紫多次担任女一号,以扎实细腻的演技,带领角色及剧集出圈。尤其是在暑期档热播的《长相思》中,杨紫饰演的大女主极为出彩,前期男装时的豪放与后期换回女妆后的温柔绝美,都让人眼前一亮,对于角色个性的多面塑造,也让观众印象深刻。对玟小六及小夭的角色塑造给予肯定。 目前,《长相思》第二季已开启预约模式,这一消息引发千万观众的狂热追捧,足可见得大家对于杨紫在剧中表现的认可和喜爱。 “女顶流”杨紫时尚资源愈发优质 再度亮相时装周引起热议 近一年来,杨紫多次出现在各大杂志封面,与多个奢侈品牌合作良好,时尚资源愈发优质,并多次与各类品牌合作,在大片以及杂志的拍摄上,也是驾驭力十足,风格不一,备受好评。 要知道,品牌对于代言人或合作方的选择一向严谨,不但需要代言人有足够的时尚表现力,更需要代言人自身的商业价值,而杨紫在演技实力、个人口碑、国民认知度、人气流量等方面的长盛不衰,无疑是品牌青睐杨紫的首要原因。 此次亮相巴黎时装周Valentino品牌秀场,成为2024春夏大秀唯一受邀出席中国艺人。以灵动清丽的姿态闪耀巴黎。据悉,此次杨紫前往巴黎,不仅受品牌邀请看秀,接下来要完成杂志、广告等拍摄,行程满满,也是对杨紫时尚及商业价值的双重肯定。 事业上积极努力,不断挑战自我,私下里为人纯粹真实,这样的杨紫很难不被人喜爱,期待杨紫未来的更多惊喜,也希望杨紫能够在更多的领域有更多精彩表现。

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李刚:“巧媳妇”助力乡村振兴不是梦

作为一名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三十年的“老兵”,在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李刚的身上,你很难感受到丝毫的倦怠。相反,通过他微信朋友圈的“调研小作文”,扑面而来的是其对于服装纺织产业的热爱,对于行业问题不足的深度思考,对于乡村振兴、产业致富的付出与实践,以及对于河南这片土地、这群农民乡亲深沉无私的爱。农村巧媳妇,河南大财富。在李刚会长十余年天南海北、日夜奔波的努力下,今日的中原大地上,由其创立倡导的河南服装“巧媳妇工程”早已成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最为生动的行业实践。 在调研中挖出的“隐形富矿” 如今,“巧媳妇工程”已成为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服务的代名词,也成为圈里人提及李刚的关键词。当被记者问及该项目创建的机缘时,李刚会长对记者解释道:“催生巧媳妇工程的起因,源于服装行业发展的内生需求。服装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方兴未艾,对于河南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农业大省,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用工荒,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为了解开这道算术题,2012年,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组织精干力量,在李刚等人的带领下,发展至今,“巧媳妇工程”已成为河南省服装协会服务的代名词,也成为圈里人提及李刚的关键词。当被记者问及该项目创建的机缘时,李刚会长对记者解释道:“催生巧媳妇工程的起因,源于服装行业发展的内生需求。服装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方兴未艾,对于河南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农业大省,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用工荒,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为了解开这道算术题,2012年,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组织精干力量,在李刚等人的带领下,先后深入近百个县,找到那些被“隐身”的巧媳妇。“这个群体的数量超过600万人,她们不应被看作是社会、家庭的负担,恰恰是被闲置被忽略的优秀劳动力资源,是一座亟待挖掘的劳动力资源‘富矿’。”李刚不无感慨地说道。于是,把服装工厂直接下沉到乡镇乃至村庄,让众多农村留守妇女直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巧媳妇工程”,成为李刚此后的工作重心,也成为其穷尽毕生之力的事业。“巧媳妇工程”也在河南服装协会倾力地研究、设计、推导下逐渐成型落地。事实证明,这个理论不仅可能,而且可行。 产能为王时代来了! “从2016年开始,中国服装的产业格局发生了重大转折——产能为王时代来临!”在不同的场合,李刚曾不止一次地表述。当记者问及如何来定义“产能为王”时,他给出的答案是:订单跟着产能跑,产能跟着工人跑。未来,哪里有工人,哪里就可以构建产能;哪里的地方政府重视产业发展,哪里就能构建优质产能。而优质产能的构建最终会让这个区域最终成为产业高地。据其分析,山东、江苏、广东、福建、浙江等纺织服装强省,都是20世纪80年代初承接了欧美日韩,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产业在沿海地区已经处于成熟期的后期,面临着技术人才年龄老化、员工资源减少、要素成本升高、竞争力减弱等难题,产业向劳动力来源地以及欠发达地区转移是大势所趋。“现在全省大概有100万的服装产业工人,经过未来几年的整合,可以增至200万至300万人。这将成为河南纺织服装产业迈向万亿级的底层支撑。有人曾质疑我们怎么不说品牌了?不是不说了,服装发达地区做高端,我们河南服装目前要做的是全中国大部分老百姓穿的衣服。因为河南当下更紧要的是抓住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快打造‘世界服装工厂’,把河南广大的乡亲动员利用起来,让他们实现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钱赚。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首先要把人力资源整合好、培训好,集中精力做强生产制造。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各地政府应当加大力度支持产业的数字化赋能,实现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生产,进而提升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李刚说道。 一台缝纫机致富一家人 万台缝纫机就是一座城 自“巧媳妇工程”实施以来,河南各地的服装企业涌现出大量的“俩俩”现象,这些幸福甜蜜的“小段子”,也成为李刚微信朋友圈中上镜频率颇高的内容。每当提及这些,他总是难掩欣慰、自豪。“一辆电动车,‘俩俩’上下班。夫妻俩、妯娌俩、姊妹俩、母女俩、父子俩在一家工厂上班的比比皆是。特别是夫妻俩居多,妻子在服装厂里上班,把丈夫从建筑工地拉到服装厂里学技术,或者是把背井离乡的妻子拉回来一起上班的大有人在。不仅稳定了家庭关系,提高了家庭收入,还让一家人实现团聚,增进社会和谐,大幅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指数。”李刚介绍道。巧媳妇,做服装,半月工资一年粮。“搭锯见末,开工见钱”已成为众多老乡们最为直观的感受。“应该看到,河南农业大县多,人口大县多,贫困大县多,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空间还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视现实,不等不靠,不好高骛远,务实谋划发展。在很多偏远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特别是类服装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最适宜、最快捷、最科学。我们这些年全力打造的‘巧媳妇工程’,就是要让河南新时代的农民接受工业化洗礼,转化为新时代腰包鼓囊囊,精神喜洋洋的产业工人。”李刚如是说。“民生无小事,制造无低端”,在李刚心中,产能下沉,产业扶贫,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合作模式之上,没有科学变通、因地制宜的商业模式,脱贫致富就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经过统筹研究、严谨规划,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即以创新的混合所有制模式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为基础,政府主导、企业主营、合作社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以此为动力,确保巧媳妇工程的可持续性。自“巧媳妇工程”正式启动,通过引导产能下沉,该项目已成功整合培训了70余万“三无”农村留守妇女,将其培训成为服装产业大军,带动20万贫困家庭脱贫,构建中心工厂+卫星工厂6800个,形成优质产能1500亿元/年。 “巧媳妇”的升级之路 在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百人队伍中,近八成人员分布在河南各乡村,在一线推动“巧媳妇工程”的落地实施,为地方政府、产业集群、本土外来企业、产业工人之间搭建起了服务沟通协作的桥梁。作为协会的当家人,李刚日程表上,深入调研走访更是占据了其时间的大半。与坐在会议室调研相比,他的调研更多的是在乡村田间地头,在厂房的一线,这也成为促使“巧媳妇”不断升级迭代的灵感来源。随着“巧媳妇工程”红红火火的实施,项目很快便引起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注意。2013年,河南省妇联开始与协会协作推动“巧媳妇工程”,产业也不仅限于服装,结合各地的实际,鞋帽、食品、手工、家政服务等行业也采用这一模式。2015年,协会与河南省妇联倡导的农村妇女居家灵活就业行动密切结合,联合实施了“巧媳妇工程百千万行动计划”,在全省农村留守妇女集中地区、贫困县和贫困乡村大力推进实施“巧媳妇工程”。2021年,在李刚的带领下,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又创新性地提出了“巧媳妇工程”升级版——“百镇千村万条线”工程,引导企业将产能下沉到镇村,将龙头企业建在县区,将缝前缝后放在公司,让缝中走进百姓家,实现家家都有巧媳妇,月月工资送上门,协同作业,致富农民。今年的9月18日,是个让李刚格外兴奋、格外难忘的日子:河南省乡村振兴局与河南省妇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服装产业“百镇千村”行动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在该省的100个以上的乡镇、1000个以上的村庄发展乡村服装产业,鼓励各地大力实施构建巧媳妇工程共富工坊。“给政策、给资金,给荣誉、树标杆,通知不仅推动服装产业在河南广大乡村发展壮大,更为河南服装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巧媳妇工程的’升级版,通过巧媳妇工程共富工坊,村庄可以集合培训一两百个巧媳妇,小村子50至80个,平均每村儿一百多个巧媳妇,将为十多万老百姓提供就近就地工作岗位,也能够为河南服装行业新增十多万个产业工人,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行业喜讯啊。”谈及该项政策的推出,李刚的脸上笑意难掩。 两换两培育 让河南服装内外兼修 尽管近年来河南服装企业“遍地开花”,总量高居全国前十,但是其产值和效益却与前几名的省份相去甚远——强省服装业生产总值都超过1万亿元,河南服装生产总值却止步于4000亿元。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热潮中,河南如何重新找回自身位置,乃至带动产业重新“突围”十分关键。身为河南服装行业的带头人,除了进一步引导企业在内销市场提升竞争力,面对一场更为艰巨的河南服装外贸突围战,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中,李刚以此为题,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在其发给记者的私信中,“两换两培育”的外贸突围观点,已然成型。在其看来,“两换”:一是以资源换贸易。利用庞大的劳动力资源,把充裕的劳动人口转化为新时代合格的产业工人,用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换”(吸引)沿海地区大型工贸一体的纺织服装公司,让他们来了就有人用;二是以政策换贸易。只要来河南登记的外贸公司,省市县三级都给予政策支持,企业越是高质量发展,得到的支持就越多,让大家愿意来河南投资扎根发展。“两培育”首先要主动培育河南本土的服装贸易公司,引导优势企业重视内外两个市场,通过引导支持相关企业到国外参展、参秀、参观,主动发挥内生动力,主动导入外贸经营,主动抢占国际市场;其次是通过政策支持,有针对性持久性地培育河南外贸人才,形成有效的人才储备机制。 找准定位 打造“极致单品” 从当前的承接地来看,县域正在成为河南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主场。通过案例分析,在李刚看来,百镇千村发展服装产业,首先要立足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找准产业的定位,围绕裤装、中老年服装、针织童装、羽绒服、职业装、特种防护服装、手套、鞋帽、袜业等类型,以及纽扣、拉链、衬垫、绣花、线业等辅料产业,选准产业发展切入点,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各地着力构建防晒服、横机产品、羽绒服饰、婴幼童装、家居家纺、品牌卫衣等六个极致单品产业基地。今年以来,李刚将很多的精力投向了区域样板的打造,作为首个被选中的区域——驻马店更成为其调研走访的热门区域。“作为平原农区,驻马店制造业占比较低,产业工人数量占比远远不足。这些恰恰都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先进制造业的潜力所在。随着近年来消费水平的持续升级,从各平台数据不难发现,夏季防晒服品类市场容量巨大。通过供需端、生产端数据的比对,我们得出这种导入难度相对较小,吸纳就业数量又多的项目让驻马店成为发展防晒服产业的优选之地。”对于这个防晒衣的“天选之子”,李刚给出了“三路径、四渠道”的五年计划:通过降低面料、设计、生产三条路径降成本,通过与大型批发市场加强联动、借助电商直播、加大出口贸易力度、为品牌企业做好ODM 四个渠道拓市场来实现“全球防晒服,就看驻马店”这一目标。“‘全球防晒服,就看驻马店’抢占中国防晒服市场绝对话语权。”不仅是李刚为当地定下的目标,也更是他给自己定下的又一奋斗坐标。 专访尾声,早有协会工作人员等候一旁,等待李刚前往下一个乡镇进行调研对接。这位每天五点起床,七点接受专访的老人,与一众年轻人击掌鼓励后,精神抖擞迎着晨光,又开启了他新的征程。“每次乡村调研,我总愿意花些时间到农民家中坐坐聊聊天,在此过程中,你会有很多感慨,也会了解什么是农村,更会理解党中央推动乡村振兴的必要和紧迫。作为一个行业工作者,我们该为乡村振兴再干点儿什么?我们的思想是否再解放一点儿,调研再深入一点儿,措施再得力一点儿,步伐再加快一点儿。如此这般,我们才可能把巧媳妇工程的成果再扩大一点儿。多一个就业岗位,就减少一个家庭返贫的可能;多安置一个巧媳妇,就减少一个留守妇女;多吸返回来一个女工,就减少好几个留守儿童;多建成一个巧媳妇共富工坊,就能安排几十个人可持续增收致富……到那时候,你会多么的开心,你会多么的自豪?”耳畔回响着李会长的鼓励,望着雨后破云而出的艳阳,不禁让人感慨:“巧媳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不是梦,而是照进人们心中的希望之光。